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世纪工程-两大运河
罗志学在半岛省的视察,先前往巡抚驻地巴士拉西边的科威特州,这里在多年前被楚国人找到石油资源后,就迅速掀起了石油勘测,开采狂潮。
因为石油开采,也带动了当地的相关行业的发展,如道路,铁路,码头这些交通基础建设。
同时还有众多企业还在当地设立一些炼油厂,就地提炼煤油后供应西亚,非洲以及欧洲市场。
当然了,这些土著地方的煤油市场容量是非常小的……远远无法和帝国东亚本土的庞大市场相提并论,甚至也远远不及只有几千万人口的美洲市场。
主要是这些地方的楚国人并不多,而各地的藩属国,保护国以及楚国人尚未涉及的部分非洲内陆原始部落的人口,他们除了极少数权贵外,其他的基本都是穷光蛋……可不能和楚国人一样把煤油当成日常照明用油。
哪怕煤油的价格对比十年前已经有了巨大的降幅!
十年前大楚帝国刚开始搞石油工业的时候,煤油虽然也比鲸鱼油便宜,但是价格依旧不算低,大概承顺三十七年的时候,鲸鱼油在松江府这个沿海地区里的售价,大概是在八九十钱每升,而在内陆地区因为更加高昂的运费,那么价格还要更贵一些,能够达到一百多分。
同时期煤油因为成本更低,价格能够做到更低,大概在六十分左右
可即便是这样的价格也谈不上便宜,甚至可以说是昂贵。
毕竟这个‘分’,可不是后世人所熟悉的分,而是从前明时期的‘文’演变来的货币单位。
参考当时楚国的普通工人月薪不过六七楚元,如果用收入作为对比,那么可以简单的类比为后世的‘元’……当然,如果用粮食价格,食物消费币等价格体系作为对比的话,那么可能就只相当于后世的角了!
也就是说,后世里哪怕是普通人的生活质量,换算到大楚帝国这边是需要七八十甚至上百楚元月薪的高收入群体才能够够得着……这还没算上时代科技因素导致的不同生活,只计算最基本的生活水平。
这是生产力所导致的变化!
因此其实很难准确的去对比不同时期,不同生产力下的货币价值。
不能简单的说古代某个时期的一两银子相当于后世多少钱!因为采用不同的锚定物会有不同的结果。
简单用粮食价格为锚定物的话,明末一两银子大概相当于后世三四百块,具体多少很难说,因为明末不同年份不同地方的粮食价格波动太大……很难找到一个统一,或者是具有代表性的标准,所以也没法具体算。
而楚国的元是直接从早期的‘两’延伸而来的,省略中间诸多复杂的换算过程,大概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为一楚元就是一两银子,一楚元大概也相当于后世几百块——
其实把楚元和十九世纪后期的各国金本位货币进行对比才是比较准确的,因为都是金本位,并都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相当,全球黄金的总量也相当,人们收入以及物价其实都差不多。
从这个角度去看,楚元是很值钱的。
一楚元等于一千分……这个兑换比例是从之前的一两面值的法定银币兑换一千枚法定一文面值的法定铜币上沿用而来的。
现代楚国社会里,处于中间的‘角‘这个货币单位,其实日常生活里楚国人用的还是比较少……基本都是直接说多少元多少分,会略过中间的角。
六十分每升的煤油,这可不便宜了,煤油刚推向市场的头两年,其实也是属于中产阶层才能用得起的生活物资,穷苦人家能用,但是得非常节省的用。
但是到了现在……大楚帝国里的煤油价格随着石油陆续被发现并开采,各地的炼油厂陆续建成,煤油产量持续暴涨,加上那些石油相互进行竞争,都在追求以最快的速度抢占市场,抢占先机。
这也导致了如今的煤油价格早已经不复当年,如今松江府里的煤油,每升大概只需要十二分钱……
如此价格的煤油,对于楚国人而言,哪怕是普通的低收入家庭也能用得起了!
但是……这个价格对于西亚,欧洲,印度等地区的当地土著而言,还是太贵太贵了……
人家楚国人,哪怕是最普通的工厂工人,一个月也能够赚个六七块楚元……这十二分钱一升的煤油自然不算什么。
但是当代的各国土著的收入可远远没有这么高!
