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吃货书生恋厨娘 > 第七十四章 烤鸭不够辣

第七十四章 烤鸭不够辣


  毕竟此次供的菜品在酒楼是第一次上,不仅酒楼严阵以待,阮家也并不掉以轻心。

  酒楼之前就已经给各个伙计说过了,大集时主推烤鸭,客人有什么问题都要心里,待来日好好改正。

  而早在前一天,阮玉就和大家伙儿说好了,做工这一天约辰时初便要来上工的。最晚是要在午时前能将这菜品做好,并送去酒楼。本也不必这么早的,但毕竟是村民们第一次做,难免出现手忙脚乱的场面,还是要空出时间为好。

  当然,最后一道涂抹、烤制的工序还是阮家几人自己动手完成的,对于火候的掌握、调料的涂抹,他们还是不大清楚的,甚至即便他们明明白白,但程度的掌握却非几日就能训练出来的。

  这里就要夸一夸大丫家的长顺了。阮玉是早早就将这烤制的诀窍教给他们了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只有长顺学得最快,且烤出来的烤鸭味道有时甚至比阮玉还要好。

  问起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他也疑惑的摇摇头。在他心里,真就是跟着阮玉说的那样烤的,也不知道哪里做得更好了。倒是大丫似是猜到了答案,告知,“大约是以往他常上山打猎,有时就在山上烤着猎物吃了,吃得多了,大概就知道哪些程度最好了。但心里知道嘴上却是说不出来的。”

  阮玉明了,大概这就成为意识里的东西了。

  也因此,长顺成为这烤制的最重要人员,且对其他人的教导也全全交给他。

  眼下做这道工序的有十个人,根据做工情况,还是要缩减的。这就要看他们日后的技术,谁略高一筹了。

  至于辰时起?对庄稼人家来说可不算早,农忙时节起得更早的都有。

  因此,这天一大早,村里人三三两两地就结伴而来了,时不时的还有人引吭高歌。而闻着新出炉的那烤鸭和内杂的味儿,自是成就感爆棚。可不是,那鸭能做出这等味道,可不是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嘛。

  试营业,只做了一百只鸭子,村里人又是半天工。

  第一天的成绩关乎着日后的生意,尽管杨天明对她们极是客气,但仍是要用口碑说话。本来现在跑路的活儿都交给乔明和长顺了,今日阮远不放心,非得跟着去看看。毕竟那整座荒山都是为这生意而买下的,以及现在招的那些个人,成本不可谓之不低,若今日卖得不好,这成本便算是付诸流水了。

  村里人看出他的紧张与不安,想想也是,那么大笔生意,若是不成,那些银钱也回不来了。同情归同情,却仍旧是抱着很大的希望。若自己有钱,闻着这味道的烤鸭,那是必然要尝尝的。

  于是在他们临走之前纷纷围着告别,“这鸭的味道这么香,一定会有许多人买的。”“这么香的吃食没人买的话,大概是个……嗯……鼻口不通的吧。”甚至有人想到痛点,犹豫着说道,“阮叔,您放心送去吧,若是卖不出去……卖不出去的话,我们村里买了这些!”

  阮远哭笑不得,说这话儿的小伙子却被身旁一年龄稍大的男子削了脑袋,“笨家伙!怎么说话呢!”

  那小伙子揉揉被打疼的脑袋,嘟囔着道,“我……我这不是怕阮叔他们家的东西积着放坏了嘛,让我买我还买不起呢……”

  阮远笑着看那实诚的小伙儿,打着圆场,“没事儿,若是卖不出去,回来全送给乡亲们了。”

  那年龄稍大的男子回道,“那想必我们是吃不上了。”

  众人纷纷轻笑,这话又转了方向,“是是是,吃不上了,我们想想就好了。”

  阮远想去,无奈,阮玉也只得跟着去。也好,瞧瞧是否有什么是需要改进的。初次规模这么大,想来不足的地方仍是存在的。

  ……

  不出阮玉所料,在店中伙计的热推下,这菜品受到极大的赞扬,且这还是中午。

  只也有人评价这菜品鲜甜有味儿,却独独没有辣味。想来是极爱吃辣的,幸好还有那内杂能填补他胃口的空缺。

  杨天明收着这样的消息时,问阮玉,“这鸭能不能做些像内杂那般辣味的?”

  阮玉心道,“难道真要做成绝味纯味周黑鸭?”却是回道,“杨大哥,这鸭做出些辣味的并不能解决这烤鸭的问题,若是有人想吃辣的话,我再做些辣味的调制品,可以蘸着吃,这仍是烤鸭。另外,若是像将鸭做成内杂那般的味道的,也可以,但那已经不能再成为烤鸭。”

  “自然自然,就按着姑娘说的来办便是。咱依然先尝试些日子,若客人们爱吃的话,倒也算是长久的菜。”杨天明大喜,没想到这一问话还能问出些新吃食来。

  此时他们都没有想到,前面酒楼的一间包房里起了争执。

  “你怎么把她们带来了?好不容易来县城里吃餐饭,带着这等村里粗鲁人来败兴”钱珍双目怒瞪景祥,指着陆氏三人咄咄逼人道。身旁的丫鬟急急拍着她的背给她顺气。

  饶是陆氏几人在村中再是蛮横,到了这里也只有哑口无言的份儿。三人立在门口,虽心中怒火翻天,面上却丝毫不显,只上下起伏的胸脯泄露了她们的怒意。

  定睛一看,这几人不是旁人,正是景亦那已分了家的祖母和三房陈氏一家。

  原来,当初景亦拒了镇上钱大地主家的亲事后,陈氏无法,只得让读过几年书的二儿子景祥去做了上门女婿。

  要说这景祥原也是成了亲的,却因为这门亲事和原配合离了。陈氏本不想让儿子去的,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当了上门女婿,还算不算得上是自己的儿子都还两说。但终究是向那些银钱和田地低头了,有了这些钱和田地,他们就是村里的大户了,昂首挺胸的日子,想想就很美好。

  然而,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钱是有了,儿子没了。去镇上找儿子不得见,好不容易来县城赶集恰好遇到,这机会岂能放过?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https://www.zbwxw.net/book/3602000/24147003.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