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章
但是……
钱洪亮的眼睛还是忍不住看了一眼陈和。
此时的陈和拿着核磁片子正在细细的观察。
因为他也很清楚。
开颅,其实是风险最小的手术。
但是……
也是风险最大的手术。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对于垂体瘤而言,目前主流上,还是两种手术方案!
也就是常规的开颅垂体腺瘤切除术和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不过,这些年来。
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普及和逐渐成熟,使经颅手术的比例逐渐减少。
但由于垂体瘤生长与扩展方向的不同,这两种入路终难互相取代而各有其存在的价值。
如果单纯不考虑两种手术的缺点,这种对于患者垂体限流具体情况不清楚的情况,肯定是开颅更加保险。
但是,如果考虑到经颅手术的死亡率及致残率均较经蝶窦手术高,故最后多采用经蝶窦手术。
而且!
患者本身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患者刚有头颅内受伤,让头颅内情况可能有所改变。
意味着风险还会增加。
患者刚刚进行了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和止血手术,如果这个时候再次开颅,合适吗?
会不会造成二次损伤。
按照神经外科的经验来看,死亡率和致残率,会增加很多。
要知道,大脑是一个极其精密的司令部,任何一个地方出了问题,都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更何况,垂体的位置,也比较特殊。
……
这些东西都需要结合起来去考虑的。
而这种情况下,如果可以使用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并不需要开颅,而是通过口腔,然后经唇下-鼻中隔-蝶窦进入头颅……
这样一来,成功率会增加多少?
这种手术虽然好,但是……却有很多限制。
比如如果瘤体过于增大,或者说瘤体的位置不合适的话,就不适合使用了。
不能强求,而只能老老实实的进行开颅。
于是,陈和希望在片子上可以看到一些细微的变化。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陈和也说话。
而是默默的看着片子,一言不发。
王平斌刚刚安慰完钱家一家人。
然后看见陈和半天不说话,忍不住说了句:
“陈教授,如果不方便的话……其实也不需要强求。”
“毕竟,你是搞心外科的!”
“我们都是医生,都可以理解的。”
而姜楠好奇的看着陈和。
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而此时陈和压根没有理会王平斌,而是举起片子,对着姜楠说道:
“姜主任,来,你认真看一下这里!”
“你看蝶鞍区的信号,和这里是不是有差别?”
姜楠闻声,连忙凑了过去。
认真朝着陈和指着的地方看了起来。
片刻之后,他也开始皱眉:“的确不太一样。”
“你是说……这里可能垂体的腺瘤侵袭到了蝶鞍区?”
陈和点头:“我感觉是的!”
“有很大的可能,还需要证实……”
姜楠皱眉,拿着片子,看了半天:“有点冒险!”
“不能确定啊……”
而此时,王平斌也赶紧凑了过去,认真的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王平斌摇了摇头:
“因为这一点线索,去制定这样的手术方案,合适吗?”
“如果出了问题怎么办!?”
“我不赞成。”
姜楠虽然看好陈和,但是,却并不支持这个方案,所以点头说道:“理由不够充分。”
“如果想要进行经蝶窦囊肿切除术,显然这个理由是不行的。”
陈和闭着眼睛,耳边是众人的话,但是他此时很清晰!
良久之后……
陈和忽然想到了一种办法!
对啊!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器。
既然看不见。
那就从化学角度找痕迹。
诊断疾病,就像是断案一样。
任何蛛丝马迹,都必须细心的把握。
现在,既然没有办法通过影像工具来判断患者的垂体腺瘤情况。
那就从症状、生理生化表现上来分析!
这是陈和想起自己身为中医的爷爷的一番话。
见微知著,由表达里!
中医认为,人体的任何表现,在外在都是有表现的。
这就形成了中医诊断学的望闻问切。
就在那样的科技落后的情况下,可以完成很多治疗。
而陈和就是受到了这样的启发!
当这一切想通之后,陈和的脑海瞬间灵光了起来。
一分钟过后!
陈和忽然笑了起来:
“其实!”
“是可以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这个腺瘤的情况的!”
此话一出,顿时几个人都愣住了。
姜楠好奇的看着陈和,有些皱眉。
而王平斌则是直接冷冷的说到:“医学不是较劲儿!”
“你自己刚说的,自己忘了?”
陈和听见之后,转身看着肖彩莲:
“护士长,给钱教授采血!”
此话一出,顿时所有人都纷纷看着陈和。
不知道对方葫芦里到底卖着什么药!
(https://www.zbwxw.net/book/3631264/9552708.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