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争名夺利小说最新章节 > 第六百零三章:变数!都在背水一战拼命!

第六百零三章:变数!都在背水一战拼命!


奉天殿门外,台阶上。

雍鸣为首众人,举着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情况。

此刻。

历时十天的战斗后。

奉天殿外原本鳞次栉比的宫殿群,早已成为一片废墟。

站在殿门高处。

就能毫无障碍的看清城外叛军的集结情况。

目镜中。

出击阵地的叛军方阵。

炮兵阵地,忙碌的炮兵,以及一门门火炮。

几乎都可以清清楚楚观察到。

嗒嗒嗒……

就在双方都在蓄力准备着进攻和防守。

双方高层,也都在观察战场局势时。

朱允熞从奉天殿后面,在几名扈从随行中,快步走来,来到雍鸣身边,“三哥,北线的李、张两位统制已经准备好了,两个镇已经秘密潜伏到东西两线的叛军侧翼,随时可以发起突袭。”

过去两天。

朱允炆为了整顿士气,进攻力度虽然十分疲弱。

可宫内的防守,却并未因朱允炆的进攻力度疲弱而减轻。

相反,压力也很大。

主要是经过十几天的战斗。

损伤太大了。

总兵力六万人。

光是战死都达到了一万三千多人。

还有九千多人伤势严重无法参加战斗。

而这期间,只补充了三千多宫内太监,太监们也只经受过短短几天的训练。

宫内四条防线上。

可用的总兵力,已经不足四万人。

防线还是那么大。

可用兵力却减少,每条防线上的兵力密度,被极大削减。

导致哪怕朱允炆一方士气衰落。

皇城内防守一方,因兵力密度减小,防线薄弱,也处处漏洞,致使防守压力并未减轻太多。

雍鸣点头,脸色却并未因此而轻松多少,交代道:“老七,你亲自盯着北线,观察北线李、张二人在叛军发起进攻时,发起突袭,是不是真打,若是,马上从北线抽调三分之二兵力,然后从东西两线各抽调二分之一兵力,一起支援南线……”

李、张二人虽然投诚起义。

但并不能让他完全放心。

他不得不防着,这是朱允炆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苦肉计。

这并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在很小的时候,阿爹就教过他。

兵者!

就要有大胆,乃至被人当做异想天开的战略决策能力。

也要有,执行过程中,倾尽一切可能得谨小慎微。

北线两镇起义,现在就处于具体的执行阶段。

在这个阶段,再小心谨慎都不为过。

之所以,一旦起义投诚不是作假,就从其他三线抽调兵力,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洪武门方向,南线依旧是朱允炆叛军的主攻方向。

而这个方向上,他们布置的兵力,虽然最多。

可也只有一万两千多人。

这已经是,眼下除千人营这支预备队外,他能投入的最大兵力了。

朱允熞干练点头,“好,我这就去安排,我会亲自盯着北线两镇起义投诚军!”

……

嗵嗵嗵……

就当朱允熞话罢,转身瞬间,炮击声再次响起。

一颗颗弹丸落在南线。

很快,南线再次形成一道烟尘带。

皇城外。

出击阵地前。

李景隆穿着军服,却又把老曹国公曾经的盔甲,全副武装穿上了。

‘父亲,如果你在天有灵,就保佑李家吧!’

李景隆抬头看了眼,硝烟弥漫中,一颗颗弹丸从头顶越过,摸着盔甲腹语,这身盔甲全铁打造。

加上军服内部的护甲。

只要他不是特别倒霉。

即便是三十步内排射。

他也能保住性命。

咚咚咚……

瞭望台方向传来的隆隆战鼓声,打断李景隆战前的不安忐忑。

李景隆扭头,瞧着朱允炆站在战鼓前,奋力擂鼓。

呸!

轻声呸了一声。

朱允炆在战前,哪怕是禁军支持朱雄英,都信心满满,放出豪言壮语。

说什么,十八万对六万,优势在我。

可十天挫败后。

当局势恶化。

朱允炆除了能指责他们。

大骂他们懦弱、懦夫、叛徒,还能做什么?

