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一条自己想走的路
宁洲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文化古城,著名的港口城市,位于华夏东南沿海,清代中前期,成为华夏重要的海洋贸易中心。
这里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宜,温暖湿润,四季常青,阳光充足,雨量充沛,也是华夏著名的“火炉”之一。
这个季节的宁洲,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炎炎酷暑,走了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
在潘毅的带领下,四个人来到江宁省供销社,递上了坪乡生产队和坪乡竹器厂开具的介绍信之后,做了自我介绍。
接待他们的是江宁省供销社的副主任孟少钢,他仔细看了看送上来的几个样品,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对潘毅说:“这些都是你们坪乡竹器厂手工生产的?”
“是的!孟主任。”
“你们竹器厂目前的生产规模有多大?就这几种产品,一年产量预计能达到多少?”
“孟主任,我是坪乡竹器厂分管生产的副厂长,实话告诉您,我们竹器厂目前刚成立不到一个月,光靠竹器厂本身,各种产品的年产量不到一万件。但是我们有近百个家庭手工作坊,而且这些家庭作坊有着近二十年的竹器制作经验,如果把这些家庭作坊的资源都调动起来,一年的产量可以达到十万件。”
“好!潘毅,我跟你爸爸很熟悉,我们在学习班一起呆了六年多时间,我也不跟你弯弯绕。我给你们一些建议,你们回去考虑考虑。“
”孟主任,感谢您的指点!“
”首先,我对你们的产品很满意,带来的这几个样品我们全都买下了,宁洲市供销社的徐主任那儿你也别去了。“
”孟主任,您的意思是……“
”小潘,你听我把话说完,徐主任那儿你放心!你听完我的话就明白了!
我要告诉你的是,如果想要跟省供销社合作,就不得不考虑产量的问题,这跟你们和唐宁县供销社合作不同。唐宁县面对的只是一个县的市场,而省供销社面对的是全省甚至省外,不是小打小闹。一旦销路打开,货源势必要跟得上,要保证货源,就要有稳定的产量。
其次,省供销社统管着全省的供销社,包括你们唐宁县供销社,我们的管理方法是,对某些商品采取统购统销,也就是说,某些商品在全省供销社系统内的采购实行统一管理。
我这么说你就明白了吧!宁洲市供销社是我们下属单位,所以我说徐主任那儿你尽管放心!只要我们省供销社选定了你们的产品,也就意味着你们的产品在全省范围内打开了销路。
第三,由于省供销社每一批的订货数量和金额大,而且跟你们的合同是一年一签,所以对你们的产品价格会有更高的要求,绝对不可能按照你们给唐宁县供销社的价格。当然,我们在结算方式上可以商量。
所以,目前我给你们的建议是,尽可能扩大竹器厂的生产规模,只要规模上去了,不仅能保证货源,更重要的是能使得你们的单品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进一步提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否则你们的商品再好,但价格没有优势,也很难吸引广大的消费者。如果你们的稳定产量能达到一年5万件,省供销社立即跟你们签订合同并包销这5万件。
当然,考虑到你们和唐宁县供销社前期的合作关系,我们省供销社可以做特殊处理。今后,除了唐宁县之外,由我们省供销社来统一采购,这样也省的你们全省各地一家一家跑了。”
孟主任说完之后,立即拿起办公室桌上的电话,让销售科的一位同志带了几张样品图纸过来。
“这几张图纸你们带回去,研究一下,如果没问题的话,争取国庆之后把做好的样品带过来。”
……
从省供销社出来后,四个人的心情有说不出的兴奋,看来这次省城执行,比预想的还要顺利。
“能借助省供销社这条销售渠道,坪乡竹器厂的产品销路就能稳定。”
“产品销路一旦稳定,我们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品质把控和产品创新上。”
……
四个人兴致勃勃谈论了一番后,就分手各自回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梁海涛和刘娜来到了临街的一家国营冰厅,各要了一份冰激凌。
“刘娜,从目前的情况看,竹器厂的事情已经进展的差不多了,而且都比较顺利。你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学基本学科知识的复习上,一年的时间很快就会过去的。”
“好的,这次回唐宁,我会让自己尽快进入复习状态。”
“对了!有可能的话,尽量按照77届中学毕业生中学阶段的教材复习。因为这是华夏目前最新的中学教材。”
“这个没问题,可以让学校老师帮忙。”
“对于高考来说,中学的基础知识一定要扎实,你在县城有便利条件,可以随时请教老师。如果有可能的话,尽可能为坪乡知青农场的知青准备一些复习材料。”
“课本肯定没那么多,到时候我会让王强开印刷店的同学多复印几份。”
“我想起来了!有一个办法,一定可以弄到不少复习材料……”
“什么办法?”
