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唐朝生意人最新章节 > 第七百三十六章 垂帘听政的故事

第七百三十六章 垂帘听政的故事


        李之呵呵轻笑,“裴相,你不用紧张,甚至不用回答,因为我知道的远超你的想象,答案我心知肚明!”

        他拍了拍此人的肩头,以示抚慰,这才接道:“原因就在于,皇上要我请到了当年那位道长,道长随我入宫,皇上要他掐算了三个人,而且是三个女人,你可知是哪三人?”

        裴炎狠狠地咽下一口吐沫,“是武后、韦氏、德妃?”

        李之点点头,“武后不言而喻,因过于重大,具体卦象不能说出来!韦氏、德妃乃道长自一联生辰八字里挑选出来,韦氏之卦卦象祸起宫闱、讧于肘腋,于是才有的皇上授命与你,提早防范!德妃之卦象福至心灵、教导有方、官星透露、印星愈旺,乃大吉之贵相!”

        裴炎呆呆地望着李之良久,随即低头沉吟半晌,终是张嘴道:“我明白了,那位道长是活神仙,里面的喻义太深了!”

        李之笑道:“哦?不妨讲来听听!”

        “李先生,你看啊,韦氏之卦其实在我的紧密观测下已有苗头出现,此事或许有待年内即可证实,我要说的是德妃之卦。李先生所言,我也听出来了,德妃未育之子,即为未来的帝王之相!而且道长还同时透露了两点,一为武后篡位得成后有二十几年;二为年限一到,李姓皇族再一次崛起,重回王道正途,亦为李先生的最终守护目的!”

        “裴相,我并未说出武后卦象,你为何有如此坚定地认为?”

        “不需道长卦象,我也知此妇心性,为了权势连亲生儿子也不放过,太子又无力阻止,此事早已成为了必然!”

        李之今日再一次抬出来并不存在的老道,并把孙思邈的一些事迹安放在老道身上,其实漏洞还是蛮多的,但有一个前提,是裴炎不敢向高宗求证。

        而高宗那边即使知道了此事,也很明白李之的用意,若他想夺回被篡了的李唐江山,李唐宗室不被被屠戮殆尽,就需要李之的庇护,所以也是必要帮着他维护这次谎言。

        而且他不需亲口证明什么,只模棱两可的轻咳两声,就能对付过去。

        只是李之断定裴炎不仅不敢去求证,而且会将这段信息烂在肚子里,因为此人明知风险,仍冒着被砍头也要答应高宗,做那个辅政大臣,踏上这条不归途,绝不是单纯为了权利。

        况且事实也的确如此,如今李之将高宗寿命延长了一年,此人的被杀也顺延了一年,不然今年十月就要问斩洛阳都亭驿了。

        正是心下不忍,李之才编造出这些,期望其意识到大势的不可逆转,该躲避还是退隐,让他自己心里有个决断。

        但显然李之的目的并没达到,除一开始的诸般震惊外,似乎他并没意识到这些。

        至于此人将要影响到的废帝事件,李之可不认为自己不能施加影响,而且同样不认为武后早有置换李显的打算,裴炎的谏言刚好给了她借口而已。

        事实也正是如此,裴炎对于自身的考虑,远不如他对局势发展的忧虑,这时又问道:“敢问李先生,皇上因何只针对女性加以掐念,而不是比如武家的某些男性?”

        “这就是我方才问你话的原因,因为武后图谋之心已不可逆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位女帝诞生,因其带动,大唐帝国的政治舞台上,就必然会涌现出更多热衷于权力的女性,她们效仿前辈武则天,以各种方式介入帝国的政治中,

  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但即使成真,也只会是一种现象,男性的影响力与破坏力才是最大的。”

        “既然会形成一种现象,势必会有一定规律隐在其中,找出关键人物,岂不是即使不能提前扼杀,也会捋着这条线,着手分而治之?”

        “似乎有些明白了,但估计我老裴不一定活到那个阶段,虽说我知道皇上定然有相关部署,在这里也要给李先生深施一礼,关键时候一定要施出援手,以免我大唐从此不救!”

        李之这一次并未对裴炎的起身鞠礼行加阻止,坦然接受是为了还给他一个心安。

        待得此人在此就座,李之言道:“女性涉政,实则与男性官员作乱并无二致,无非是卖官鬻爵,干涉刑讼,培植党羽,横行不法,倚仗权势胡作非为而已!但最大祸灾是垂帘听政,当官僚们开始习惯于对一个女人俯首称臣,才会是你方才所言的现象涌现的始作俑者。”

        裴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也逐渐理解,高宗为何独独提出对太子韦氏的关注。

        李之口中不停:“毕竟垂帘听政并非宫廷政治的常态,相反,它恰是特殊情况下的救急之举,是基于长远利益的一个权宜之计。对此,定会有许多饱读圣贤之书的大臣对此不满,因此,维持内部团结,施政上不出大的纰漏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团结的基础,是建立在虽垂帘听政却不恋权之上,一代贤后史上又有几人?一旦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这点,权力欲望膨胀的结果,就会是祸乱朝纲,豢养男宠、生活奢靡不堪,这就是女性为政的最大弊端!”