自比秦王!?

可笑!

昨夜,他单独请示,委婉提出,希望朱允炆能够带着将士们一起发起攻击。

并且言明。

只要佩戴钢盔,穿上燕华工艺技术制作的内甲,再套上一件盔甲,安全性很高。

朱允炆都不敢答应,顾左右而言他。

就这?

还将自己比作李世民?

人家李世民当年发起玄武门事变时,是直接带头冲锋的。

那真是豪迈到。

生死置之度外。

成则坐拥江山。

败则成王败寇!

此刻,朱允炆在那儿,装模作样的擂鼓,就以为能鼓舞士气?

戏文看多了吧!

他朱允炆拒绝他的提议,拒绝带着将士们一起冲锋。

今天若是再失败的话。

恐怕,就再也没有人愿意给朱允炆卖命了。

一手刀子,一手银钱也不可能整顿起士气。

到时候,朱允炆若是还想再打。

“哼!真到那个时候,给你朱允炆发把燧发枪,自己去拼命吧!”

李景隆冷哼一声,小声嘀咕同时,收回视线,目光环视,满脸悲愤,甚至怨恨的将士。

这些人脸上,更有一种,走到绝路那种豁出一切的绝望。

锵!

李景隆猛地拔刀,直指烟尘带,大喝一声:“此战,有进无退,冲!”

阴冷的嚎叫声响起时。

李景隆已经率先冲向烟尘带。

一场在朱允炆叛军心中,背水一战的战斗,随即拉开序幕。

笼罩在爆炸中,烟尘中的喊杀声,随即冲霄而起。

“报!”

一刻钟后。

一名观察烟尘带内局势发展的斥候,浑身染血,气喘吁吁冲到奉天殿台阶下,大声汇报:“我方阵线已经全线崩溃,叛军高达五万人,正在前线分割保卫我方,耿、李两位将军,请求支援!”

雍鸣眉头紧拧。

身后参谋们,更是脸色惨白。

这才刚开始一刻钟时间,南线就开始请求支援了?

雍鸣紧捏拳头。

他不是没打过仗。

可这般压力巨大的战争,却是他第一次遇到。

阿爹呢?

若是阿爹面对如此糟糕局面,会如何做?

阿爹当年,早草原上,被二十万蒙古铁骑,合击共剿,又是如何挺过去的?

他无从判断,阿爹当时承受了多么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可此时此刻。

他却能感受到,一股压力笼罩全身。

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

冒汗的手,悄悄捏紧、松开,反复着。

急思转念权衡片刻后,立刻下令:“千人营投入使用,传令千人营,以百人为一队,进入烟尘带后,百人队自行行动,尽可能不要让叛军缠住,尽可能去解救被包围的我方将士,将兵力释放出来后,与释放出来的兵力,合兵一处,向东、向西,沿防线横向进行攻击,尽可能聚拢兵力,尽可能牵制叛军!”

“记住,千人营的作战重点就是释放我们被围的兵力,同时,搅乱叛军的建制,不求最大杀伤,但一定要最大限度搅乱叛军的建制!”

以朴参谋为首一群参谋,低声讨论几句,立刻点头表示认同,同时快速去传达命令。

此番,进攻南线的叛军兵力,经过朱允炆的搜刮,孤注一掷集中了五万之众!

