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一文了解均线
在短线投资中,投资者看股票趋势用到的两个最基本的技术:
一个是K线,另外一个就是均线。
而且在价值投资中,有些投资者也喜欢通过看均线来观察近期市场的情况,之前的私塾内参里也有分析师会用均线观察市场的宏观情况。
我们熟悉的,反映市场持仓成本变化的MACD指标也是在均线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技术指标。
可以说,均线是短线投资者必学的基础指标之一了。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系统的了解下什么是均线?怎么使用?
一、了解均线
1.均线是什么?
均线的全称叫:移动平均线,又叫成本线,英文的简称是:MA。
大家看到关于均线的不同表达时,要能对上号哈。
那均线到底是什么意思?怎么被画出来的呢?
均线代表在一段时间内买入股票的平均成本,反映了股价在一定时期内的强弱和运行趋势;
计算逻辑是把一段时间内,股票的收盘价格进行算数平均,然后把这些平均值连在一起,绘制出的一条线就叫做均线。
这个概念最早是20世纪中期美国的着名投资专家葛兰威尔提出的:
以道氏理论中的“平均成本概念”为理论基础,采用统计学中移动平均原理,将一段时期内的股票价格平均值连成曲线,用来显示股价的历史波动情况,进而反映股价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分析手段。
虽然均线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仍然适用于现代金融市场中。
股票、外汇、期货等投资交易都会用到均线,甚至大家打开券商或者一些平台,打开盘面,均线就会自动出现,均线确实是非常常用、且非常重要的指标。
2)均线的分类?
从前面均线的定义可以看出,均线是一定交易时间内的算术平均线,所以均线的分类也是按照时间周期分的。
1)时间周期的分类
常见的分类就是:5日均线、10日均线、20日均线、120日均线、250日均线等。
以5日均线为例,5日均线在表达上,有些地方也会显示为5日线、5日平均线、周线,或者MA5。
?【非常重要!!一定要记住,记住基础名词的表示才能自己看懂走势图】
5日均线代表的意思是将最近的的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逐日相加,然后再除以5,得出5日的平均值,然后再将这些平均值在图纸上按照先后顺序连起来,绘制出的线就叫5日移动平均线。
第一个5日平均值=(第1日收盘价+第2日收盘价+第3日收盘价+第4日收盘价+第5日收盘价)/5;
第二个5日平均值=(第1个5日平均值*5-第1日收盘价+第6日收盘价)/5;
第三个5日平均值=(第2个5日平均值*5-第2日收盘价+第7日收盘价)/5;
以此类推,得到的所有平均值都标注在K线坐标上,再连接起来,就成了一条曲线,也就是5日均线。
其他的均线也是以此类推,每条均线的计算逻辑是一样的,只是时间周期不一样,多少天数就是多少个交易日的情况。
另外因为周六日市场是不开盘的,虽然一周有7天,但是实际正常开盘交易天数只有5天,所以5日均线也叫周线,就是观察最近一周的情况;
同理,
10日均线也叫:半月线;
20日均线也叫:月线;
60日均线也叫:季线;
120日均线也叫:半年线;
250日均线也叫:年线。
?【非常重要!!一定要记住,记住基础名词的表示才能自己看懂走势图】
这里补充一个小知识:
刚刚上市的股票,是没有均线的,只有在第5个交易日时,才会出现MA5的第一个点,在第10个交易日时,才会出现MA10。
2)短期、中期、长期均线的分类
既然均线是按照时间周期进行分类的,就又涉及到时间的长度,所以均线还分成短期、中期、长期均线。
5日(周线)、10日(半月线)均线被称为短期均线,用于观察股价短期运行的趋势;
20日(月线)、30日、60日(季线)均线被称为中期均线,衡量市场短、中期趋势强弱,观察大盘或个股中期的运行趋势;
120日(半年线)、250日(年线)均线被称为长期均线,观察大盘或个股的中长期趋势。
时间短的均线要比时间长的均线对价格的变化更灵敏。
比如某天股价突然大涨,5日均线会灵敏的体现股价的变化,5日均线会上涨;
但是相对于5日均线来说,60日均线要计算近60日的平均值,所以一天的涨幅对60日均线造成不了太大的影响。
所以才说均线的周期越短,灵敏度越高;周期越长,灵敏性越低。
对不同时间周期的灵敏度进行排序就是:5日>10日>20日>60日。
那在实际投资时,在短线操作中,投资者一般把10日均线作为买卖的依据;
把30日均线认为是股市的生命线,观察30日均线情况判断股票是否止损;
把60日均线作为牛、熊分界线。
二、均线的实战使用
通过第一部分的内容,我们了解到可以通过灵活切换均线的时间周期,从而可以非常清晰的表明当前市场的变化,帮我们判断当前的市场趋势情况。
说到均线具体的使用前,我们还需要了解另外2个均线系统的常用名词:金叉和死叉。
金叉和死叉都是两条均线交叉的现象,但是代表不同的意思。
1.金叉
金叉是一种图表形态,指短期均线向上穿过长期均线。
在股市行情中,较为短期的均线比如5日均线、10日均线从下方向上突破与较长期的均线,比如30日均线、60日均线发生的交叉情况。
金叉一般在3个阶段出现:
