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逆势屠龙小说阅读 > 第715章

第715章


由此可知,明太子有相当能力。

三个汉臣说的慎重,黄太吉和多尔衮听得仔细,其他几个建虏亲贵却有点意兴阑珊---相比于绕圈子的政治,他们更喜欢军事,阿济格甚至打起了哈欠。御座上,黄太吉不经意的皱了一下眉头。

最后,祖可法说到了重点:“皇上,明国太子关闭了张家口的边贸,同时严查九边的马市,看这种形势,张家口之后,大同马市怕也是难以保全。来年我大清的粮食布匹必然会出现缺口,为万全计,大清必须未雨绸缪,做好境内粮食和布匹的生产。”

阿济格斜眼:“右参政不用担心,等我十五弟得胜归来,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的!”

“征明只能带回人口和金银,粮食布匹却很难带回,”祖可法恭恭敬敬地对阿济格拱手:“以前可以向晋商购买,现在张家口的晋商都被抄家,短时间之内,边界商人再无人敢和我大清做生意,抢来的金银再多,怕也难以换成粮食。”

阿济格脸色一沉:“你的意思是……征明无用了?”

“当然不是,”

接话的不是祖可法,而是御座上的黄太吉。

祖可法赶紧拱手,阿济格也抱拳。

黄太吉笑眯眯地说道:“不管如何,我大清的粮食和布匹长期不能自给,须依赖明国,是我们的短板,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屯田之事,要更加抓紧。”

“其次,我大清此次征明,乃是为了惩罚明国背信弃义的行为,这一点,不管出征前还是出征途中,遇上明国官员和百姓,都要向他们说清楚、讲明白。让他们知道,并非是我大清一意征明,乃是因为明国撕毁承诺,关闭张家口边贸所致!但使明国能改邪归正,我大清也不是不可以退兵的。”

听到此,聪明如代善和多尔衮者,已经明白黄太吉的意思了。

既要当婊子,也要立牌坊。

征明本是满清一贯的国策,现在却将责任推到了明国,甚至是明太子的头上:都是你们擅自关闭张家口贸易,我大清才会征明,无形中占据了道德的高点。虽然谁都知道这是借口,但说起来却可以振振有词。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历史上发生的很多大事件,明明是鬼都不相信的理由,但主事者却要拿出来,郑重其事的奉为真理,比如“清君侧”。

连明成祖朱棣起兵时,用的都是清君侧的借口,而不敢光明正大的夺位。

有了借口,才能有说词,也才能找到行为的正当性。

至于天下人信不信,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多铎脑子稍微慢一点,不如代善和多尔衮,他皱一下眉,抱拳问道:“皇上,如果明国求和,同意重新开放张家口的边贸,难道臣弟还要退兵不成?”

“当然不是。”

黄太吉依旧笑眯眯:“遇上明国使者,你可说,我等奉君命来征,只管征伐,你国如果真有求和的诚意,可去盛京到我君面前言之,但有君令。我等自然就会退兵。”

多铎明白了。

该抢还是抢,如果明国求和,就把球踢到盛京,不管明国是真求和假求和,都必须到盛京走一遭。一来一往,最少也得两三个月,那时他早已经抢夺完毕,满载而归了。

代善和济尔哈朗听得微笑。

皇上,高啊。

多尔衮也佩服,这一来,不但为征明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而且不会受明国求和的影响,该抢抢,该杀杀。主动权完全操之在我,

议政会议结束,众亲贵鱼贯离开大政殿。

多尔衮三兄弟一伙,代善、济尔哈朗和阿达礼一道,唯有豪格是孤零零一人。

大政殿中。

黄太吉收去了他笑眯眯的招牌,望着明国地图,皱眉沉思,目光直勾勾地盯着蓟州,动也不动……

沈阳,原本是大明在辽东的重要卫所,但自从天启元年,明军兵败沈阳之后,沈阳就成了建虏在辽东的统治中心,黄太吉建政之后,改沈阳为“盛京”,在沈阳大兴土木,修建皇宫,正式立沈阳为国都,与明朝的北京相对应。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沈阳城中人口已经将近有六十余万人,其中二十余万满人,剩下四十万全是汉人包衣,此外还有少量蒙古人、朝鲜人,其气度和繁华虽然比不上大明的北京,但却也实实在在是关外第一大城。

就在建虏议政会议结束的同时,在沈阳城西南的井字街口,熙熙攘攘地人群中,一个戴着皮帽的蒙古商人正走过街前的一座牌坊。这牌坊乃是万历年间所建,规模宏大,表彰的乃是一位原籍沈阳的大明官员,在沈阳满城都是辫子,汉人衣冠完全不见,只有满耳的汉语汉音之时,这座标准的明式大牌坊,特别是上面的万历年号,显得有点突兀,令这一位蒙古商人不禁稍稍驻步,抬头多看了两眼。

阳光照着他的脸。

四方脸,面膛黝黑,眉毛浓重,大胡子,嘴唇却极薄,而且微微上挑,显得倔强又忧郁。

关外的阳光不比北京,又冷又干,他的皮肤明显干裂,而割裂的耳朵已经长好了,但却留下了深深的刀印。

原来是高文采。

三月从京师出发,跟随山西商队,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是到了沈阳。现在,他暂时有一个非常安全的身份,那就是跟随蒙古固始汗到沈阳的商队翻译,所谓翻译,就是蒙古话和建虏话的通译,建虏和蒙古人虽然关系很好,但语言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蒙古人到沈阳经商,需要找翻译,高文采精通蒙古语和建虏语,长的又像蒙古人,在广宁时,他趁机混入蒙古商队,取得了蒙古头头的信任。

到现在,他跟随蒙古商队到沈阳,已经快二十天了,但他想要做的事,却丝毫没有进展。

最初,他执意到辽东,除了想为大明在辽东发展谍工,获取情报之外,另一个任务就是想要找寻自己的好友,十年前在辽东投降建虏的千总杨一新。

但二十天的打听下来,竟然没有人听说过这个名字。

也许杨一新的驻地并不在沈阳,或者改了名字。

投降建虏是羞辱的事情,有很多汉人会悄悄改名,如果杨一新改了名字,一点都不奇怪。

而另外一件高文采心中的大事,也是毫无进展。

天启元年,沈阳被建虏围攻,总兵贺世贤轻敌,出城迎敌,结果中了建虏的诈败之计,败回西门时,建虏埋伏在城中的奸细却已经开城向建虏投降,贺世贤突围不成,中矢坠马而死,总兵官尤世功亦战死。两员主将先后战死之后,沈阳即为建虏所夺,其时在沈阳有秘密锦衣卫的存在,专职负责打探辽东的军事情报。沈阳陷落后,他们大部分人来不及逃跑,都死在了城中。其中,担任沈阳锦衣卫都指挥使的魏国征刚刚到任沈阳还不过十天。

原本以为,魏国征已死,但天启五年,魏国征却有消息传回锦州,说本人尚在沈阳,但之后,忽然又没有了消息。再然后就是崇祯年,锦衣卫受到削弱,往辽东探测情报,不再是锦衣卫的职责,因此也就再没有人记起魏国征了。

高文采原本也是不知道的,但受太子之命,离京往辽东而来之前,他特命查看了锦衣卫关于辽东的密档,从而知道了魏国征这个名字。想着魏国征如果还在沈阳,说不得能有些益处。


  (https://www.zbwxw.net/book/3597527/9953779.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