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 > 第208章 春暖花开,李家开始建房子

第208章 春暖花开,李家开始建房子


分开前,李老三揽着赖子的肩膀说:“兄弟,回家后跟你娘好好说,她知道真相后肯定会难过一阵子,你多安慰她。三哥我给你三天假,好好陪陪你娘。”

  赖子眼眶微红,没说话,点了点头。

  三月的风带着春寒与希望吹到了沿海城镇,农民开始准备春耕,只等四月的春雨彻底唤醒沉睡了一冬的大地,就可以开始下种了。

  渔民们早就补好了网具,开始保养船只,检验是否漏水,还要刷油,防风吹日晒,船体开裂。

  李家之前谈好的建房队伍也来了,村长和蔡家帮着联系了不少村民当小工,一天二十个铜板,管一顿中饭。

  在青黄不接的季节,这活计就是在惠海县城,打着灯笼也难找,离家近,中午还能午休,饭顿顿有干粮和肉菜。

  赵氏从李梅儿那学会了烹饪猪内脏,肉吃不起,但溜肥肠一点不比五花肉差,油水还足,还更香。饥寒交迫的时候,来上一口,吃的人直冒热气,舒坦极了。

  李家干脆也和码头一样,按人头定额分配午饭,至于他们是自己吃还是带回家,都随他们的愿。

  马大强身材魁梧,力气大,因为感激李家对山子的救命之恩,干活是真下力气。

  李老汉也是老实的好人,处事公平,村长被安排做村民的监工,每天五十个铜板,马大强被安排做大队长,负责带体力活最重的队伍,一天四十个铜板,他们队的小工工钱是每人二十五个铜板。

  “哐哐哐!”传递信号的锣声响起,所有人停下手里的活,看向敲锣的李二郎。

  李二郎身后跟着李老汉和李老大,他们抬了一个大木桶。

  李二郎大声喊道:“乡亲们,停一停,过来喝点姜茶,暖暖身子再干!”

  “姜茶?”大山早就口渴了,但主家给的工钱高,他见没人喝水,也跟着一直忍着。

  身为监工的村长吆喝道:“都别抢,老实排队,不然都给我去跪宗祠!”

  猫了一个冬天,第一次干体力活,村民脱水很快,李鱼儿特意让人在水里加了糖和少许盐。

  大山跑的快,排在最前边,第一个喝上了姜茶,“嗯,好喝,里边还有糖。”

  “李家就是大气,咱们可得把活干好了。”

  “这人啊,做好事就有好报,难怪李家能发财。”

  房子武的工队是李家专门从镇子上请来的,是文书吏介绍的,手艺好,价格公道。

  武师傅相当于总工程师,最主要的责任是统筹规划,指导和监督工程是否严格按照图纸建造。

  李二郎端了一碗热姜茶递过去,“武师傅,春寒还冷,喝杯姜茶暖暖身子。”

  武师傅满意的接过姜茶,“味道不错,辣度甜度刚好。”

  他不喜欢吃重口味的东西,这姜茶正合他胃口。

  他拿起图纸看了一眼,这四合院的设计图是李家人画的,很多建筑都是他以前没听说过的,他从小就跟着爹到处盖房子,其中不乏大户人家的工程。

  这图纸设计的精妙,比大户人家还讲究,却不费多少银子。

  尤其是壁炉和火炕,要是这东西能普及,北方冬天要少死不少人。

  想到这里,他就想和李家人谈谈此事,喝完茶他就主动去找李老汉,说起此事,李老汉说:“这个,我们已经呈给县衙了。”

  年后,李鱼儿就将火炕和壁炉的设计图交给文书吏了。

  因为那时候还是吴家父子掌权,这事就被压了下去。

  文书吏为官多年,深知其中的凶险。

  若是将设计图交给吴县令,以吴县令贪婪自私的性格,必然会独揽功劳,不仅如此,甚至还会让赌坊的人灭了李家的口,说不定连他都会受到牵连。

  所以,他和爹商议后,决定将设计图藏了起来,不是他们不想造福百姓,而是暂时时机不成熟。

  他本来打算日后有机会,请假亲自护送图纸进京去找老县令,没想到,契机来的很快,吴县令父子贪得无厌,强抢民女,犯了众怒,被通缉了。

  吴县令出事,上边怎么叛还不能完全确定,想到他们往日犯下的种种恶行,文书吏势必要尽一些可能阻止吴家父子起复。

  若魏县丞此时能立大功,即使他只是一个秀才,也有很大可能被破格提拔为县令。

  于是,他秘密拜访了魏县丞,将火炕和壁炉的设计图交给了对方。

  魏县丞深知这两张设计图意义非凡,连夜写了密信,先是飞哥传书给老县令。

  事关重大,很快他就收到了回信,说一切安排妥当,他可以写奏折,八百里加急到京城,那边会安排好一切。

  听李老汉这么说,武师傅才放下心“如此甚好,是武某思虑不周了,还是老先生想的长远,这设计图合该交给衙门,惠及百姓。”

  李老汉被夸的有些心虚,这事可不是他的主意,设计图更不是他画的。

  当初李鱼儿弄来图纸的时候,他们家还举手表决要不要建四合院,现在看来,鱼宝儿不仅聪明,还很有远见。

  老李家出了一个能人啊。

  李老汉摆摆手,说:“哪里,都是儿孙们弄出来的,我老汉只管等着住新房就成。”

  “老先生是有后福之人,儿孙个个有本事。”

  武师傅看了一眼正在人群里穿梭的李家后辈,说:“老先生的儿孙们都成亲了?”

  李老汉没多想,摇头说:“哪能,除了我长孙,其他两个臭小子,媳妇儿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这边热火朝天的盖房子,那边妇人们正围坐在堂屋的桌子旁,做头花。

  秋娥婶将一朵枣红色配深蓝色的绢花,往蔡老太太头上比划了一下。

  “这个颜色好,正适合年龄大,辈分高的妇人。瞧瞧,是不是很大气。”

  蔡老太太拿起铜镜照了照,说:“确实好看,秋娥这搭配好,肯定能卖出去。”

  李梅儿则是在记账和数绢花。

  “太好了,今个儿又够一千个了,可以卖了。”

  统计好以后,李梅儿就将做好的绢花拿到东屋,跟郭清然开始选贝壳搭配。

  郭清然出身清贵的读书人家,见多识广,对镇子上流行的饰品非常了解,于是,由她来选贝壳搭配。

  李梅儿手脚麻利,由她负责用针线固定,或者用鱼胶粘贴。

  两人配合默契,倒是一点没有压货。


  (https://www.zbwxw.net/book/3560111/11110925.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