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占领成都
徐晃开始让成存给蒙到了,他谨慎应战,想看一看这人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却不想。是一个银样镴枪头。
过了20招以后,徐晃便拿出了真本事。在第二十六招上,一斧就把他劈成了两段。
高顺在后边一直注意着战况。所以成存一死,他便指挥大军冲了过去。追着广都大军,冲向城门。
李邈看到以后,立马关掉了城门,也不管自己军的军队有没有进来了。
因为继续再放败军入城的话,高胜的大军也跟着冲进去了。成存带出来的一万大军。大约有8000多人没有回到城里。守城的军队一下子少了接近一半的人。
城外的士兵。被抛弃以后,纷纷扔掉了兵器,投降了汉军。这下高顺他们又得了7000人的士兵。队伍一下子壮大到了4万多人。
高顺立刻指挥部队攻城。而投降的益州兵也加入了攻城队伍当中。他们恨死了李邈。蒋钦和王双很快便登上了城头。
李淼看守不住广都了,他便带着自己的家人,逃出了县城。不知道去了哪里。
高顺占领了广都之后。并没有在广都停留。立刻马不停蹄地奔向了成都。
他来到成都城下的时候,孙策还在攻打成都,并没有占领。由于成都已经得到了消息,汉军两路大军进攻益州,而且都已经来到了成都附近。
所以他们是拼命地防守,因为再没有退路了。要么就是投降。而对于刘备来说,投降就是灾难。
而黄权等人也不愿意归顺王定。因为此前。皇帝曾经征召过黄权到朝廷任职,黄权拒绝了。
当时一同被征召的还有法正,而法正已经做到了六部的高位。
高顺的到来,使得成都的防守压力,又增加了许多。
而此时的张辽和徐晃,却被阻挡在了新都城下守城的是李严。李岩原本是荆州秭归县令。他在任上干得非常不错。当时贾诩给他评定一个优等。
只是王定一一时疏忽,把他给忘记了。王定称帝以后,也没有调整李严的位置。李严感到很是不满。所以他便挂印,奔赴益州,投奔了刘璋。
刘璋任命他为成都县令。但后来张辽进攻剑阁以后,张任去了剑阁。
为了成都的安全,黄权便在外围的县城重新部署防务。李严便到了新都,抓新都的防务。
李严因为对王定有意见。所以看张辽他们,也是心烦。他便尽心防守。这使得张辽他们在新都城下耽误了五天,还没有攻打下新都。
诸葛亮。通过贾诩那边的情报,对李严了解得十分透彻。他便跟庞统商量,两人还是想劝降于他。
因为两人此前在绵竹劝降了绵竹都尉。所以。对于劝降李严还是蛮有信心的。
当然,他们的劝降也有失败的时候,那就是在雒劝降程畿的时候。
程畿是广汉的太守。他因为有事赴成都,去面见刘璋。不想梓潼却被人攻陷了。而他准备回去的时候,又听说汉军在攻打绵竹。
于是他便留在洛县整顿防务。和阴溥向存等人,准备在雒县抵挡汉军。
当时诸葛亮他们带兵到达洛县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便是劝程畿这个人。因为程畿的名气挺大,而且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官。
怎奈程畿感念刘焉的知遇,一心效忠刘氏 拒不投降。
雒县令是阴溥。校尉向存在蜀中也算排得上号的大将。他的勇武跟冷包他们差不多。
他们在雒县英勇抵抗了3天,逼得张辽和马超亲自攻城。才被夺去了城墙,县城也随之陷落。
程畿在府衙中,悬梁自尽未死,被马超活捉了。
一同被俘的还有向存。阴溥则在战斗中被杀。
诸葛亮劝降李严的信心,主要是来自李严本身。李严是不满王定对他的冷落,才来得益州,他已经表现出了自己的能力。
诸葛亮觉得从这一方面来劝降他。你有能力,就一定有合适的位置,这是王定用人的一贯原则。诸葛亮便给李严写了一封信,派人给他送进城去。
李严其实本身非常犹豫。他也知道益州最终是守不住的,以成都对抗朝廷,无异以卵击石。但他又不想就这样归顺王定。
