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重生之吴霸春秋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第517章 南阳有王气

第517章 南阳有王气


  伍子胥的这一席话,说得庆忌不禁为之心花怒放,颇为心动。

  不错!

  现在的吴国,完全是有能力跟晋国争夺霸主的地位。

  实在打不过,在中原逐鹿失败后,吴军还能退守荆地,借助各种天险关隘,阻挡南下的诸侯联军。

  伍子胥其实不缺乏战略目光的。

  他擅自出兵伐郑,为的就是能让吴国早一日进入中原,陈兵于洛邑,击败晋国,然后帮助庆忌成就一番霸业。

  但,这是不是有些过于急切了?

  冷静下来后的庆忌,还是不敢直面晋国的锋芒。

  晋国现在的势力仍旧是如日中天,居高不下的。

  别看晋国此时跟周王室一样,晋侯的大权旁落,军政大事为韩、赵、魏、范、中行、智六卿所把持。

  晋国六卿,实力强大,单个拎出来都能跟卫国、宋国这样的中等国家一决高下。

  六合一的话,堪称是天下无敌。

  正所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吴国染指中原,图谋夺取晋国长久以来的霸权,六卿肯定是不能答应的。

  所以,庆忌的顾忌就在这里。

  贸然北上争霸,这并不符合庆忌为吴国定下的国策。

  “不妥,不妥。时机尚未成熟……”

  庆忌摆了摆手道。

  见到国君不采纳自己的计策,伍子胥也并不沮丧。

  “大王,荆国已经没有必要存在下去了。”

  伍子胥缓声道:“大王若不愿冒险,及早的北上逐鹿,也可在荆地设置郡县,完全变作我吴国的城邑土地。”

  “……”

  这个事情,可以考虑一下。

  荆国的设立,只是庆忌为了照顾一下楚人的感受,拿来过渡一下的。

  如果时机成熟,荆人归心,庆忌未尝不可取缔荆国,直接设置郡县制,纳入吴国的版图当中。

  这时,站在一边的范蠡进言道:“大王,臣以为御史大夫所言甚是。”

  “若取缔荆国,则我吴国当更有余力北上。”

  “大王,臣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庆忌闻言,有些哭笑不得的道:“少伯,怎么你也跟子胥一般,说话这样吞吞吐吐?有话直说。”

  伍子胥和范蠡之所以有些事情支支吾吾的,实在是不好直说。

  生怕被庆忌怪罪!

  不过,二人也都知道庆忌这里,从来都不以言论获罪,故而不必在意太多有的没的。

  范蠡于是硬着头皮道:“大王,恕臣直言。大王若有称霸中原之志,当迁都于宛地,建立新都。”

  “待天下有变,则大王可率兵北上,长驱直入,一举定鼎中原,成就一番王霸之业!”

  “……”

  庆忌愣了一下,没有说话。

  站在一边的伍子胥都不禁暗暗吸了一口凉气,倍感震惊。

  这种话,范蠡都说得出口?

  就不怕庆忌怀疑范蠡有异心吗?

  “说说你的看法。”

  庆忌没有立即做出判断,而是打算认认真真的听取一下范蠡的意见。

  范蠡见状,偷偷的瞟了一眼庆忌,然后缓声道:“大王,金陵城地处东南一隅之地,虽临近中原,地理位置却比不得宛地。”

  “若大敌是齐国,金陵作为我吴国的都城,自然是无可厚非。然,现在吴国的头号大敌是晋国,而非齐国!”

  顿了一下,范蠡又正色道:“大王,臣已经为吴国谋划过。”

  “宛地,及其附近城邑,临近于中原,坐控南北,西面是楚,北面是成周,以及郑、许等诸侯国,有山有水,遍地是沃土。”

  “而且宛地三面环山,要塞环卫,既有江南鱼水之乡的面貌,又有北方之日常风俗。”

  “除了交通不够便利之外。大王,臣以为宛地完全具备了作为吴国新都的全部条件!”

  一听这话,庆忌就陷入了沉思当中。

  宛县,即后来的南阳,这个地方的确是了不得的。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南阳,自古以来就是人杰地灵。

  最著名的是四圣: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科圣张衡、商圣范蠡。

  还有刘秀、黄忠、邓艾、文聘、百里奚等等,总而言之,这个地方诞生过许多的历史名人。

  最关键的是宛地(南阳)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传说,大禹治水始于南阳淮源。

  大禹治水在疏通了淮河之后,登山标木,测定高山大川,治理了“九山”和“九川”,把天下划分为九大区域即“九州”。

  为了有效地治理九州,大禹特地修建了一条可以贯通各地的道路——夏路。

  夏路从关中过武关至南阳,由南阳向北达中原和东方各州。

  夏路连通九州,而南阳是其交通轴心。

  由此可见南阳的重要地位。

  而且,南阳历史悠久。

  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南召猿人”就在白河上游繁衍生息。

  约在五六千年前,那里就出现了村落和房屋,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

  西周时,南阳属荆州,因在周的南部,被周人称为“周土”。

  这个时代,即春秋战国时期,宛地已成为天下的八大都会之一。

  宛地人已开始使用铁器,有了冶铁、蚕丝等手工业和商业,特别是铸铜业发展迅速,工艺水平较高。

  此时,有了范蠡的谏言,庆忌脑海里也萌生出迁都于南阳的想法。

  南阳,不止是包括宛地,还有邓、申、巢……

  昔日大禹登天子后,选择邓林为国都。

  邓林为夏朝都城,称邓为禹都。

  南阳、颍川一带是夏人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夏之根,夏人生活于此,最早的都城也选择在邓林。

  这也让庆忌想到,南阳的确是有资格承载吴国的国运。

  吴国是可以定都于南阳的。

  “子胥,你有何看法?”

  庆忌决定过问一下伍子胥的意见。

  伍子胥沉吟一下后,便朝着庆忌躬身作揖道:“大王,臣以为贸然迁都,有所不妥。”

  “我吴国迁都于金陵,不过数年之久,再行迁都,唯恐耗时费力。再者说,以臣观之,宛地无王气,不可承载我吴国的国运!”

  一听这话,范蠡顿时就不乐意了。

  “哼!”

  范蠡拂袖道:“伍子胥,汝所言大谬也!”

  “宛地,乃我华夏人的起源之地,昔日大禹还有之后的几代夏王都曾定都于那里,你凭什么那里没有王气?”


  (https://www.zbwxw.net/book/43304/722312461.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