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视察基地各部门1
“我们新研发的重机枪,枪身连带枪架一共全重16.8kg,口径12.7mm,使用的弹药和dshk重机枪通用。弹链箱是塑料制成的。”
“新的重机枪采用的复合材料三脚枪架6公斤,采用的的瞄具有两种,普通光学瞄具还有红外瞄具,普通光学瞄具重0.67公斤,红外瞄具不超过1.5公斤。另外还有个弹道解算仪,重量也是不超过1.5公斤。”
“指挥官应该知道89重机枪,这个枪虽然很轻,但是精准度不算很好。我们这个重机枪进行了很大的改进。整个枪采取浮动式自动工作方式,后坐力只有89式的五分之一。
而且必要时刻还可以直接使用两脚架进行抵肩射击,后坐力射手完全可以承担得住的。最低配置只要两个人就能操作,一人带枪,一人带弹药就可以短时间投入作战..........”
“而且这个重机枪是用不可散式弹链供弹,每个弹链箱75发子弹,一般机枪副射手携带自动步枪手榴弹防弹衣等装备后还可以携带大约三到四个弹链箱来保证火力持续性.......”
王强听得双眼放光,急忙问道,“这重机枪目前可靠性和枪管寿命等数据如何?”
技术工程师直接飞快地答道,“我们的这个重机枪设计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复杂的战场情况和各种极端的恶劣天气灾害等等。
可靠性很好,枪管寿命1.3万发左右。重机枪连续射击400发子弹后才需要更换枪管,在减重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兼顾了性能。”
“好,好!这才是我们的军队需要的重机枪,马上加快测试进度,各种极端环境下的测试绝对不能放松!”
“是!”
............
王强十分高兴,在解决了步兵连队的支援火力问题之后,他来了兴致去视察自己的重武器制造厂,也就是战车工厂。
这个战车工厂除了可以研发生产各种装甲车辆外,还可以生产各种型号的火炮。
至少以王强目前的工业水平和技术来说,155mm52倍径的重炮他是绝对可以制造得出来的。包括配套的弹药等都是可以生产制造的,他看到了整个制造厂里开始对一门新生产出来的155mm样炮进行各种测试。
他直接对陪同在身边的技术工程师询问道,“这个155火炮整体测试数据如何?”
“指挥官,总的来说成果很喜人,尤其是我们的基础材料学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发展之后,这一门155榴弹炮完全可以凭借ch47来进行吊装的。此外还让我们其他的各种型号的火炮轻量化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基础。”
王强点了点头,对身后的弹药厂负责人问道,“目前我们的155炮弹产量可以达到什么水平?”
“指挥官,我军的战车工厂目前如果马力全开的话,可以一个月出产155炮弹6000发.如果要是再新建五条生产线的话,产能可以达到3万发一个月。”
“如果是只生产122mm炮弹的话,目前产能可以达到1万发。”
听完负责人的话之后王强很满意地点了点头。大家别以为这个炮弹产量很低了,要知道当年大毛和二毛打架的时候,就算是全球老大的鹰酱的最大的弹药厂平均一个月的155炮弹产量也就几千发而已。
他的这一个弹药厂一个月可以生产出不亚于鹰酱的弹药厂的产量已经很牛逼了。
“我这边马上会为你们再增加几条弹药生产线,主要生产122mm和75mm的炮弹,只拿出一条生产线生产155的配套弹药。”王强转头对弹药厂负责人说道。
“是,我这边马上安排人去规划地点,另外保障弹药生产不拖后腿。”弹药厂负责人保证道。
接着王强就视察了战车工厂最新研发生产出的一辆装甲车辆的样车,当他看到这个步战车之后第一眼就感觉这个步战车不一般!
“吴工程师,给我介绍下这个步战车吧!”他直接询问专门的技术工程师。
“指挥官,是这样的。这台步战车我们的设计主要是考虑了以后可能会面临各种极端恶劣天灾,环境很恶劣。所以整款步战车的设计理念主打的就是一个履带式外加平衡的火力和防护性能。”
“该型步战车的底盘可以进行各种改装的,可以改装成维修车辆,可以改装成防空车辆,当然也可以维持原有的地面攻击的装甲车辆。”
“这款步战车在装载武器弹药后重量为14吨,主要装备为一门105mm线膛炮外加一门同轴20mm机炮,此外还有两挺7.62mm机枪。越野行驶时速大约为65km,在水面上时速为15km。”
“由于我们采用了最新型的金属合金材料,所以整车在重量下降的前提下依然可以保持强大的火力。同时在不外挂爆炸反应装甲的情况下凭借车身本身正面装甲硬抗30mm机炮弹药侧面硬抗12.7mm子弹没什么问题。”
“另外车辆本身采用了我们自研的最新型的发动机技术,更加省油,发动机动力更加强劲。在和bmp3步战车同样燃油数量的情况下,战车航程可以达到800公里。”
奈斯,这可是绝对的好东西啊。王强原本以为统子哥给他的技术会很牛逼,没想到会牛逼到这样的程度。
这个步战车的整体性能来说其实比华国装备的步战车要好的,想到这里王强问道,“外挂附加装甲的话,抗穿深能力可以达到什么水准?”
“正面可以硬抗75mm穿甲弹,侧面的话30mm机炮弹药的水准。毕竟步战车这东西还是要考虑防御权重的。”
王强对这个很满意,“这样一台步战车造价怎样?”
技术工程师直接答道,“造价大约折合天灾之前的250万华国币,主要是车体内部的火控系统还有各种信息化设备太贵了。”
王强问道,“火控系统这类东西保留,信息化的设备暂时不安装的话成本能降到多少?”
“200万!”工程师略一思考后给了个价格。
(https://www.zbwxw.net/book/3569261/11110982.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