毕竟他以前就是王定的下属。而诸葛亮的信正好是给了他一个台阶。当他看到诸葛亮写的文字,心情大好。
诸葛亮说他怀才不遇,因为皇帝一时疏忽,没有重用他,才导致他流落蜀地。但蜀地的刘焉一样没有对他重视。
所以还是回归朝廷的好,他会奏请皇上重用他。而且诸葛亮在信中,高度夸赞了李严的才华,说他在原荆州的群臣当中也属大才,起码是前十之列。
李岩本身就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他看着诸葛亮的信,骄傲地点了点头。他觉得诸葛亮说得不错。
如果诸葛亮真的这样奏请皇上的话,他肯定能得到重用。他也觉得自己的能力已表现出来,他凭着三万守军,硬挡住了20万大军的进攻。
所以他在抵抗了5天之后,便命人打开了城门,归顺了朝廷。这让张辽和徐晃非常的无语。
他们都认识李严,特别是徐晃还同李严共处过一段时间,因为徐晃是在上庸那边,离秭归非常近,而李严就在秭归做县令。
李严还到上庸拜访过徐晃。当然,那是去套近乎的,因为徐晃是王定的老部下。李严本来是想走徐晃的路子,接近王定。
只是虚晃的情商太低了,没有理解李严的意思,所以李严才愤而出走。
在高顺到达成都城下的3天之后。徐晃和张辽他们才姗姗来迟。
不过,这时的成都城已经摇摇欲坠了。张辽到了以后,孙策和高顺都来到了张辽的大营。毕竟这里以张辽的官位最高。
张辽首先感谢了孙策,攻打成都,等于是帮了他的忙。接下来,他们便商量攻打成都还是劝降刘璋。
诸葛亮主张劝降,他觉得刘璋是一个无能之辈,自己并没有主见,也没有称霸的野心。完全可以让他到洛阳去为官。那样的话就能和平收复成都。
孙策却不以为然。他认为。成都快要攻下来了,没有必要再劝降。
只是张辽他们更加了解王定的心思。而徐晃也赞成,先劝降试试。
孙策便回去了自己的大营,暂停了攻城。张辽的劝降信送到了刘璋的府邸以后。在刘璋集团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
黄权和刘备,激烈反对投降。而张松、费观等人,则主张投降。
他们认为,投降是大势所趋。你区一个成都,根本抵挡不了张辽的20万大军,更何况孙策那边还有十万。
而刘璝和刘循等人,则基本上不参与发言。他们只等刘璋自己决定。
刘璋看讨论不出结果,便宣布散会。他回了自己的府邸。
吴懿却悄悄来到了他的家里,这吴懿算是他的亲家,因为吴懿的妹妹嫁给他的儿子了刘循。
他说到单凭成都一城,是抵挡不住张辽的20万大军的,这是很明显的事实。刘备明显得罪了皇上,是不可能投降皇上的。
刘璋如果抵抗到最后城破被俘,那么荣华富贵肯定是没有,。一生会很凄惨。不如现在投降,还能保住身家性命。
按照以往皇上待人的惯例,刘璋投降了,很可能还会有另外的职位安排。而他们这些跟随的将领 也不会被贬为平民,肯定会另有任用。
刘璋在考虑了,一个晚上之后。决定归顺朝廷。但他并没有在群臣当中宣布。因为吴懿还告诉他。要想归顺朝廷,必须防备刘备狗急跳墙。
所以他便找来了刘璝和吴懿两人,让他们去把刘。控制起来。免得他闹事。
吴懿考虑来考虑去,觉得是一个难题。因为刘备这个人非常的谨慎。
他同刘璝商量了以后,决定在家里请刘备来喝酒。
刘备本来是不想来的。但又想到吴懿跟刘璋的关系。觉得如果能取得吴懿的支持的话,那是一大助力。他便来了。
可是,等待他的却是一场鸿门宴。刘备没有一点防备。所以 他被刘璝和吴懿两个人绑了起来。
第二天。刘璋便让人打开城门,亲自出了城。向张辽投降。而刘备也成了张辽的俘虏。
张辽并没有处置刘备,而是把他打入囚车,押往了京城。
(https://www.zbwxw.net/book/3459319/11110996.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