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 > 第164章 沈梦得,论温病

第164章 沈梦得,论温病


“沈梦得。”

  还好还好,不叫李忆如就好。

  “下一个问题,温病中卫气营血的治疗大法。”

  沈梦得很熟练的回答道:“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华云秀出的这道题,果然是保底送分题,但凡来的学生只要复习过的都能回答上来。

  李介宾觉得她应该犹有余力,可以再加加担子。

  “下一个问题,伤寒与温病何异?”

  沈梦得看了一眼李介宾,又看了看在座的各位导师。

  不是说三道题吗?这是要加价?

  不过这种开放式讨论题难度不大,想回答的尽善尽美就比较难了。

  沈梦得胸中自有沟壑,稍微想了一下,便开口说道:

  “伤寒之邪从肌表而入,温病之邪从口鼻而入;

  伤寒起足太阳膀胱经,温病起手太阴肺经;

  伤寒多用麻桂剂辛温解表,温病多用辛凉解表;

  伤寒顾护阳气,后期出现太阴、少阴阳衰证,温病在乎津液、后期易出现肺胃阴伤、肝肾阴虚证。”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老刘觉得这个女生说的比之前那几个都更好的。

  “伤寒传变规律,从太阳病到阳明,再到少阳,入太阴脾经,然后是少阴经,最后归于厥阴经寒热错杂。伤寒传变最速,入里化热。

  温病之传变,或叶天士卫气营血,或吴鞠通三焦,入上焦肺心,转中焦脾胃,最后归于下焦肝肾。温病较伤寒传变缓慢。”

  当了大半场摆设的华云秀连连点头,看着眼前这位又漂亮又能答的学生,起了心思。

  如此才貌双全,一会儿怎么把她给收了?

  “你对温病学很了解吗?”

  沈梦得看向华云秀,嫣然一笑:“我报的就是温病学专业。”

  华云秀瞬间感觉被幸福撞个满怀,“你本科是哪里的?”

  “两广中医药大学。”

  居然还是校友。

  南方人,难怪。

  哼,温病有什么意思。

  在座几人神色各异。

  “那,谈谈你对温病学的看法吧。”李介宾觉得有意思,这女娃年纪轻轻,很有想法嘛。

  沈梦得看着这小白脸,觉得有点奇怪,那么多导师都是摆设吗?

  为什么场上只有这个年轻的教学秘书一直在提问。

  这次的题目开放性更大了,她也就畅所欲言了。

  “温热治法,始自河间。”

  河间,刘河间,刘完素,这是一个人。

  此人,有家学在身,或者,像她名字所说,梦得梦得,梦中所得?

  “世遂有外感宗仲景,热病用河间之论,渐渐温热于伤寒之外。”

  刚刚觉得此女不错的老刘,马上就神色不善了,伤寒为外感之宗,温病学不过伸言而已,果然是头发长见识短!

  “至吴又可,而其说又一变,又可在明末时期,遭遇南北直隶及山东、浙江大疫,时医以伤寒法治之,无效,乃呕心沥血,着《瘟疫论》一书,说世上所称温病,即是瘟疫,古无瘟字,后世以温去水加病字旁为之......”

  李介宾听得津津有味,他就知道,这个女生胸中有丘壑,而且不浅。

  老王几个导师则是都觉得不妥,这女生,知识丰富归丰富,但是给人的感觉就是有点不太爽。

  “又所谓数百温证之中,乃偶有一伤寒,数百伤寒中,乃偶有一阴证......”

  刘教授勃然色变!岂有此理!小辈狂妄!

  正要出言喝止,只见李介宾抬手示意,稍安勿躁。

  老人不想看新人出头,那是不能容人,如果大家都照本宣科,那么也就抹杀掉了活力。

  “......其说未免矫枉过正,虽指摘当时俗医之误治,无不可取,但是吴又可温、瘟不分,以为同义,使得当时的医家,将温病与瘟疫混为一谈,是吴又可的错误了。”

  华云秀欲言又止,这女生,她有点不敢收了,太有个性了。

  有一个李介宾就够了,再来一个,大家有点吃不消。

  而李介宾倒是没觉得会被威胁,他巴不得同道越多越好,轻笑一声,“继续。”

  东汉末年大疫,于是有了张仲景,有了《伤寒论》;明末也一样,只是可惜张仲景有《伊尹汤液经》之助,而吴又可两手空空,还要抵御当时医家的攻击跟偏见,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明末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山东、河南、河北、浙江等地瘟疫流行,甚至延及全国。由于医家当时用一般治疗外感病的方法,或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治疗,或妄用峻攻祛邪之剂,往往无效,甚至导致病情迁延,进一步向危重阶段发展,致使枉死者不可胜数。(正史记载,非个人观点。)

  李介宾看待这段历史的时候,心下了然,并非伤寒论有错。

  而是天地变了。

  我们脚下的星球不是固定不动的,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一周是一年,而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我们印象里一般一年是365天,而最长的农历闰年的天数可达385天,这样的农历闰年是很罕见的。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900年的2120年里,一共只有9次!

  上一次是2006年,丙戌年(狗年),闰七月,共385天,而下一次是2270年。

  古代文明的标志是历法,在中国古代王朝,有专门的部门负责观星,俗称钦天监!

  你可以说自己知地理,而如果说自己上观天象,被抓住是要杀头的!呔!何方贼子,居然敢妄窥天机!

  而稍微懂一点历史常识的人会知道,明末天灾不断,同时代的意大利也出现了“米兰大瘟疫”,导致200多万人死亡。

  如果不是人祸,那么疫情就是天灾。

  吴又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瘟疫一气一病,人畜同病——这其实就是传染病,譬如禽流感;所以他提倡一病以一药治之,这是很了不起的想法。

  可惜,人力有穷尽之时,他非黄帝岐伯这等上古大圣,他提出的理论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温病辨证论治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学术见解,充实了祖国医学温热病学的内容。同时,他的邪气侵犯途径对叶天士的温热学说有一定的启示。

  吴又可他创立了瘟疫学说,领先西方世界200年。

  “清代中期,吴中的叶天士与薛生白温热治法最精,以当时江南温热病患最多。”

  “世传《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十二字为主。后来吴鞠通作《温病条辨》,论温热证有专书之始,主旨就在于此。”

  “直到王孟英横空出世,集《温证论治》、《临证指南》、《温病条辨》多家之言,附诸《内经》及仲景书后,以成《温热经纬》,至此,温病学大成......”

  沈梦得洋洋洒洒,说的是畅快淋漓,突然觉得不对劲儿,这是在面试呢。

  抬眼一看,果不其然,上面几个导师没一个好脸色的,就连刚刚看着慈眉善目的华云秀这个时候也有点尴尬。

  糟了,咋办,一不小心在面试现场演讲起来了。

  捉急,在线等!


  (https://www.zbwxw.net/book/3268037/11110965.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