其他更低收入的就不说了,只说在土著群体里收入算是比较好的,属于当地中等收入阶层,为楚国人工作的当地土著。
楚国人在西班牙雇佣一个当地的普通劳动力,每个月只需要给八百分钱……当然也有一些福利,那就是可以用相对便宜的价格获得楚国人提供的土豆,玉米等廉价食物。
就这种工作,当地土著打破头的抢。
而这些收入,他们大部分都需要用维持基本的生活,用煤油……哪怕是十二分钱左右一升的煤油,对于他们而言也是比较昂贵的……不是真用不起,而是舍不得或者说没必要。
至于那些更低收入的普通劳动者,或者是当地地主的佃户甚至农奴之类的,那就更不用说了,收入低的连吃饭都吃不饱,更别提夜里点灯了。
如此情况下,楚国人的很多商品,哪怕是已经进入工业化之后的产量极大,成本极低,做到售价比较低,但是对于各国土著而言,楚国人的工业产品依旧还是比较贵的。
煤油这种大宗生活物资,只是其中一种比较典型的代表。
所以各国土著看似总人口很多,加起来能有好几个亿,但所有的土著市场加在一起,其实也不如一个只有三千多万人口的美洲市场。
因此大楚帝国的石油工业的主要产品,也就是煤油,主要针对的还是楚国人自己的市场,出口量看似挺大的,但是比例很小,也就那么五六个百分点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这几个百分点的煤油销量,也足以让那些石油公司在靠近土著市场的地方,同时又是石油产地的半岛省巴士拉建设一些中小型的炼油厂了。
这些炼油厂又带动了其他工业的发展,所以以科威特地区的石油开采为引子,在巴士拉当地也算是发展出来了一定的工业。
当地总人口不多,但是工业产值还是挺大的,人均收入也高。
这一点,罗志学在当地视察的时候就能够很清楚的看出来,别看半岛省远离东亚腹地万里之遥,但是当地的城市建筑现代化并不算低。
巴士拉里的建筑虽然都不算高大,但是该有的现代化设施都有,在东亚本土都还算是比较时髦的电力设备,在这里也能看见,一些商业建筑里普遍都有电梯,电灯。
巴士拉这边的一些主要城市道路,甚至都还是沥青铺设的……当地就有炼油厂,有着炼油之后的废渣也就是沥青,刚好可以用来铺路,成本比从遥远的东亚地区运来水泥铺路还便宜。
同时民众的生活水平也比较高。
罗志学先是看了当地的一些主要的经济数据,比如当地民众的收入水平以及物价,还实地走访了当地的一个农贸市场。
发现这里的粮食以及果蔬虽然价格贵一些,但是肉类相对来说比较便宜。
而当地的民众收入普遍偏高,当地炼油厂的普通工人,月薪能够达到十五楚元,哪怕是服务行业里的普通工作人员,月薪也能够够做到十楚元左右。
这个薪资水平,已经不低于松江府那边的薪资水平了。
松江府那边的薪资水平,在过去十年里随着当地经济持续发展,同时大环境的经济持续上涨,因此最低薪资水平已经能够做到八楚元,普遍来说长期稳定的工人,收入基本都在十楚元以上,一些临时工,服务类低收入工种的话大概在八楚元到十楚元之间。
这个水平,在东亚地区里已经是属于第一梯队了。
而海外的半岛省巴士拉地区,其薪资水平竟然能够做到强于松江府……这一点还是很难得的。
别看海外地广人稀,土地众多,可以随便种……似乎就很美好,但实际上海外地区的民众平均收入,还是不如东亚本土地区的。
这海外土地是很多,但是人力耕种是有局限的,你也不可能无限制的种田……至于说用马耕乃至用机器,这马匹和机器也都是需要成本的,最后都还需要算到粮食生产成本里。
然后海外地区的粮食价格……基本都很低……比如北美那边,农户出售粮食的价格其实很低的……没办法,当地人口就这么点,但是可耕地那么多,而且还广泛采用马耕乃至机械耕种,人均粮食产量非常高当地根本无法消化这么多的粮食,这些粮食最后都会被粮食公司收购,然后集中运输到沿海港口,再装船运输到本土销售。
如果说种田不赚钱,你不种田了想要找其他工作……不好意思,大部分海外领地,哪怕是直辖领地里的工业也是非常有限的,能够提供的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是很有限的。
