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隋末天命 > 第九章:小民哀

第九章:小民哀


  对于携裹百姓,征召壮丁之事刘远并不积极,在这个乱世中造反乃是迫不得已可驱逐良善为盗匪就太过了,故而只是随着队伍顺其自然。但现实却让刘远改变了认识。自大业年间隋帝杨广即位以来连年征召壮丁先是营建东都洛阳,凿通南北大运河,接着又马不停蹄地开拓西域,东征高句丽,期间死伤的百姓部下百万。时下百姓的情况虽然还没有出现汉末黄巾起义后“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可也造成了天下间贫者缺衣少食,良家子弃德从盗,豪强筑建坞堡结兵自保,贫困者生计日益艰难。

  关于招兵及携裹百姓一事,出兵之前军师刘宗义早就同高士达商议过,定下三招策略:

  一者诱之以利。树旗招兵,用高家军的名义招兵,但凡事从军入伍者一日两餐,顿顿管饱。

  二者临之以威。每到一个村庄,如招兵数额不足就以武力强行拉壮丁,有感不从者杀鸡儆猴。

  三者断绝后路。每到一处就烧毁房屋,劫走钱粮,如此以来这些百姓就不得不加入义军队伍,活不下去的他们就会去将自家所受的苦难用类似的手段加注到他人头上,从而使义军队伍如滚雪球般扩大起来。

  曹南庄里蓨县约十几里,刘字营的招兵大旗一竖,号角吹过三阵,听得义军招兵管饭,方圆十里八乡的百姓纷纷蜂拥而来。盖因为大隋朝廷连年很多黔首平民都快要活不下去,再加上今年又是旱灾赤地千里,就差个陈胜之类人物吴广引燃这万千百姓心头淤积的怒火。汉代先有民谣传唱:"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胥吏故来欺良善,小民从来未可轻,奈何望欲平?"随后就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小民用性命发出了声震天下呐喊: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乱世之中豪杰奋起,但托起他们光辉的却是无数连名字都叫不上来的贫苦小民。又是同样的局面,仿佛秦末之大泽乡陈胜振臂,汉末巨鹿张角怒喝,刘字营军旗初展,走投无路的流民百姓当即纷纷加入,短短半天就招的两千人马,加上家属足足有将近三千人,扩大部众的目的轻而易举地达到了。这一刻刘远深刻的认识到了人民的力量,难怪前世听闻太祖自从提出“打土豪,分田地”后就应着云集,无数英豪赢粮影从,最终横扫世间一切敌人,建立了诺达的帝国。

  那么谁主天地沉浮?一定是李渊、李世民父子的大唐吗?不见得,应该说是将来的李唐给了天下百姓太平的希望,他们的所作所为附和了历史潮流下小民求活的愿望,让千万民众有了饭吃,说以李唐才能得到天下百姓的支持最终评定了天下,建立起大唐三百年江山。

  刘远望着一个个欢天喜地加入义军的来透着,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怜悯之情,痛苦的长吟道:天遣豪杰杀不平,不平乱世杀不平,乱世又杀不平者  杀尽豪杰方太平!

  豪杰开启乱世,乱世又杀尽豪杰,如此才会天下太平。那么自己能见到太平吗?或许是像这些无知的百姓般死在某一场不知名的攻城小号中。呜呜呜,号角重启,刘三刀咧嘴笑着集合好队伍,他来到将旗下邀功道:将主,看咱们队伍足足扩充成了三个营,这下咱也可以做个将主了。

  刘远这才回过神来道:美得你,走回营去!

