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穿成恶婆婆后:我绑定了万能系统 > 第112章 也就?

第112章 也就?


柳县令说得,她自然知道。

  渝州这么大,即便是一天消耗的粮食都是个可怕的数字。

  朝廷运来的粮食也绝不可能供应到今年秋收。

  柳县令不由得又叹了口气:“赈灾粮是一个问题,还有个最重要问题,许多村子遭遇雪灾,房屋塌陷,粮食被掩埋,找出来后也冻坏不少,来年要留下做种的也是。”

  “还有些地里受灾的,粮食用尽也只得把做种的给吃了。”

  农家户,不少饿急了会灌水、吃观音土、还有树皮树根果腹。

  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不会动用做种的粮食。

  季晚晚想了想,便提出建议:“县令大人,其实也不是没办法。”

  “季孺人有好办法?”

  柳县令双眼一亮,没想到她会这么说,心中满是期待。

  “当务之急是要让百姓活到开春,赈灾的粮食应当维持不了这么久,所以我想着这次上交的两成田税是否可先调动解燃眉之急?”

  “你这法子本官也想过,但私自动用粮仓的银子,是抄家大罪,本官写上去的折子也没有音讯,怕是被驳了。”

  柳县令区区七品,他的折子是到不了御史台的。

  所以只能是他写给梁知府,梁知府再往上递。

  每年的田税都会上交部分,然后留下部分囤在粮仓中,作为备战物资。

  一旦开战,从各地调拨粮食要比京城调取快多了,而且也能有效减少路上消耗。

  再者这几年收成不好,上一次蝗灾也没有开仓放粮,所以今年开仓放粮的决定怕是也不会同意。

  不过这一点,在季晚晚的意料之中。

  “还有一个法子,大人可记得上回我推广化肥时说的方法?”

  柳县令反应很快:“你是说先借再还,登记在册?向那些没有受灾或受灾小的村子借?”

  “正是。”

  那些化肥,还有许多借出去没有收到钱的,她也不想打水漂。

  要是那些买了化肥却没有及时收获的村子,人都饿死了,还拿什么还钱?

  赔本的买卖她不做。

  “主意听起来不错,”柳县令眉头却并未松开:“家家户户都紧巴巴的,就算能借,怕是也没几家同意。”

  柳县令担忧的,季晚晚也明白。

  例如青山村,今年他们留下的粮食好不容易比去年多了,一天两顿可以吃的稠点,或是多吃几顿干饭。

  要他们把粮食借出来,又过回前两年一天两顿稀粥,不饿死却也吃不饱的状态,谁都不想。

  “商户呢?秋收后还是有些农户会卖粮食,而且那些商贾在蝗灾后知道收成锐减,定然也会有所囤货。”

  总有农户会用家里能匀出来多的粮食换点铜板,毕竟油盐都要花钱,过年谁不想买点肉?

  “商贾自然有,但现在放出的粮食太少,想来是要等到开春高价售卖。”

  明白了!

  类似于发国难财!

  这里国难算不上,姑且算是州难财吧。

  古代对于垄断以及囤货高价出售并没有太大的限制要求,所以若是卖粮的商贾一同提高粮价,百姓也不得的捏着鼻子承受。

  “县令大人可以组织一场捐赠会,只要在每年的述职报告中提及一些爱心商户的名字,哪怕没能传到圣上耳中,也不是全然无用。”

  “不过这个待会再细说,因为还有件更重要的事情,大勇在秋收后送来了两种粮作物。”

  柳县令一听,身子坐的更直:“当真?是否就像胡公公带走的辣椒?”

  “不尽然,辣椒是调味料,就像是葱姜一样调味,但大勇送来的却是高产量作物,收获时间短,且宜菜宜粮。

  “高产量?有多高?”

  季晚晚一愣,她也不知道红薯和土豆具体产量能达到多少,但是千斤没问题。

  系统出品应该更高:“也就一两千斤吧。”

  “多,多少?”在旁记录的师爷不由破声问道。

  “也就一两千斤。”最后那个不确定的吧字,季晚晚吞了下去。

  然而即便是这样,却还让二人瞪圆了眼睛。

  柳县令惯常抚着胡须的手忍不住抖了下,揪下两根胡须。

  师爷拿着笔的手抖的她怀疑可能得了帕金森。

  师爷:“也就?”

  柳县令:“一两千斤?”

  二人对视一眼,又严肃的看向她。”

  “季孺人,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要是被别人听到了,传出去怕是不好了。”

  二人的不信,季晚晚大致明白。

  她之前问过秦风,家里粮食的产量,只记得大米约莫是亩产两百斤出头就不错了,可见这个时代粮食产量有多低,也不怪大米那么贵了。

  她现在说有亩产一两千斤的粮食,且还是两种,亩产一下翻了五至十倍,寻常人会怀疑很正常。

  其实她还只是往低了报,红薯她听说过五六千斤,或是七八千斤的亩产,但具体是否是一个品种,亦或是其他哪里有差异,她就不清楚了。

  保险起见,她就说了一两千斤。

  结果看二人的表情,还是觉得太多了?

  这她就管不了了,所以自动忽略他们的怀疑往下说。

  “约莫开春收获,我家中各种了一亩,届时想请柳县令一同视察亩产。”

  柳县令忍不住问道:“一亩需要多少斤做种?”

  季晚晚想了想:“约莫三十到五十斤。”

  也就是说,一亩两千斤的产量,按照五十种植一亩,可以种植四十亩。

  一亩地的产量,差不多可以用来种植半个村子的田地。

  “县令大人,我所说是否属实,到时便见分晓,但在此之前,我想,若是这两种粮食真的能够亩产千斤,以此做种的话,是否可以先行在青山村试种,待秋收后再种下?”

  柳县令听懂了她的话:“季孺人,你的意思是,那两种粮食不但产量高,且能够一年种两茬?”

  “是的,所以若是开春后县令大人亲眼看过亩产,可否书信一封官府高价收购粮种,卖给其他县城的村子?”

  亩产千斤,对他们来说应当算是神奇的种子,高价收购应当不是难事。

  只要能够先行保证青山村会是第一波试种的村子,村里人既能够赚一笔钱不说,还能以此为条件让村里人心甘情愿的卖出粮食。


  (https://www.zbwxw.net/book/3440032/11111022.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