而他们只有一万两千多人。

叛军一旦冲破整条防线。

并且将防线上的兵力,彻底包围起来。

其实,就不急于一时去全歼南线兵力。

叛军完全有余力,派遣有生力量,冲入皇宫内,大开杀戒。

如果太子、燕世子出事。

皇宫内的抵抗,即便还有兵力,恐怕也没有战斗意志了。

所以,此时此刻。

哪怕紧紧开战只一刻钟,就投入仅剩的预备队,也就十分有必要。

并且,以打散叛军建制为目标的决策,也十分正确。

叛军失去建制。

在烟尘带陷入混乱。

就无法以最快速度,成建制的越过他们的防线,杀向皇宫内。

……

皇帝寝宫。

朱标满脸尸斑,宛若一个死人一般,就连微微睁开的眼睛,都没有一点光泽。

若是眼睛不转动。

或许,都无法证明,还活着。

朱标坐在轮椅上,王美人推着,来到殿门口。

刘太监忙打开殿门。

与王美人合力,抬着轮椅,越过高高的门槛,来到殿门外。

此刻,皇宫内的太监,即便是朱标身边的太监。

除刘太监,也在朱标的授意下。

参加了训练。

正在北线布防。

隆隆炮声、炒豆子的排射声、喊杀声传入耳朵。

朱标努力挣扎。

在王美人的协助下,才堪堪抬起头,靠着轮椅后背,没有灵光的眼珠子,十分费力转动,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

坤宁宫。

“娘,让孩儿出去……”

雄英挣扎着起身。

众人怎么拦也拦不住。

常氏眼睛泛红,哽咽道:“别拦了。”

众人抬着雄英上了轮椅后。

来到寝殿门口。

雄英靠坐在轮椅上,抬头,担忧看向前朝声音传来的方向。

即便在坤宁宫。

都能看到那道骇人的烟尘带,以及密集划过天空的弹幕。

都能闻到,前朝方向,扩散而来的淡淡硝烟味、血腥味。

雄英紧紧攥着轮椅扶手。

如果朱允炆能纠正大明朝,走上的这条歧路。

他可以把这皇位,让给朱允炆。

也就不必有今日之惨烈。

可朱允炆视四叔如仇寇,视燕华如仇寇。

与父皇一般,都不愿效仿燕华。

而且,即便朱允炆想走这条路。

朱允炆身边的支持者,也不允许朱允炆走这条路。

所以,他们之间,无论最终谁胜谁负,都要做过一场,才能有结论。

……

城内各处。

瑟缩藏在家中的百姓。

在隆隆炮声,喊杀声、枪声中。

走出屋子。

粮食越来越少。

忍饥挨饿的稚子,脸色苍白的蜷缩在父母的怀中,小声询问:“阿娘,这场战争还要打到什么时候?孩儿好饿?”

父母长辈,纷纷沉默。

一双双目光。

包含担忧看向皇城方向。

那怕是不懂战争的普通百姓。

似乎也意识到,这一战,决定了大明,决定了他们所有人,未来之命运前途。

……

松江口附近内陆河道。

也笼罩在隆隆炮声中。

于此同时。

周王、晋王、秦王、大西南周边、北境,要么笼罩在战火中,要么也处于,尖锐的军事对峙。

整个天下。

似乎都处于战争之中。

松江口外。

燕华海军旗舰上。

叶开、马和站在甲板上,举着望远镜,观察着前方内陆河道中的战斗情况。

内陆河道宽度不够。

即便是跨射炮击。

一次性也只能投入六艘战舰。

以两艘为一个梯队。

附近河面上,还能看到,两艘蒸汽补给舰,用钢丝绳,拽着一艘沉没的大明铁甲舰,吃力向海上深处拖行,将沉没的战舰,拖到海上沉没,清理河道。

“当初,我们北洋还认为,徐宪昌退守内陆河道是这些年,金钱美色腐蚀,早已忘记了海军的进攻精神,现在看来,这个人当初在燕华,能被叶司令父辈,那些老一辈燕华海军将领推荐,统帅燕华海军,果然有些过人之处。”