“这事你别管了!我会交代给张岩,回到唐宁的时候,你约上他,我们五个人聚一下。”
“好的!听你的意思,是准备告诉他们这件事情了?”
“是的!到该告诉他们仨的时候了,提前提醒他们,让他们做好准备。
还有袁姗姗、王强、张小强和其他知青,回到农场适当的时候我也会告诉他们的。”
“估计王强和张小强到时候不一定会报考,他俩以前在县一中的时候就不喜欢学习,高中没毕业就辍学了。”
“总之,这个机会对每一个人是公平的,就看自己愿意不愿意努力,能不能把握了。对了,还有大学的专业,你考虑过了吗?”
“这些日子有时也会想起,比如中文,但没拿定主意”
“是应该考虑,大学所选择的专业首先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优势,只有结合这些因素,学习起来才觉得有意思,才能学好、学深、学透,而不能仅仅为了找工作或根据好不好找工作来选择专业,不能为了一张大学文凭和学历而上大学。
除了结合自身的因素,还要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两者的结合,才能价值最大化,才能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目标。你说的中文我也想过,但仅凭兴趣是不行的……”
“咱俩最好能一起……”
“华夏要大力发展,赶超世界发达国家,今后的中心任务一定是大力发展经济,而且有可能会有多种经济体制的企业并存。但这个方向又不能偏离社会主义道路,不能完全照搬资本主义国家那一套。所以,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一条适合华夏的市场经济的道路。
我想在经济方面多做一些深入的研究,即使今后不从事这方面的专业工作,但起码能用相关知识武装和丰富自己。
所以我的首选专业是燕京大学的经济系。如果你对经济也感兴趣,咱俩到时候就一起报考同一个系。”
“不瞒你说,从收集邮票开始、到竹器厂、尤其是那天你跟我谈到的项目投资,引发了我对经济问题的考虑,但是我对这个领域还一头雾水。既然你定下来了,我就跟你一起报考燕京大学的经济系。”
“太好了!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在目前华夏的分科上被划为文科,考试的时候主要考语文、数学、历史、地理、政治。对于学经济的人来说,数学尤其重要。”
“数学我不担心,在学校的时候一直是第一;语文也没问题,中学时期我写的作文一直是年段公示栏的范本;政治也不怕,几乎每天都在脑子里,没有放弃。只是历史和地理,你也知道,我们这届学生,这两门根本没学什么。”
“没关系,你回到唐宁后,可以到学校找77届中学毕业生所学的相关课本,那些大多数是死记硬背的东西。”
“好的!我试试看。”
“另外,如果准备来得及的话,英语不要放弃。虽然非外语专业的没有要求考英语,但报名的时候,咱俩可以申请加试英语。一来英语如果考得好,可以给我们的分数加分,而且这正是大多数考生尤其是非应届考生的弱项;二来英语在今后社会是非常有用的,正好借高考的机会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
再说了,我们考的是经济系,即使英语考得不好,也不会对高考总分有影响;如果英语成绩好,在同等分数下,录取的概率会更大些。”
“这个没问题!英语正好也是我在中学的强项,而且县一中教英语的许老师对我特别好。”
“那就好!等到你把课本上的内容都复习差不多。我会在明年适当的时候整理一份应对高考的重点复习提纲给你。
燕京大学或秦华大学,分数线要求肯定比其它学校高,不得不比别人准备的更充分些。”
刘娜点了点头:“我明白,正所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嘛……”
……
对于1977年的高考,梁海涛所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
随着时间越来越临近,他的心里也越来越清楚,自己虽然有着穿越后的先知先觉天分,但在今生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尤其是面对大学生时代,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毕竟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他的学生经历也就仅仅在高中阶段而已。
前世之所以能考上纽约大学,完全凭自己在美高时期突出的学习成绩、社会活动能力、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以及演讲和组织能力,当然也离不开美高之前的学科基础知识的扎实功底。而且还没有进入纽约大学,就穿越了。
退一步说,即使自己没有穿越,进入纽约大学后,能否依然是学霸或优秀,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而穿越到了原主身上,今生有把握考上燕京大学或秦华大学,更多的是来自于自己对1977年高考考题、整个考试过程和结果的先知。
据自己所知,原主之前中学阶段的学习仅仅是中上水平,远远不如刘娜,如果完全凭原主自身的实力,能考上前世里的211就不错了,根本进入不了985的C9联盟。对日后在燕大和秦华这样的一流高校里,学习能否跟得上,梁海涛心里就更没有数了。
而且一旦进入了燕大或秦华,自己对1977年高考先知先觉的优势,无论在这两所学校的每一个学科的学习中已经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了,之前的优势在大学的学习阶段中将起不到任何决定性的作用。
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是不能投机取巧的。自己只能跟每一位普通学生一样,跟刘娜一样,站在同一起跑线,想要出类拔萃,只能靠自身真正的实力和努力了。
这辈子想要通过进入燕大和秦华,让自己今生得到一个质的飞跃,是不现实的,前世里有多少燕大和秦华的毕业生依然找不到工作,这就是事实。
所以,进入燕大或秦华并不是目的,也不是最重要的,它仅仅是人生道路的一个起点而已,就好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农村就是进入社会的第一个驿站。
如果能这么看待问题,心态就摆正了!