  高氏义军中军制粗糙,下头目分为统管十人的火长,统管一百人的幢主,掌管千人的将主,再往上就是高氏达这个将军了。按照刘三刀的资历这次刘字营扩充数十倍,他自然是可以统管千人兵马,一个将主跑不掉的。

  肩舆抬着刘远返回,大旗招展,返回的速度足足慢了六七倍,实在是这些百姓本身没有组织,太过纷乱了,所以知道下午四五点时刻才得以返回大营。返回大营第一件事就初步编练安排人马,等到外出的各队人马陆续返回,或多或少都完成了扩大队伍的人物,直到夜深十分队伍才在原来刘字营的傍边展开,足足有着三万之众。

  “豆子,给咱弄点吃得来。”刘远嗓子沙哑着对慕容纥豆说。营中人马骤然扩大了数十倍,他和营中所有的人都是手忙脚乱,各种差错就没有断过,回来一批人马就安排好后就给他们准备饭吃,如此才初步稳住了局面。

  慕容纥豆亦是施展浑本领调拨粮草,分发各营,安排食宿,忙了个昏天暗地,此刻闻得刘远呼唤还没有缓过劲啦,习惯性吼道:牌号呢?凭营牌号认领粮食。没有?你哪个营,给老子滚蛋。

  “啊,是将主,属下该死。”待发现实刘远后又赶紧赔罪。

  刘远挥手止住他的告饶,道:分发粮食,安排士卒,豆子你可辛苦啦。正说话中,  高涛涛不知何时走了过来给他们端来吃食,二人都是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当即都是狼吐虎咽。

  吃过饭,刘远招来亲卫小七道:去把你刘三刀,陈十一,陈牛三位叔伯叫过来,咱们大伙通个气。陈小七应声飞快地去了。

  高涛涛转身去收拾残留的碗筷后,卫兵抬过来一张木塌充作临时的会场。

  未几人员到齐,分别围着木塌周遭坐下。

  “来,都说说今天的营中事务。”刘远先开局。

  将主,咱们人数是扩大了两三万,可以这着实不好管呀。刘三刀早就没有要升为将主的高兴劲头。说实话让他冲阵厮杀都不拍,可让他管理数千人实在是难以为继。

  陈十一也说道:三刀哥说的是,咱要是不把老兄弟们派下去新来的就管不过来,可是要都派下去了,这没了老营战力短时间内可提不起来,得想个两全的办法。

  刘远沉思片刻道:这么着,三刀你挑出四百精锐作为老营护卫,加强训练,关键时刻冲阵和督战就要靠你了。

  刘三刀开心的作保:将主放心,冲锋陷阵当然要派俺老刘了。

  至于剩下的新招三万人十一你和我给自带领百余名老兄弟散入队中统管,来日带队攻城。

  陈十一毫无犹豫当即应诺道:俺听将主的。

  人马安排后,接着转向慕容纥豆,刘远郑重道:豆子,吃饭时头等大事,要是没了吃得,大伙可都是要完蛋。

  慕容纥豆当即表态;将主宽心,俺早从中军大营中领取了足够的粮食,足够大伙使用半个月的。

  那就好,暂时是不用为粮食发愁,至于半个月后粮食问题?如果打不下蓨县县城存活都成问题,还管得了粮食?这个后患被刘远有意无意的忽略过去,即便爆发危机那也是半月后之事。

  今天的攻城战事如何?最后的议题也是大伙最关心的,所有人的目光都汇集在陈牛身上。

  陈牛乃是负责刘字营查探消息的,今日攻城的暮暮场景随着他的诉说在大伙面前展开了一副血腥的画卷。

  当刘远的刘字营开拔扩招时,城下拉开了第一天的攻城序幕。

  办法很古老,围三缺一,三面强行攻打。

  咚咚咚,战鼓激起男儿热血,马起、王芳攻打攻打南门,高士义、张威攻打西门、北门,唯有东门虚留生路。

  高士达和刘宗义率领中军督战压阵,大旗缓缓移动,先是各门都有一到两千被掳掠来的百姓被驱赶上阵。三十六架云梯、攻城车、撞锤等纷纷被打造出来,就等着开始攻打。

  有骑士打马飞奔传令,高将军有令:尔等听者,填土三轮不死者管饭一天,爬城一轮不死者可入老营!

