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安民有术
第102章安民有术
吹风小组回来后,向张明反馈了情况。
老师们是一片骂声,不过大多数是在骂县政府,骂县长常新宇。很多人嚷嚷着要上告,要上访。也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寄希望于教育局的领导能够劝县政府收回成命,如果不能收回,能将数额减少也行啊!
几个副局长反映的情况与局信访科收到的信息是一致的。已经有许多老师打电话来问情况了。诉苦的有之,请愿的有之。
这正是张明想要的效果。常新宇啊常新宇,你自己造的孽,就让你承受骂名吧!
童副局长说:“幸亏我们做了些手脚,不然,我们教育局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不说你这一把手,我们几个班子成员也不好意思出门啊!民愤是最厉害的一种东西!”
谢启大建议道:“张局长,我突然来了一个灵感,我们可不可以借助民意,让老师们来个游行什么的活动,逼一逼政府,政府说不定就收回成命了。”
张明对于下级的意见向来持审慎的态度。特别是这种剑走偏锋的建议尤其要慎重考虑。
考虑什么?首先要考虑建议人的动机。他是为你好,好是想给药你吃?
把这弄清楚之后,再考虑建议本身的价值和可操作性。
在张明的心目中,谢启大应该是个老实人,不会有暗害自己的心机。所以,张明对这个幼稚的建议并没有进行批评。只是笑了笑,不予评价。
这个建议的幼稚性是很明显的。发动群众与政府做对,这是什么性质?这是一根高压线,谁都不能触碰。退一步讲,就算不是你发动的,你所在的部门出现了大型的群体性事件,主管领导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玩忽职守或者无能的表现。
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目前,自己已经成了县长大人的眼中钉,他出这道难题本身就是想为难自己,天天都在等着自己犯错误。常县长看起来是一个武夫,但出手也暗合了兵法。你把他布置的事办好了,对他有利;你办不好,也对他有利。因为这样他就有了处置你的借口。
当年周喻为了杀死诸葛亮,就是给诸葛亮出了个十天造十万支箭的难题。完不成任务,就要将诸葛亮军法从事。
幸亏诸葛亮来了个草船借箭,不但没有被周喻害死,反而为自己扬了名,将周喻气了个半死。
所以,在这个时候,张明的明智选择不是抗命,也不是煽动抗议,而是将事情办好。
谢启大见张明不做声,知道自己这个主意不对领导的胃口,就干笑了两声说:“当然,这是我的个人意见,不成熟,不成熟啊!”
张明为了不让他难堪,就说:“畅所欲言嘛!说的不好没有关系。现在是非常时期,正是集思广益广开言路的时候。各位工作经验丰富,不妨多提提建议,我们集体拿出一个成熟的方案,把这件事平和稳妥的办好,争取不出任何问题。我们之前做的一些手脚,不是想和上级唱反调,而是一种技巧和策略。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圆满完成上级布置给我们的任务。”
其实张明早就有了一套方案,但当领导的不能搞一言堂。那么如何在面子上装的民主,而又能将自己的意见贯彻下去,就必须要在征求意见时进行巧妙的引导。这和老师教学一样,所有的答案早就设好了,为了让学生答出那个已预设好的答案,就要你巧妙地设问,引导他回答出你想要的答案。
黄义忠说:“我觉得当前最重要的事是正式发布消息,将教师的集资款和转正费用明确下来,这个数字比我们先前传言的要少一半,我想这样可以迅速地安定一下民心。否则,时间长了,会激起民变。”
张明说:“黄局长考虑得很周到啊!我同意!”如果下级的建议和自己想的一样,就马上予以肯定。这样既达到了目的,又调动了下级的积极性。也让他感觉到了自己在这个群体中的价值。
大家觉得这样就可以了。但张明并不满足,就引导道:“教师的工资菲薄,很多教师都是等着工资过日子。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形容教师的清贫吗?富不了三天啊!只有在发工资的头三天教师的手头才宽裕一些。现在两个月不发教师的工资,那唯一宽裕的三天就被剥夺了。不宽裕不要紧,关键是还要揭得开锅。我们总不能让老师们左手把钱借给国家搞建设,右手找别人借钱买大米吧?”