关键是今后的人生道路怎么走?往什么方向走?走什么样的路?这对今生的梁海涛来说,是一次极大的挑战。
梁海涛从穿越到今生的第一天开始,就不得不考虑这个现实的问题。
当然,对于1977年、甚至九十年代初考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只要能顺利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想要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因为是国家包分配的,差别只是单位的好与差而已。再怎么差,也绝对不会出现像前世的大学生那样,毕业就意味着失业。
但这是自己以牺牲前世作为巨大的代价,在穿越之后想要的全部吗?
显然不是!
那么,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去哪儿?我应该要做什么?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五个问题,是梁海涛在穿越后不到五十天的日子里,来来回回不停琢磨的问题。
所以,他并没有把在燕大或秦华的学习阶段,作为自己今生获得成功孤注一掷的希望。
因为他知道,一个的人生规划,必须有自知之明,必须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而不能凭空幻想。
凭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今后在学科和学术研究方面,根本无法与1977、1978、1979年高考进入燕大的那些日后在华夏学术界叱诧风云的人物相抗衡。
既然如此,他只能寻找一条更切合实际的路,走一条对自己更有意义的路,走一条个人理想或愿望和社会理想相结合的一条路。
这条路上,他需要得到一个人一生的支持,一个终身伴侣的支持,感谢上帝,冥冥之中让自己遇见了刘娜……
在这段时间里,他个人最大的理想和愿望就是找到自己前世的亲人,哪怕穷尽自己今生的毕生精力和努力,也要寻找和报答他们,就如同前世的他们对自己一样。
到了燕京的时候,他决定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刘娜,毫无保留的告诉她。
他相信,刘娜会理解自己的,会理解自己所做的一切,而且会支持自己的。
至于为实现社会理想所做出的努力,目前已经从坪乡开始,一步一步往前走了。
哦!多么期盼着1977年的尽快到来!让自己向着个人愿望的实现更进一步,到那个时候,他才能在实现愿望的道路上,一步步往前走。
这条路也许会有很多人不能理解,甚至如同弗兰茨.卡夫卡所说“就像一根绊人的绳索”,但它确实是一条自己想走的路。
……
正当梁海涛和刘娜牵着手走出冰厅的时候,华夏广播电台发布了一条令世界为之震惊的消息:一代伟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消息一出,举国悲痛,顷刻之间,天地失色,山河减光,似乎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地球停止转动了,人们都停止了呼吸……
此时此刻,高音喇叭里传来了悲壮的《葬礼进行曲》,在记忆中,这已经是1976年华夏大地上第三次响起这首曲子了。
梁海涛伸出手臂,紧紧搂着刘娜的胳膊,让她依靠在自己的身上。
刘娜不由地想起,他曾经在一个多月前对自己说过的那些话,她抬起头看了他一眼……
这消息来得让人太突然了,突然的让人根本没有心里准备,更让人难以接受……
今后怎么办啊?从自己懂事的那一天起,似乎所有人都在告诉自己,整个华夏的生命是跟这位伟人紧紧连在一起的,她情不自禁的把头靠在梁海涛的肩上,痛哭了起来……
对于刘娜此时此刻的心情,来自于前世的梁海涛无法完全体会。
对于这位伟人,他从前世父母曾经谈话时敬仰的语气中,知道华夏乃至全世界有这么一位伟人爷爷,在燕京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去过两次伟爷爷人的纪念堂,仅此而已。
但此时此刻,他的心却被周围所有人的悲痛所震撼,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
(https://www.zbwxw.net/book/634362/90479735.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