  杀!马起拔刀仰天大吼,属下跟着大吼,阵前的炮灰百姓只得硬着头皮哀嚎着架起云梯冲阵爬墙,推着攻城车、撞锤等兵器正面攻打,更有负责填充护城河者扛起一袋袋泥土砂子抛入护城河中。

  放箭!于此同时城头也传来官军的反击之声,箭雨狂飙,装备齐整的郡兵对着毫无厮杀经验装备五花八门的百姓自是占尽优势,一时间城头惨叫不断,城下很快尸积如山。

  另外两门的高士义和张威同样是驱赶着炮灰攻城,籍此来消耗城中是守城士气和力量。

  不到半个时辰,作为第一波攻城的义军很快就败退下来,马起把手一挥,当即就有一堆士兵上来讲这些幸存者压下去休息,然后换上另一波。如此来回往复,半日下来这些民壮就伤亡了个七七八八,余下的千余人只剩下青壮,又有了厮杀经验,就被分进了老营之中作为补充力量。

  惨呐,真是惨!陈牛感叹不已。

  刘远也是一阵沉默,随后又问:老营的人马伤亡如何?

  问道这陈牛说其他的营头无事,唯独马起的营头伤亡数百,他自己也险些受伤。话说眼看经过大半日厮杀,收兵在即,忽然南边城门打开,一将身高八尺,头带鬼脸青铜面具,胯下象龙宝马,使一杆丈八马槊突然率领数十骑突营而来,但见那将大喝道:贼将休走,识得天下英雄否?话未落铁骑已经突破层层阻拦杀到马起面前,马起向来很毒霸道亡命徒一个,暴怒中召集营中精锐迎敌,不想来将突然向旁折返,勒马从他处冲阵忽近忽远,勇不可当仿若修罗降世,来往冲突生生将马起的大营脚乱的七零八落,若非后来高将军闻讯率领中军来援,那敌将兵少撤离,只怕马起就要折在此人手中了。

  刘远不由想起了那日几乎要了他性命的面具将领,不由道:是他,真将才也!

  来日攻城时你们都要当心,不可小觑。

  象龙有唤做狮虎兽,汗血宝马的一种,非盖世猛将无法降服,汉时从西域大宛传来的名马,《冯奉世传》:宣帝时至大宛,得名马象龙而还。

  马槊有非常多的讲究,槊杆根本不像普通枪、矛所用的是木杆,而是取上等韧木的主干,剥成粗细均匀的蔑,胶合而成。那韧木以做弓用的柘木为最,次以桑、柞、藤,最差也得用竹子。把细蔑用油反复浸泡。泡得不再变形了,不再开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而这个过程耗时将近一年,一年之后,将蔑条取出,荫凉处风干数月。后用上等的胶漆胶合为一把粗,丈八长(注,汉尺),外层再缠绕麻绳。待麻绳干透,涂以生漆,裹以葛布。葛布上生漆,干一层裹一层,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发出金属之声,却不断不裂,如此才算合格。然后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装精钢槊首,后安红铜槊纂。不断调整,合格的标准是用一根麻绳吊在槊尾二尺处,整个丈八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杆般两端不落不坠。这样,武将骑在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费丝毫力气。如此制造出来的槊,轻、韧、结实。武将可直握了借马力冲锋,也可挥舞起来近战格斗。只是整支槊要耗时三年,并且成功率仅仅有四成,因此造价高得惊人。所以汉唐以来,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将领的标志。

  故而马槊盛行于两汉、隋唐时期,但凡用槊高手无不是一时选的猛将。

  马槊高手记载:《北史·高敖曹传》:昂马槊绝世,左右无不一当百,时人比之项籍。  

  未来大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第一猛将尉迟恭,(李)世民谓尉迟敬德曰:“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

  唐末五代十三太保之李存孝,每遇大敌比执槊冲阵,当着披靡,时人谓之:王不过霸(霸王项羽),将不过李!

  

  


  (https://www.zbwxw.net/book/3466478/36206948.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