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一本村志,半本《金瓶梅》
张老三告诉林放,饭钱已经记在政协史主任账上了。
林放谢过张老三,对欧阳雪和赵倩道,“走,带你们去齐林村,看看村志上到底记的什么,插旗借子到底是什么。”
三人驱车来到齐林村。
齐林村建于明朝中期,依着大青山,繁衍至今已经两千多人。
进了村子,把车停在一处空旷地带,欧阳雪还不忘拿出两瓶酒,说要捎给两个老族长。
三个人便信步走着观看。
齐林村有很多清末建的老房子,显得很有历史底蕴,赵倩不停地拍照,问这问那。
“一会儿先带你们参加我的宅子,再去看祠堂。”
走到一处破败低矮的旧房前,林放道:“这就是我家。”
“这就是你家?”欧阳雪和赵倩惊讶地问道。
这是四间平房,院墙矮小,院门落着锁,看着摇摇欲坠。
林放掏出钥匙,打开院门,把她们俩让了进去。
脚下长满了杂草,上次林放回来时,还清理过一次,但今年夏天雨水很多,野草长的疯快。
房顶上也长着青草,有的地方已经有些塌陷了,青砖砌成的墙上也长着青苔。
“这就是你家?”
“确切地说,是我父母的家,我的家还不知道在哪里呢。”林放轻松地说,“我十岁那年,父母去世了,我自己一个人住在这里,自己种点菜,村里人送点粮食,好不容易活下来。”
林放从厢房拿出一张锄头来,比量了一下,“那时我个头才到这个地方......”
“上高中就好了,住校、吃饭都是免费的。等到大学,国家有补助,有奖学金,还可以勤工俭学......”
欧阳雪的眼睛红了,没想到林放的童年竟然过得这么差。
“你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在省城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为什么还要回来呢?”赵倩好奇地问道。
“吃了乡亲们那么多年饭,总得给他们做点什么吧。”林放自嘲地说,“我本以为工作以后,可以大显身手,没想到理想和现实差得太大。乡亲们觉得我有了出息,实际上我狗屁不是,什么也帮不了他们。”
赵倩有些感动,她咬着嘴唇道,“慢慢来,一切都会实现的。”
“要不是心存理想,我早就呆不下去了。里屋就不进去了,走吧,那边就是祠堂,我带你们去看看。”
之所以不让她们进里屋,是因为里屋供奉着父母的牌位,他怕吓着欧阳雪和赵倩。
三人出了院子,林放回身锁上门,又回望了一眼。
十岁的一天,大雪飘飘,林放从学校回来,刚进院门,发现父母都躺在院子里,身上盖着厚厚的雪,院子里还倒着两个装农药的瓶子。
林二河帮着料理了后事。
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要扔下我呢?
林放的眼中浮现出一层雾水。
林放整理了一下心情,带着两个女子走过一条街,村里人看见林放,不停地打着招呼。
“林放回来了?”
“回来了,二婶。”
“这两个大闺女,是你领的媳妇吗?”
“二婶,咱们国家是一夫一妻缺,哪能一下子娶两个媳妇。这两位都是我的朋友。”
“好啊好啊,俩大闺女真俊俏,要不你娶一个,留一个给俺家大松当媳妇吧。”
赵倩红了脸,欧阳雪倒毫不在乎。
林放忙不迭地带着两人穿过去,走到祠堂门口。
欧阳雪从没见过这种当面被许婚的,感觉特别好玩,她拉住林放,“大松比你帅吗?”
“比我帅。”
“那我嫁给大松,让赵倩嫁给你......”
赵倩狠狠地踢了欧阳雪一脚中,两人笑成一团。
“为什么你们两个不能一起嫁给我。”林放装出一副幽怨的样子,两个女子立刻转换攻击目标,一起踢他。
三人打闹了一会儿,林放突然指着前面一个青年,“欧阳,那就是你未来的老公林大松!”
只见一个神情木讷的青年,正撅着屁股跪在地上,和小孩子玩玻璃球,两挂长鼻涕一抽一抽。
欧阳雪挥着粉拳,狠狠地捶打着林放,“你们村都是坏人!”
林放赶紧快跑几步,跑进祠堂,大声喊道:“林爷爷!齐爷爷!”
齐大山和林二河颤颤巍巍地出来了,“林放啊,今天怎么回来了?”
