紫笔文学 > 重生之吴霸春秋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第516章 中原桥头堡

第516章 中原桥头堡


  “伯噽,你负责去跟晋人交涉,务必用董安于将伍子胥的妻儿换回来,这是底线。至于要离……”

  庆忌沉吟片刻后,缓声道:“能不能换回来无所谓。”

  “诺!”

  要离那个叛徒,庆忌自然是十分痛恨的。

  这一次换换不回来,下一次庆忌未尝不可直接派人暗杀要离。

  一个公然背叛庆忌,背叛吴国,还逍遥法外的乱臣贼子,庆忌岂能放过?

  不能将董安于收为己用,也是庆忌的一个遗憾。

  董安于是何许人也?

  董安于是赵鞅的心腹家臣。

  他出身史官世家,先祖董狐,孔子称为“古之良史”。

  董安于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人后文韬武略,忠义仁爱。

  这个时候的晋国,也如周室一般,国政把持在韩、赵、魏、智、范、中行六个正卿手中。

  六卿则左顾右盼,各怀肠肚,警觉地注视着周围的风吹草动,只要有机会,都想从别人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势寡力弱的赵鞅,欲建一座城池作为自己的战略据点,他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家臣董安于。

  庆忌不得不承认,董安于是出色的建筑家,超群的战略家和政治家。

  董安于临危受命,将赵氏的战略要地放在远离其他五卿的太原盆地。

  他在背靠龙山,面临晋水,北依盂邑,南带梗阳的汾河西畔筑建了晋阳城。

  城中的建筑,以铜柱取代木柱,城墙由板夹夯土而成,墙骨选用丈余高的荻蒿等植物主干,泥土中掺和鸡蛋、食盐。

  事实证明,董安于的确具有超前的战略眼光。

  庆忌要是没有记错的话,在五年后,即历史上的公元前497年,赵简子(赵鞅)向邯郸同族赵午索要自己寄放在他那里的五百户奴隶,准备充实晋阳。

  赵午虽然应允,却遭到他父兄的反对。

  霸悍的赵简子一怒之下,诛杀了赵午。

  结果,导致了赵午之子赵稷与家臣涉宾的邯郸叛乱。

  晋定公随即派遣籍秦率兵前往征讨。

  同为六卿的范氏、中行氏,与赵午是姻亲关系,便在暗中与赵稷结为同盟。

  那时候董安于劝说赵简子先下手为强,只可惜后者不予采纳。

  后边,范氏、中行氏果真起兵,联手击败籍秦的军队,又挥师进攻赵氏,赵鞅不得不退守晋阳城。

  好在晋阳城足够坚固。

  而尝到一点胜利甜头的范氏、中行氏真是昏了脑袋,竟然向晋定公发起反击,一时成为晋国的众矢之的……

  董安于最后的下场很是凄惨。

  按照晋国法令,始祸者死。

  范、中行逃亡后,晋国执政智文子站出来给赵简子施压。

  赵鞅为了顾全自己,决定弃车保帅,将范、中行之乱的责任归于董安于。

  董安于随后慨然赴死,自缢身亡。

  就是这样一个深谋远虑的贤士,却暴尸于自己精心建造、全力守护的晋阳城中……

  庆忌也只能说赵鞅(赵简子)不愧是一个枭雄。

  心黑手狠!

  以董安于对赵鞅的“愚忠”,庆忌要收服董安于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庆忌也不在意。

  毕竟,赵鞅不一定会成为他的敌人,说不定在因缘际会之下,还能联起手来,一起谋求更大的利益。

  伯噽离开后,庆忌又将目光放在伍子胥、范蠡的身上,问道:“寡人欲在周王室的王畿之地设立一个介卿,并驻防兵马。”

  “你们认为,我吴国应在洛邑附近驻防多少兵马,以何人为介卿更好?”

  闻言,伍子胥与范蠡都不禁对视一眼,陷入了沉思。

  “大王,臣以为驻防洛邑的兵马,不能太多,也不可太少。”

  范蠡首先回答道:“吴军若多,则临近的郑国、晋国定然坐卧不安。”

  “吴军若少,则起不到一定的震慑作用。所以,臣认为,三千人或五千人最好。”

  庆忌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他的想法跟范蠡是不谋而合的。

  庆忌现在已经将周王室的地盘,视作了自己的地盘。

  但,说到底,庆忌此时取得周王室正卿,并驻防兵马的所作所为,只是想在中原安插一颗钉子。

  这无疑是晋国的眼中钉、肉中刺,是来恶心一下晋人的。

  这能确保晋国不敢轻举妄动,同时也能将洛邑之地,充当吴国进军中原的桥头堡。

  “对于介卿的人选,你们意下如何?”

  “大王,臣愿意留在洛邑,担任周王室的介卿!”

  范蠡主动请缨。

  庆忌却是摆了摆手道:“不可。洛邑王畿之地,是一个是非之地,少伯你留在这里,是小材大用了。”

  庆忌当然不会将范蠡留在洛邑。

  因为庆忌可以预料到,在这之后的洛邑一定会成为一个是非之地,明争暗斗不断,指不定哪一日晋军就会打过来,将吴国的势力赶出去。

  庆忌纯粹只是想恶心一下晋国,顺便牵制一下以晋国为首的中原诸侯而已。

  相对来说,范蠡留在洛邑的用处是不大的。

  这个时候,伍子胥进言道:“大王,留在洛邑为介卿之人,必须文武兼备,能斡旋于中原诸侯之间,使晋人不敢轻举妄动。”

  “以臣之见,田穰苴最为合适。”

  闻言,庆忌微微颔首道:“善!”

  田穰苴的确是目前看来,最为合适的人选。

  毫无疑问,庆忌在周王室的这个“正卿”只是挂名的,真正能发挥作用的是屯驻于洛邑的“介卿”。

  田穰苴的军事才能很强,具备一定的政治头脑,也能言善辩,留在洛邑出任周王室的介卿,的确不错。

  思来想去的庆忌,终于说道:“便以田穰苴为介卿,率五千精兵驻防洛邑王城附近。”

  “大王英明!”

  伍子胥与范蠡都连忙表示赞同。

  五千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却一定能对晋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大王,臣有一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伍子胥的脸色颇为迟疑的询问道。

  “但说无妨。”

  “大王,臣以为,荆国的设立,已经无足轻重。大王何不取缔荆国,在荆地设置郡县?”

  伍子胥低着头道:“而今,我吴国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可以进入中原,与晋人一决高下。”

  “由荆地而入中原,与晋国争霸,若成,大王可趁势而下,称‘方伯’。”

  “若不成,大王也当退守荆地,如当年楚国一般坐控江淮、方城,则晋人和中原诸侯,也当无法南下伐我吴国!”


  (https://www.zbwxw.net/book/43304/722375337.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