内陆运河作战。

河面狭窄。

严重限制了,燕华海军发挥。

战舰数量优势无法发挥。

火炮威力,也被限制。

虽然这几天的海战,占据上风。

可却只能一点点啃。

近卫海军总计二十艘战舰。

经过几天的打击。

近卫海军还有八艘可战的战舰。

当然,这主要是因。

燕华的新式战舰,少了八艘的缘故。

在此处作战的燕华新式战舰,只有十二艘。

过去几天的战果。

这十二艘装备更先进火炮和动力系统的新式战舰,发挥了巨大作用。

以沉没两艘。

伤重无法作战,退出战斗三艘。

击沉了十艘近卫海军。

余下击沉的两艘,才是他们北洋的战果。

为此,他们付出了五艘沉没的代价。

第一代铁甲舰,相较于近卫海军的第二代战舰,差距很大。

相较于燕华海军第三代,也被燕华称之为,第二代改进型战舰,差距则更大。

实战,让北洋将士们,清晰的认识到,彼此的差距。

马和说着,放下手中望远镜,目光担忧看向海面深处的南边方向,“叶司令,你说,派出去,围堵搜寻张芝豹的八艘战舰,有没有找到张芝豹?”

他们最终也没能说服张芝豹。

张芝豹只忠诚于皇帝。

不过,张芝豹也不蠢。

也意识到,和徐宪昌汇合后,极有可能被徐宪昌吞并,落得一个身死下场。

所以,当时糊弄走他们派出的联络员后。

就消失在夜色中。

张芝豹此举,分明就是冲着,没有海军护卫的燕华陆军!

要知道。

燕华陆军可全都是商船在运输。

充其量,就是甲板上,架设了一些陆军火炮罢了。

防一防海盗还差不多。

如果被张芝豹游击盯上。

后果不堪想象。

那些木质的蒸汽动力商船。

面对的南洋海军,哪怕是第一代铁甲舰,也只能被屠杀,毫无还手之力。

几炮就能击沉一艘。

所以,当发现张芝豹的动向后。

叶开就第一时间,派出以八艘第三代铁甲舰为主力的舰队。

折返护卫陆军运输船。

同时,搜寻张芝豹。

可几天时间过去了,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不能不让人担心。

叶开眼底闪过一抹担忧。

评价道:“张芝豹虽然性格愚忠,但海战很有一套。”

张芝豹不管松江口。

去海上游击袭扰,打击陆军运输船。

这是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毕竟,在他们的预判中。

最有利于大明朝海军的选择。

其实就是集中海军力量,和燕华海军大打一场。

五十艘战舰。

对阵二十艘燕华海军战舰。

是有很大优势的。

只要打垮燕华海军。

不光守住了海防,还能随意攻击燕华海防。

彻底断绝燕华干涉介入大明皇权之争的军事投送力量。

他们的判断也没错。

依着战前那位大皇帝的旨意。

大明朝就是选择了这一战略。

可出现偏差。

就是因,大明海军内部的思想不统一、以及争权夺利。

思想不统一。

促成了马和选择支持太子,和燕华并肩作战。

争权夺利的龌龊。

又导致,张芝豹没有按照大皇帝的旨意,和徐宪昌汇合。

也导致了。

徐宪昌选择眼下这种,龟缩内陆运河节节阻挡他们的策略。

最终,让海战这一环,成为整个环节中,偏差最大,且脱离掌控的一环。

叶开收敛杂乱的思绪,说道:“马统制,下令让你北洋参战战舰全部退出战斗序列,让我们燕华海军和徐宪昌火并!”

叶开咬了咬牙。

在马和皱眉注视中,继续说道:“我们必须,尽快打通内陆运河通道,一旦打通后,你们负责冲向秦淮河,用战舰火炮,炮击金陵城,提振皇城守军士气,打击朱允炆叛军士气。”

“而我方,则立刻将可投入的战舰,全数投入追剿张芝豹中!”

马和已经明白叶开的思路了。

海战这一环,出现了这么多偏差。

这么多不可预料,不可掌握的变化。

已经让这位叶司令,无法接受。

准备不计代价,拼上燕华海军,也要尽可能以最快的速度,打通内陆通道。

“好!的确不能等了!”马和没有谦让,立刻接受叶开建议。

皇城恐怕岌岌可危了。

燕华陆军,恐怕也岌岌可危。

此时此刻,的确到了不计后果,拼命的时候了。


  (https://www.zbwxw.net/book/3620159/9722443.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