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仰望之脑域科技树 > 第16章、数学

第16章、数学


  马由在校园中转了小半圈,出东门来到成贤街,望见外侧一片宿舍区,寻思着这里距离学校一街之隔,很是方便。

  这个时候没有小区的概念,几栋楼有一简单的大门,也没有保安。随意走了进去。此时大学生没有在外租房的习惯,学校周边民房中找一间房子应不太困难。走了几栋楼打听,果然找到了空闲的房子。

  住房较小,是这个时代常见的筒子楼中一个房间,但有厨房,算是配套齐全。原住户出国,就把空闲着的房子委托邻居照顾,若能出租出去,也能弥补一点家用。

  与邻居谈妥了50元月租金,解决了住宿问题。

  作息时间可以自主了,这对他很重要。

  当然,这种外出留宿的情况,还需给老师备案。他找了个去亲戚家借宿说辞,便顺利办理了走读手续。

  热情激昂的迎新、军训等流程结束,到了正常上课时间。

  大一基础课不太繁重,这也是给刚毕业考上大学的学子们一个缓冲和适应期。马由在高中和暑假沪上市期间,已自学了大学基础学科的所有课程。只要考试获得学分,就不用再随同学们按部就班上课了,这可以节约大量时间。

  马由乘上学期挂科学长们的补考机会,奔走在学校各个考场,一周来下来,获得了不少学分。他推测期末考试期,随同高年级同学考试,再完成部分学分,下学期再拾遗补缺,就可将学分拿全了。这中灵活的学习方式,也是他和东大招生办的协商结果。

  上大学主要目的,是在这更高的平台、更丰富的图书资源和师资力量,积累更多的知识,为即将解封的科技树做一些补充。

  看似即将解封的科技树里,各类知识齐全。但马由认为学习浩土星的科技基础系统知识,有助于完善这个世界文明发展中,和前世科技的细小差异之间的裂缝。否则习惯运用前世的理论体系,可能引用或表述不一致的理论或公式,无法解释理论来源就缺乏严谨性和说服力。

  好在目前还没有发现这种情况,结论一致但公式、猜想、定理之类的论证过程和方式肯定会有所不同,这是科学界认同的方式,也就是所谓“殊途同归”。

  奔波完考场后,本专业课程花不了多少时间,马由回忆起在沪上记录的备忘录,准备集中时间学习一些数学方面的知识。

  数学一直就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哪怕星际时代,数学这门工具还是不断有一些猜想、公式、推论什么的理论出台。那个时候,30世纪之前的所有猜想都早已得到了证实,成为了定理、公式或者推翻了一些猜想。

  马由前世拥有扎实的数学功底,但有些公式和理论,习以为常成为定式,不知晓其具体推论的过程,且前世课程更多偏重运用性知识,这些纯古典理论体系,均在生物智脑中资料保存而已。

  若要完成这个时代尚未解决的数学猜想、难题的论证,还得从高等数学基础从头熟悉一遍。仅知道结果,无法自给理解的论证,是无水之源,就好比我们都可以背诵各种常见的公式,但具体这些公式怎么验证而来来,大多数人无从知晓。

  其实数学本身无处不在,它不仅隐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也栖居于我们的思维深处。数学带来了巨大的进步,改变了人们认识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前世更高级别的数学知识作为基础,有了更加高级的思维方式,回头学习低级别的数学知识,就更加容易理解和更高效率。

  好在有了结论,虽科技树尚未解锁,但许多前世记忆还是恢复了不少。若自己要在这个领域出成果,只需要在拥有坚实基础上,重新温习和熟练掌握。

  文明传播者可以搬运成果,但前世作为一个学者、科学家,还是有自己的一些骄傲。

  况且在前辈成果基础上,大方向不会出现错误。比那些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没有标杆可查询,完全靠自己辛勤思索取得成就,要迅捷许多。

  此后,东大数学专业的教室,成为了马由这个学期的主课堂。他两三天就到图书馆一次,借阅10本高数各种参考书籍,回家自习。学习速度越来越快,基本上每三天就看完。加之脑域开发已经达到了16%。阅读效率可谓一目十行,200多年的阅历的灵魂,理解能力更是常人不可比拟的。