人多坑少,所以这些就业岗位给出来的薪资也不会太高。
所以,对于绝大部分海外地区的民众而言,吃是肯定能吃饱的,而且是随便吃……
但是能到手的现金不多,然后消费的各种工业商品也不便宜,因此整体生活水平和东亚本土比起来,算是各有优劣。
海外领地的民众吃的比本土的民众好一些,但是在其他物质条件享受上就要差一些。
而巴士拉这边则是和其他海外领地不一样,其经济模式和东亚本土那边倒是比较相似。
当然,也仅仅是相似而已。
很多时候,生活水平也不仅仅是吃吃喝喝,还有其他诸多方面,比如医疗,教育,娱乐等等。
在这些方面,巴士拉距离东亚本土的城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
罗志学在科威特看了石油开采,又在巴士拉看了炼油厂以及当地的其他一些小工业,还去附近郊外的农田看了看……巴士拉虽然看似位于西亚沙漠地带,但是因为位于两河流域下游,当地也是有着一小片适合耕种的冲积平原,又有着河水浇灌,因此也是可以发展农业种植粮食的。
只是水资源毕竟有限,能够开辟的农田也有限,总粮食产量有局限而已。
所以当地的农业只能说勉强,以维持当地楚国人所需。
罗志学看完了巴士拉地区后,乘坐皇家公主号在视察舰队里的其他船只的陪同下离开了波斯湾,随后绕着半岛省前往红海。
罗志学前往红海是要去看一看正在建设当中的苏伊士运河。
自从当年大楚帝国从奥斯曼王国手中拿到了苏伊士地区后,就开始了当地运河的勘测,并拟定了建设方案,后来专门成立了苏伊士运河公司,负责建设以及后续的运营管理,这一条运河预估总投资达到三千万楚元之巨。
在完成了前期勘测以及诸多准备工作以及部分小工程的铺垫建设后,苏伊士运河在承顺四十五开始进入大规模施工建设阶段。
大量的工程设备进入并施工,而施工的除了楚国工程师以及操控设备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等数千名楚国人外,还有数量常年维持在十万人以上的庞大土著工人群体。
这些土著工人其实也不是运河公司雇佣的工人,而是分别来自奥斯曼王国宫廷,埃及总督以及多个欧洲国家所各自所属的劳务公司的工人。
运河公司和这些劳务公司签署了工程合同,这些劳务公司招募人手进场施工……大楚帝国里很常见的劳务派遣模式。
这种模式对于楚国企业而言非常友好……楚国人甚至都不用管理这些土著工人……人家劳务公司自己负责管理工人,包括给工人们提供伙食,发放薪水。
楚国企业只需要按照合同,付给这些劳务公司合同款就行了。
如此情况下,苏伊士运河公司的土著工人虽然多,但是并没有给运河公司造成太大的管理麻烦以及资金上的压力……
不过为了避免麻烦和意外,楚军还是在运河区里常年驻扎了相当多一部分的兵力,不仅仅有大量外籍军团,还有两千多名楚国正规军,用以保护运河工程不遭到破坏和阻挠之外,也是为了封锁该地区,免的这些土著乱跑,穿过运河施工区进入半岛省的其他地方。
要知道半岛省可是直辖领地,按照大楚帝国相关法律是不允许土著工人生活工作的,也就只有特殊情况下的劳务派遣能够进入。
但是这些劳务派遣公司所属的劳工,必须在限定范围内工作,不得前往其他地方,干完活就得走人。
但是这十几万土著工人呢,光靠楚国人一纸法律条文可管不住他们,虽然那些劳务派遣公司自己也有监工,但是楚国人可不放心他们,因此必要的军事封锁是不可或缺的。
因为圣驾的到来,为了避免麻烦,运河军事管理区这边的土著工人,早在几天前就已经停工,然后集中在营地里被楚军看押了起来……直接架设机枪的那种。
谁敢在这几天里跑出营地,包括那些劳务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也就是一些土著国家里的高级官员甚至王室成员……只要敢在这个节骨眼上跑出来,看守士兵二话不说,直接就会扣动机枪的扳机,给他们来一梭子。