“这是我的朋友,来看看咱们的祠堂。”
“噢,随便看,随便看。”
欧阳雪把那两瓶酒递了过去,两个老头接过来看了看,笑得合不拢嘴。
林放带着欧阳雪和赵倩走了一圈,给她们讲了祠堂的历史,然后说,“你们俩自己看吧,我和两个爷爷说点事。”
欧阳雪和赵倩便转着圈去看了,林放走到议事的地方。
“两位爷爷,我们镇上的苏镇长,想借咱们的祖谱看看。”
林二河摇了摇头,“祖上规矩,祖谱只对本村人开放,外人一概不借,不看。”
“林爷爷,人家是镇长呢,是研究历史文化的......”
被林放哀求了几句,林二河终于松了口,“上次我和你齐爷爷费了那么大劲,让你过继给齐江,你硬是让我们俩下不来台......”
“林爷爷,齐江非要把他老婆的外甥女嫁给我,她外甥女都怀上了,是别人的......”
“还有这事?”
“千真万确,都两个多月了,肚子都大了......”
林二河啊了一声,对齐大山道:“咱俩差点好心做了坏事。”
齐大山脸显愠色,“齐江这样对待一个后辈,确实不地道。”
不过考虑到齐江为村里人办了一些事,这两个老头只能叹了口气,转了话题,齐大山对林放说:“既然镇长要看,那就把复印本拿给她看吧,看完了早早拿回来。”
林二河强调道,“不过,村志不能外借,也不准外人看。”
齐林村和别的村不同,除了齐、林两姓祖谱外,还合记一本村志,主要记录的是村里发生的大事,如某家生了个儿子,某家娶了个媳妇,那家儿子打架,被打折了腿;甚至哪家儿子半年不在家,媳妇偷汉子生了娃,都记着。
因为村志的严肃性,历代都由辈分最高的文化人记录保管,平时不允许观看。只有在村里发生大的纠纷,族中长老进行评判时,才拿出来作为判断的依据。
可以说,齐林村之所以传承几百年而不散,村志起了重要作用。当出现纠纷时,只要拿出村志,历史纠纷便清清楚楚。
林放只知道村里有一本村志,但却是看都未看过一眼。
林二河取过一本复印版的族谱递给林放,又说道:
“族谱每五十年修一次,村志却是每逢大事就记录下来。这几年,我和你齐爷爷年纪大了,眼也花了,精力跟不上趟。林放,记录村志的事,交给你可好?”
“林爷爷,我得在镇上上班呢,哪有时间?再说,不都是族中长老记录村志吗?”
林二河长叹一声,“现在的人,都外出打工了,哪有心思管宗祠的事。你读过大学,是村里少有的文化人,你接过这个最好。”
林放想想自己最近要做的几件事,觉得实在没有精力,而且记录村志是一件特别容易得罪人的事,却又不好推辞,便说:“两位爷爷,这样可好?你们再干两年,等我在政府里站稳脚跟,我一定来接你们的班。”
两个老头对望了一下,互相点了点头,“这样也好。”
林放又问道:“两位爷爷,为什么村志不能随便给人看呢?”
齐大山长叹一口气,“二河,反正以后也要传给他,今天让他开开眼吧!”
林二河从柜子里抽出一本厚厚的手抄本,翻开一页,指给林放看。
两个老头都没注意到,欧阳雪和赵倩已经转回来了,正站在一旁听着。
林放故意大声读道:
“林日海娶的老婆是邻村的,四年没有生育,就偷偷带着媳妇上观音台插旗借子,怕家里人笑话,没有告诉双方家人。他大舅子刘勤是多年老光棍,当时正好在观音台附近挖药材,看见有人插了旗子,第一个跑了过去。”
“林日海把媳妇的脸蒙得严实,刘勤没认出是亲妹妹,便钻进了被窝。完事后才被林日海发现,双方打了起来,从山上一直打到山下。后来经族里调解,刘勤赔偿林日海人民币两千元,两家再不来往。九个月后,林日海的儿子出生,智力低下,取名林大松。”
林大松......林放心想,这就是刚刚遇到的那个玩玻璃球的傻子,哥哥和妹妹生的孩子,不傻才怪呢。
又翻开一页。
“民国年间,齐小峰娶妻尤氏,结婚三年没有孩子,去检查过后,是齐小峰的原因,他没有生育能力。宗族商议过继齐小峰哥哥的儿子给他,他没同意。后面,齐小峰多次殴打尤氏,尤氏最终同意‘插旗借子’。”
“七月初八这天,齐小峰在观音山送子峰下面的平台插上两面旗子,把尤氏蒙着眼睛放在那里。双河村孙大壮、赵沟村赵三水看到旗子,先后赶到。九个月后,尤氏生了双胞胎,一男一女,两个孩子长相完全不一样。”
赵倩听了,满脸绯红;欧阳雪却毫不在乎,凑上前问道,“爷爷,什么是插旗借子?”
(https://www.zbwxw.net/book/3253473/11111110.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