01.下跌趋势中,短期均线位于长期均线下方
短线均线位于长期均线的下方,说明近期市场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下跌或者盘整,与长期价格趋势相比,短期价格呈现看跌的趋势,这种情况下,短期均线才可能是在长期均线之下。
然后,短期价格上涨就会带动短期均线的上涨,一直到上穿长期均线,形成了金叉,也被认为是短期买入信号。
02.趋势开始反转,短期均线穿过长期均线;
03.短期均线保持在长期均线上方,上升趋势开始。
所以可以发现,金叉的出现,一般都是短期市场表现比较好或者开始变好的情况,所以金叉也被认为是看涨的信号。
而且金叉的角度越大,对市场的冲击力就越强,说明当前的信号越明显。
一般来说,金叉发生在股价低位时,买入信号较准确。
2.死叉
死叉基本上是金叉的反义词,是指短期均线向下穿过长期均线。
比如在股市下跌行情中,60日均线低于200日均线。
死叉也是一般在3个阶段出现:
01.在上涨趋势中,短期均线位于长期均线的上方;
02.趋势开始反转,短期均线落到长期均线下方;
03.当短期均线持续位于长期均线下方时,出现下跌趋势。
所以死叉一般出现在下跌趋势,或者开始下跌时,是看跌信号。
死叉的角度越大,对市场的冲击力也越强,信号越明显。
死叉发生在股价高位时,卖出信号更准确。
另外在分析交叉线时,还会根据成交量又分为强势叉线和强势叉线。
3.均线的使用
因为均线是近期股价的变化情况画出来的线,所以均线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我们判断近期大盘和个股是处于上升趋势还是下降趋势,然后进行买进、持有、卖出等决策。
一般金叉是买进信号,死叉是卖出信号。
然后买进又分成了买进信号和买进时机两种,前者代表可以开始重点关注,后者代表当前时间可以考虑买入了。
买进信号:
均线从下降变成走平,甚至开始略向上方抬头,价格从均线下方向上突破,是买进信号,可以开始重点关注。
买进时机:
第1种是:价格位于均线上运行,回调时没有跌破均线,且后面又再度上升,是买进时机;
第2种是:价格位于均线上运行,回调时跌破了均线,但是短期均线仍然呈现上升趋势,此时是买进时机;
第3种是:价格位于均线以下运行,连续多个交易日大跌,距离均线越来越远,物极必反,下跌行情可能会有反弹,这个时间也是买进时机。
卖出信号:
均线从上升逐渐走平,价格从均线上方开始下跌,跌破均线,说明处于下跌趋势,可以考虑短期卖出股票。
卖出时机:
第1种是:价格位于均线下方运行,反弹时没有突破均线,且均线的下跌趋势逐渐减缓,趋于水平后又开始出现下跌趋势,这时是卖出时机;
第2种是:价格反弹后在均线上方波动,但是均线却继续下跌,这时也可以考虑卖出;
第3种是:价格位于均线上运行,且连续多个交易日大涨,距离均线却越来越远,回调的可能性比较大,可以考虑及时落袋为安。
总的来说,当金叉出现,往往意味着一波比较大的行情已经开始或者在进行中,买进信号出现,还没有建仓的可以考虑进场;已经持有的继续等待上涨。
反过来说,当死叉出现时,往往意味着下跌行情的开始或者在下跌行情中,这个时间就要考虑止损,或者这个时间不要新参与进来。
四、总结
通过前面的内容,我们了解到了,均线代表在一段时间内买入股票的平均成本,反映了股价在一定时期内的强弱和运行趋势。
因为均线是计算的一段时间周期内的变化,所以又根据时间周期分成:
短期均线:5日(周线)、10日(半月线),用于观察股价短期运行的趋势。
中期均线:20日(月线)、30日、60日(季线)均线,观察大盘中期的运行情况。
长期均线:120日(半年线)、250日(年线)均线,观察大盘或个股的中长期趋势。
我们在实际投资时,又根据不同时间周期的均线变化来判断近期趋势情况,总的来说,均线能清晰指明目前的趋势,一旦操作错误可以及时发现调整。
当短线均线上穿长线时,意味着近期趋势好,就是金叉,可以考虑买进;
当短线均线下穿长线时,意味着近期走势变弱,就是死叉,就要考虑卖出。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
在了解均线的意义和作用后,我们也会发现就算是时间周期最短的5日均线,也是反映了前面5个交易日的情况。
均线其实还是滞后指标,是具有一定的信息滞后性的,不能完全预测未来市场的走势。
所以我们在实际使用是也不能只以来均线这一个指标进行判断,而是要结合其他的指标综合判断,增加判断的胜率。
均线还有很多衍生使用方法,比如我们在大盘界面里常看到的MACD指标,就是在均线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技术指标,核心就是对股票价格的收盘价进行平滑处理,从而反映市场的平均持仓成本和变化情况。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做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哦,技术分析靠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前期可以多找一些图形观察,切记不要盲目交易。
(https://www.zbwxw.net/book/3364134/11111121.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