        “实际上主因还是因人而异,就如北魏两个女人的喜悲人生之别?”裴炎很快给自己找到了答案。

        作为封建帝王之家历来都有“后宫不得干政”的沿袭惯制。

        汉武帝刘彻在临终前为了杜绝子幼母壮、女主乱国的萌祸,甚至不惜对自己喜爱的钩弋夫人痛下杀手,开启了“子贵母死”的皇家政治传统。

        作为开启新的政权过度方式的汉武帝,他大概也不会想到这项制度影响了后世数千年。

        而在由鲜卑人建立的北魏中,这项制度被拓跋家族完全继承了下来,成为了确保北魏皇权平稳过度的不二法器。

        那么问题就来了,女人该不该垂帘听政呢?

        对于封建帝制社会人治大于法的皇室,当面临“子幼母壮”的尴尬局面,客观来说以“子贵母死”的方式杜绝皇权旁落,虽不失为明智之举,但其中更多的则是“无情最是帝王家”的真实写照。

        于是裴炎嘴里的因人而异,及北魏两个女人的喜悲人生,就能很好说明这一切。

        公元436年,北燕皇族冯氏家族被北魏所灭,年幼的冯太后被罚没太武帝拓跋焘深宫充为奴婢。

        此后冯氏凭借着聪明机智成为了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二人琴瑟和谐、夫妻恩爱。

        可惜天公不作美,成为皇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年轻的文成帝暴毙,按照北魏“子贵母死”的政治传统,太子拓跋弘的生母李氏被赐死,而冯太后依照惯例也在陪葬行列。

        但就在文成帝火葬的当天,由于冯太后鹣鲽情深,突然冲入火葬场陪葬先帝,在场的文武百官都被她的真情实意深深震撼,冯太后也作为特例没有纳入陪葬的行列。

        此后,

  12岁的小皇帝拓跋弘即位,冯太后垂帘听政成为了小皇帝的得力助手。

        但伴随着拓跋弘的逐渐成人,母子二人为了权力逐渐心生嫌隙并愈演愈烈,在残酷的政权争斗中拓跋弘败阵,只好将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拓跋宏,史称孝文帝。

        年少的孝文帝,在祖母冯太后垂帘听政的倾力辅佐下,北魏开启了不断改革的历程,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也在此时逐渐铺展开来。

        北魏在冯太后的治理下国势日渐昌盛,这也为此后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北魏没有冯太后,也就没有后来孝文帝的改革,冯太后之与北魏有着比肩商鞅的历史地位。

        在劳心劳力完成北魏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后,年老的冯太后溘然离世,孝文帝拓跋宏悲恸不已,以国君的规格厚葬了冯太后。

        冯太后的垂帘听政,为北魏的鼎盛创造先决条件,乃至为影响后世的孝文帝改革铺平了道路。

        足见女人垂帘听政,在冯太后身上不仅没有出现祸乱朝纲的弊端,反而促使北魏蒸蒸日上。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女主垂帘听政,就能承担起护家卫国的历史重担呢?

        相比之下,宣武帝元恪的皇后胡充华的垂帘听政,不仅没有造就北魏的强盛,反倒致使北魏从此陷入了灭国之祸,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元恪是孝文帝拓跋宏的儿子,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盛世明君,在他的统治下,北魏南攻南朝、北击柔然,国力乃至疆域极盛一时。

        然而,元恪在做了16年皇帝后却暴毙而亡,年仅6岁的太子元诩即位。

        但由于元恪笃信佛教废除了北魏的“子贵母死”制度,太后胡充华得以幸存。

        这个胡充华从个人综合素质来讲,她武艺高强、弓马娴熟,加之文采斐然,按道理来说应该成为元诩的得力臂膀。

        作为辅政太后的胡充华,刚开始垂帘听政,整肃朝纲,北魏朝堂风气也焕然一新。

        然而由于权力欲望的膨胀,胡充华愈发豢养男宠、纵享私欲,沉浸奢靡,成人的皇帝元诩为此,与母后胡充华发生了惨烈的权力斗争。

        而胡充华,为了保住既得权力,竟不顾人伦将亲生儿子元恪毒死,此举招致六镇叛将尔朱荣落下口实发兵洛阳,此后的北魏彻底陷入了军阀混战的格局。

        北魏自此一蹶不振,而胡充华其后,也被尔朱荣的叛军俘获并惨遭杀害。

        可以说北魏在冯太后、胡充华两位强势女人垂帘听政下,政局走向了两个极端对立的方向。

        冯太后凭借着垂帘听政,女政治家的敏感神经为北魏开创盛世作了孝文盛世的铺垫,而胡充华却顾着一己之私,彻底将大好的北魏江山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两者相较高低立现。

        李之的一番表述,更基于对整个东土历史的更全面了解,而裴炎听来,更觉得他指的是几百年前发生的两个女人身上故事。

        李之也并非出言矫正,而是迅速转移话题,以免言多有失,就像日后祸乱宫廷的还有安乐公主,那人可是今年年末才会出生,这位同样是个关键人物。

        自己若是不小心说漏了嘴,到时候更无法自圆其说了。


  (https://www.zbwxw.net/book/3606883/55349818.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