“是啊!特别是那些半边户,全家都指望着他发工资搞开销,突然停发了,有点积蓄的不要紧,没积蓄地就真的要借贷了!”王生礼说。
工会主席万大海提议道:“能不能叫各学校把这笔钱垫出来,这样不就没问题了吗?”
黄义忠立即反对:“万主席可能还不了解各学校的经费情况吧!我管财经,我知道得最清楚,除了为数极少的几所学校有经济实力做到外,其他的目前只能包保基本运转,哪里拿得出这样一笔钱来!”
“那能不能区别对待?有钱的学校由学校垫,没钱的学校那就只能由教师出了!”
“那不行!这事是瞒不住的!让那些没钱的学校的老师知道了,心理肯定不平衡,肯定又会向学校领导施加压力。这样反而把局面搞乱了!”——张明适时地小结道:“大家谈得很好!我综合一下大家的意见,看这样好不好?钱还是由老师们出,但我们可以给每个学校几个指标,对经查证确实经济困难,本人又提出了申请的老师,由学校垫发他的工资。这样既解决了困难教师的问题,又在学校的财力承受的范围之内。具体操作由学校自行安排!”
关于集资的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但是关于民办教师转正费用的问题,因为数目太大,采用上面的方法还不行。集资款上面是承诺了要还的,转正费是纯上交的。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可能为哪个教师垫一万元钱出来。
大家商议来商议去,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
张明最后才拿出了自己的方案:1:由该民办教师所在的学校为该教师出一千元;2:由该教师所在的教育组出一千元。学校和教育组出这点钱是应该的。算是对这名老师奉献多年的一种回报。也可以体现集体的温暖。3:对家庭确实困难的民办教师,教育组还可以发动学生对他进行捐助。4:教育局工会也要拿出一笔钱,对这些教师进行资助。5,教育局机关工作人员,各局直学校校长,各乡镇教育组组长,也要开展捐助活动。
商议好之后,第二天教育局就召开了专题会议,按照研究好的方案,做了工作部署。
张明率先捐了一千元,几个副局长各捐了八百,林彤捐了五千,不过她是指名捐助,她捐助的对象是罗春芳。其他干部一百两百不等。
合计起来,干部们共捐了三万多元。张明知道,这些干部平时多多少少都占了公家一点便宜,收了一些好处,让他们出点血也是一种杀富济贫。
罗春芳在听到自己转正的消息后,曾高兴过一阵子。但随后不好的消息一个一个传来,先是说要交转正费两万元,两万元对她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当时她就呆住了。转正的喜悦被这个消息冲得无影无踪了。
她在家里闷闷不乐,暗自叹自己命苦。以前转正的教师不用上交一分钱,怎么轮到自己转正的时候就要交钱了呢?并且还不是一个小数字。这几年,因为丈夫出了车祸,家里的钱早已用光,能借钱的地方都借到了。再到哪里去弄这笔钱呢?
过了几天后,上面又说只要交一万元了。但是一万两万对她来说是没有区别的。总是拿不出来!
再后来,有好消息传来了,在学校和教育组的帮助下只需要出八千了。数目虽然越来越少,但是她心里是越来越急。因为她只筹到了一千五百元。她感到很绝望,偷偷地哭了好几次。
情急之下,她想到了死。
家里还种着田,农药是现成的。她准备在星期五的下午,上完最后一节课之后,再回家去告别人世。星期五的下午,一走出教室,她就有点失魂落魄了。出校门时差点撞到了刚从教育组回到学校的李校长,。李校长兴奋地对她说:“罗老师,好消息啊!好消息啊!”
罗春芳木然地看着李校长,她现在已经对一般的好消息不感兴趣了。
谁知道李校长告诉她的是一个惊天大喜讯。她的转正费已全部解决了。
她高兴得晕了过去!
(https://www.zbwxw.net/book/4005941/19263764.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