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独库公路·巴音布鲁克(2)
虎永刚几人从“天鹅家园”出来,再次乘上游览车,二十多分钟后,到达第二站——巴润库热寺。
这一站下车的人没有几个,可能是对这个孤零零矗立在草原上的寺庙不感兴趣。
虎永刚几人却想来见识一下,传说中的“移动的寺庙”是如何移动的。
据介绍,“移动的庙宇”,源自草原民族转场的生活习俗,草场、牧场可以转移,信仰劫要始终坚持。
马车上、蒙古包里,草原民族的信仰布局与形式,更在于内心的坚定。
新世纪,牧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移动的庙宇”也被固定了下来。
而这巴润库热寺,是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在1771年,最后一次世界人类大迁從(著名的“土尔扈特东归”,下文“土尔扈特民俗村”中,画虎成猫会着重介绍)中,从伏尔加河流域带回的移动黄教喇嘛寺,该寺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巴润库热寺是土尔扈特东归时携带着七座移动庙宇之一,最初是随着游牧迁徙而移动,后来在清朝光绪年间定居下来,成为巴音布鲁克草原上最后一座“移动的寺庙”,也是迄今为止存留于世的唯一一座“移动的庙宇”。
眼前的寺庙黄顶红墙,周围都由红色木柱支撑,可能是方便“移动”吧。
寺内供奉的佛像不多,僧人却不少,香火还算旺盛。
转了一会儿,小刘娜想上厕所,宁静和刘太陪她一起过去,回来都抱怨,这里的厕所太脏了,也不舍得多用点水冲冲。
正好被一个路过的僧人听到,就解释说,巴润库热寺坐落在草原的边缘,寺里用水,都是僧人们每天从附近的泉眼提来,每一滴都很珍贵。
虎永刚问他,巴音布鲁克的意思不就是富饶的泉水吗?草原上也有很多河流,并不缺水吧?
那僧人说,在他们眼里,每一滴水都很纯净,值得众生崇敬水,他们相信,每条河流都有情且有神性,他们以为水亘古如斯。
他们把源头净水用于供奉佛祖,僧人们以此感恩佛陀的布施,祈求生活中的和敬。
众生无论动物还是人类,一切有生命的,有了水才能生存。
另一个僧人说:“保护水源与信仰同样重要,我们从祖辈传承至今的习俗里,大地是母亲,上苍是父亲,一直是这样信仰的。因此可以说,水就是大地母亲的乳汁,因此我们特别爱护水、保护水。”
虎永刚没有反驳,心中却很不以为然:我等洗澡打肥皂都要关花洒的屁民,爱护水、保护水,除了节约一点水费,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那些用水大户,一天浪费掉的水,我等几年都用不完!
游览车的最后一站,就是那“九曲十八弯”,此处下车的游客最多,全都是为了来欣赏一下开都河这一段的特殊地貌。
游览车驾驶员介绍说,这里以其蜿蜒的河流和壮丽的日落景色而闻名,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九曲十八弯的特殊地形使得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拍到“九阳连珠”,也就是“九个太阳”的壮观景象。
不过观赏九曲十八弯的最佳时间,是傍晚日落时分,此时夕阳的余晖映照在蜿蜒的河流上,景色极为迷人。
现在才七点钟,为时尚早,可以先到草原上转转,看看野花海,或者到附近的巴西里克观景台上,眺望一下大草原的美景,九点过后再来差不多。
虎永刚几人听从了他的建议,决定先去巴西里克观景台。
从区间游览车站到山顶,大约有三公里的路程,可徒步、可乘坐接驳车(需另付10元/人),也可以骑马(100元/人)上去。
虎永刚觉得时间还早,三公里也不是很远,就提议徒步上去,下来的时候觉得累的话,再坐接驳车。
几人纷纷表示赞同。
步道的右侧就是一片大草原,此时正是巴音布鲁克雨水丰沛的季节,雨水浇灌过后的草原,墨绿青嫩,漫山遍野的野花竞相开放。
这草原上的花海面积很大,但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处都有不同的特色,惹得三位女士消耗掉不少相机内存。
草原上修了一条木栈道,行走其上,虎永刚忽然说道:“这一路看到的都是玛尼堆,这里居然还有敖包。”
刘伟民忙问道:“在哪里?我怎么没发现?”
虎永刚一指栈道左侧的大石堆,“喏~近在眼前,你没发现吗?”
“哈哈~”刘伟民大笑道,“敖包是这石堆?唱了那么多年的《敖包相会》,一直都以为敖包和蒙古包呢。这不是玛尼堆吗?你没有搞错吧?”
虎永刚说:“这怎么可能搞错呢?玛尼堆和敖包虽然都是石块垒成,但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看来我要给你恶补一下相关知识了。”
“正好,也让我丫头知道知道。”刘伟民笑道。
于是,虎永刚边走边给他们上课:
首先,在宗教层面,玛尼堆是佛教的产物,而敖包则是萨满教的产物。这意味着两者在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上有不同的根源。
在建筑形式上,玛尼堆是长时间形成的,通常由石板或石头上刻有经文、神像等图案,并长时间累积而成;相比之下,敖包则是一次性建成的土堆或石堆,主要用于路标和祭祀。
而内容上的区别在于,玛尼堆的石头上多刻有经文,而敖包石上很少有经文出现。
它们在位置上的区别也很明显,玛尼堆的位置随意性较大,这与藏族转山祈福的习俗有关;而敖包的位置大多是固定的,具有路标的作用。
玛尼堆在藏区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等地很常见,通常还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等图案,这是藏族民间艺术的体现,不仅具有祈祷祥和的作用,还承载着藏族人对佛教文化的特殊感情。
敖包则是蒙古族的文化象征,意为“堆子”,最初用于标记道路和境界,后来演变为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的仪式场所。
刘伟民听完,感叹一声,“明白了。只是我很奇怪,蒙古族的青年男女,怎么喜欢到这石堆旁边相会呢?”
虎永刚笑道:“你以为谈恋爱只能逛公园、钻小树林吗?石堆旁、小河边、桥洞中,甚至坟墓上,何处不能相会?”
众人也都大笑起来……
(https://www.zbwxw.net/book/3249145/11110709.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