所以,罗志学来到了苏伊士运河区后,看见的并不是热火朝天的庞大工地,而是没几个人,但是满地都是各种工程器械设备的工地。
这些工程设备一个个体型都很庞大,尤其是几台蒸汽机动力的多斗挖掘机,得有十几米高,因为过于沉重,而搭载的蒸汽机动力也有限,为了机动,这玩意甚至都是做到了轨道式机动。
也就是说,从一个地方移到另外一个地方,都还得给它们铺设大型的铁轨,然后用专门的火车头拉着走,到了施工点后再进行固定施工。
罗志学视察的时候,运河公司那边还安排了操作员进行了一番作业演示,蒸汽机驱动下的,庞大的转盘开始转动,然后拉紧粗钢缆,钢缆再带动大型的挖掘机臂前进,同时还有钢缆带动圆盘上的多个挖斗,这些挖斗缓缓转动,然后挖动泥土,并带出来,然后落入一旁的蒸汽机拖拉机牵引的货车上。
这玩意,饶是罗志学看了都很惊讶……这么大个而且原始的挖掘机,在后世还真见不着……
也就在这个年代,并且有着特殊需求上的运河这种超大工程,或者是一些大型的露天煤矿上才能看见这些庞大的蒸汽设备了。
不过这东西看着很唬人,但是施工效率在罗志学看来却是不会咋滴……远不如后世的普通挖掘机。
不过罗志学在施工现场里,也看见了样式上和后世挖掘机有些类似,但是依旧有很大区别的汽油挖掘机。
可以半旋转,同时整体更加紧凑,动力似乎也更强劲,可以依靠自身的动力在复杂的工地上前进。
只不过带动挖洞的动力传输方式,依旧不是后世所熟悉的液压,而是依旧采用钢缆。
这东西的挖掘效率就比较高了。
看样子,国内工业界里研发应用汽油机设备的进展,比自己预估的还要更快一些,这也没几年功夫,就已经能够在运河工地上看到这些汽油机工程设备了。
此时,运河公司的管理官员也说,他们正在逐步引入汽油机工程设备,用于加强运河工程的施工能力,争取在五年后完成全部施工,做到运河通航。
这个时间表已经很快了,大楚帝国修的苏伊士运河,其标准可比原时空法国人修的苏伊士运河标准要更高,整体的施工量也要更大……法国人修的运河,一开始通航水深只有七米,只能容纳五千吨排水量的远洋船只通航。
但是大楚帝国的苏伊士运河,通航水深要求能够做到十三米,毕竟当代大楚帝国的很多远洋货轮船只,吨位都已经大几千吨,乃至上万吨了,吃水动不动就六七米……
远洋客轮更大,皇家公主号满载三万吨呢,吃水超过达到了九米……
同时海军里主力次等战列舰普遍也在八九千吨,下一代基本确定在万吨左右,吃水预估在七米以上,而现役的头牌战列舰天津级,满排一万六千多吨,吃水九米。
这说的还是现在,未来几十年后,估计那些货轮的吨位还得更大,吃水更深!
因此楚国人不可能和原时空里的法国人一样,把运河的通航水深只做到七米的,实际上苏伊士运河的通航水深标准,是参考了皇家公主号以及海军的天津级战列舰的吃水深度,同时再留点余量,把主航道的通航水深标准制定为十三米。
毕竟你不能说吃水九米,你就搞个九米水深的运河啊…为了确保安全,怎么也得留个两三米的余量啊。
这个标准才能够满足未来数十年的需求,而不是过一二十年后发现运河水太浅了,河面窄了,船闸小了,以至于很多大型船只,乃至主力军舰都过不去……那就尴尬了不是。
再加上当代楚国人的挖掘运河的技术水平,主要是施工设备水平远远超过原时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法国人,所以楚国人干脆一步到位,直接来个十三米的通航水深。
而美洲中部地区正在建设的巴拿马运河,也是个这个水深标准,主通道最低是十三米水深。
这两条运河,已经足以在未来三十年甚至五十年内满足大楚帝国的海上运输以及海军调动的需求了。
至于五十年后有了更多更大的船只,现有的运河不够用了,到时候再扩宽,甚至在旁边新挖一条都是可以的。
而这两条运河的开工建设,也被大楚帝国国内很多人誉为两大世纪工程……这两玩意,的确是工程庞大且意义重大!
(https://www.zbwxw.net/book/576981/787422002.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