  一个月过去,马由精读了《数学分析》(又称高级微积分)、《高等代数》、《复变函数论》、《抽象代数》、《近世代数》等40多本相关书籍,并查阅了大量的相关参考书、习题集。

  这么多知识在一个月内完成自学,还要选修各年级数学课堂。对马由而言,也有一定的压力。每天他除了在食堂吃饭、上课、修炼时间,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睡觉时间也缩短到4个小时,就连每天清晨必备的慢跑运动,也都成了他在脑海中演练习题的时间。

  持续阅读枯燥的数学书籍,对马由来说也是一个艰辛的考验。好在前世他从事研究,培养了足够的耐心和恒心,也能耐得住孤独。瞄准一个方向排除其他影响,持续前进。这是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必备的精神和素质。

  欣喜的是,高强度、高密度学习数学这门枯燥的思维性学科,对他的脑域开拓有很大的帮助,修炼的速度也明显加快,入学时16%,这才过去1个过多月,就达到了17%。当然,这与生物智脑储存了大量时空能量有关系,但一个月提升1%简直是坐火箭了。

  这也算是一个意外惊喜了。

  脑域的开拓,又反哺给高密集度学习,马由只要阅读和解答过的习题,都成为了他的知识,而且非常牢固。

  10月,他便开始自修《代数拓扑和微分流形》、《随机数学概论和偏微分方程概论》、《博弈论和数值分析》等硕士阶段的基础课程。在数论、算术几何、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等各类别中,都阅读了大量参考资料。

  脑域开拓较高的缘故,数学基础学习完后,反而后期这些硕士课程的更加容易了,超凡的强行记忆以及理解能力,学习效率更高了。马由大量借阅学校图书馆所有数学书籍,以拓展数学思维能力,而不是专门精研数学中某方面的专题和方向。

  有人估算,普通学者要精读数学基础学科需要10多年,马由用了一个月左右,就达到了数学基础学科70%、也就是普通人大概7-8年的学习内容。再给他1、2个月,就可以将10多年才能读懂的数学基础学科内容全部修习完毕。

  不过,他需要调整计划了,没有必要继续在数学基础学科上浪费时间,他准备边做专题研究边继续广泛基础学习。

  11月,他结束了广泛学习的基础阶段,准备攻克一个数学难题。

  他选择在数学领域塑造形象,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采用了“大隐隐于市”的策略。他必须树立其天才的形象,才能给以后的创业奠定基础条件。但又不能高调到让人敏感的程度。

  数学就是掩护他在其他高科技领域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

  按一般人的常理推论,他虽然选择是机械设计,但偏科于数学,一旦数学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大家不会想他还有攻克其他高科技领域的能力和时间。从而对他本人的防范就会减少许多。

  虽然这种状况可能只是很短一段时间,但能够低调多久就隐瞒多久。

  按这个逻辑,将来创业之后,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产品,大家会认为马由有领导能力,和数学能力。人们会惯性思维,他扮演的是用数学思维去推动了各项研发,而不是他亲自完成这么多的课题研究和产品研究。

  当然,数学可促进物理、工程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等各个学科的进步,对于当代的自然科学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甚至有一个说法是:“生物的尽头是化学、化学的尽头是物理、物理的尽头是数学。”

  换言之,数学可以推动物理、物理可以推动化学,而化学推动生物……

  所以,在数学界树立较高学术地位,将来一些其他领域的的建树也是有源可溯。

  确定了要在数学界放一颗“卫星”,他开始思考先攻克哪一个难题。

  数学的猜想很多,在克雷研究所搞出所谓的千禧年七大数学难题之前,费马猜想、四色猜想、哥德巴赫猜想又被称作世界三大数学难题。

  与另外两者相比,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费马猜想,名头就要更大,其在数学界的地位也丝毫不逊色多少。

  前世记载费马猜想于1994年被安德鲁·怀尔斯证明,现在马由的时间有点不够,他也没有和怀尔斯争夺的心思。何况这个平行时间,未必这些细节都一样,说不定还有机会。

  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哥德巴赫猜想》。

  


  (https://www.zbwxw.net/book/1665270/641541125.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