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小说 > 第559章 新的高度

第559章 新的高度


待秦长青身影渐远,郭旦满腹愤慨,对着蒯彻怒目圆睁:“蒯彻,我是好意把你推荐给十殿下,为何你要这样做?你刚才说的话要是传出去,十殿下会有何反应,我又有怎样的风险?”

“这是可能危及生命啊!还好十殿下性格宽宏大度,并没有在意。”

郭旦的愤怒并非虚假,如果秦长青不在场,早就令他闭嘴了。

蒯彻的脸上仍是一派平静,笑曰:

“郭大人,在你的记忆中,难道十殿下不是一个豁达的人吗?他连这么一点点小事都不能容忍吗?”

“可是……”

“十殿下绝非凡夫俗子。”

“我很期待未来在十殿下执政的大秦能达到什么新的高度,是否能够真正达到富国利民的治理之道呢。”

郭旦皱了皱眉头,

疑惑询问:“你觉得十殿下能达到如此高的层次?”

蒯彻摇了摇头,

答:“这不仅仅是评价。”

“这就是十殿下将要去做的工作。”

“看看他现在所推动的事——衣食丰裕才能明礼仪。并且他早已洞见了问题核心,并开始以种种方式进行修正改善,尽管暂时看起来没什么效果,但随着时间推移将产生惊人的变化,这并未被外部发现。”

“但这一切都逃不出十殿下的眼界。”

“十公子并非外界所见那么简单,他的心思极其深远,目光独到,当前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已经在朝歌中崭露头角。他也同样是一个具有野心之人。”

“他的野心甚至不亚于始皇!”

“任何低估十公子的人,都会因轻视他而付出沉重代价。”

郭旦带着狐疑的眼神看向蒯彻。

低声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十公子一定会继承王位吗?”

蒯彻眯起眼睛。

冷冷地说道:

“只要十公子没有遭遇不幸,皇帝位一定会是他来登临。”

“即便是大秦已有另外的储君也没有意义。”

郭旦眉头微蹙。

心中暗暗做出决定。

他打算把赵郡李氏中的李左车引荐给十公子。

长青

回到东宫。

秦长青并未立刻入睡。

他来到书房,继续思索对策。

即便蒯彻已经给出了一个解决的方案,但这仍然不完全够用。如果不亲自介入,历史可能还会重演。他对任嚣和赵佗并不十分信服。

除此之外。

他还计划做一个尝试。

但由于与任嚣、赵佗二人并不相熟,有些事情难以商讨,为了避免出现意外,他也考虑换个将领。

君主提出问题。

臣子寻求答案。

朝廷中,秦长青作为臣下必须自己找出解决的办法。经过一番思考,他在脑海里确定了一位合适的人选。

想吧。

秦长青满意地点点头。

他翻出一张新的竹简,写下了自己的想法。

自古以来,对军队将士的要求不高,只要他们听到命令就服从旗令即可,但现在大一统后,这种情况应该有所改进。

至少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核心。

实现这一点殊不容易,特别是要在成千上万名士兵中形成这样的思想统一更加困难重重。

这项改变无疑是另一项重要的改革!

阻力极大,涉及范围广泛,并且会触动很多利益。

尽管如此,秦长青仍然坚定决心,想做这样的尝试。

唯有这样才能防止军队日后失去控制。

然而。

他也清楚。

这件事绝不可操之过急。

若动作过大,只会适得其反,引发许多将领反感,毕竟这是在剥夺将领的部分权力。

秦长青双眼微微闭合。

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决定利用本次推行“大一统”,在军队中做一项尝试,不触碰将领的底线,加强官兵的思想教育,确保军队高度的集中统一。

他在竹简上写下了一些要点。

仔细审查一遍后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将其扔进火炉烧掉。

然后,回到卧室休息。

夜已深沉。

……

没过多久。

越人不断侵扰边界的事件已经满城皆知。

朝廷上下无不震怒。

第二天。

会议中就有大臣提起这事,自此群臣义愤填膺,纷纷主张出兵剿灭越人。

赢政坐在上座。

冷眼看遍诸位官员。

沉声道:

“越人的猖狂行为根植于昔日楚国未使南越融合入中原的事实,如今天下已定,南方应该纳入大秦管辖。众臣有何看法?”

“微臣杨端和愿为陛下陈言,陛下威加海内六国归顺,唯南海蛮子不知尊卑,不断侵犯边境,袭扰大秦子民。臣认为必须派出大军平定南疆,巩固华夏。”

话落之际,周围有数名官员赞同此提议。

一时之间。

讨伐之声甚嚣尘上。

“既然你们一致认为应当出击,则针对如何对付南越,有何良谋或有何将领推荐?”赢政平淡说道。

一句话说完,殿堂顿时安静。

沉默之后,任嚣首先自告奋勇。

“微臣任嚣请求带领陛下大军平乱南粤,使南粤之地归属大秦。”

接着,又有一连串人站起来。

“微臣羌胻愿意随往!”

“微臣赵佗请缨随战!”

“微臣李信亦是!”

“......”

在群情鼎沸之时,秦长青也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然而父皇再三强调,天下不应有新旧秦人之别,各郡县的百姓皆为大秦之民。你们为何只专注于关中的百姓?难道认为大秦仅有关中的人擅长作战吗?”

“天下三十六郡,我们怎么能让数个关中郡的名声担负其治理与安宁?这合理吗?”

“大家难道不觉这是多么滑稽的事情吗?”

四周沉默。

秦长青突兀的发难,使众人始料不及,甚至连嬴政都为之动容。

秦长青继续说:“各位无言以对了?”

“我来代你们陈述理由。”

“因为你们习惯使用关中的士兵,而关中的秦人民风强悍且善于指挥,每次的征战几乎都有大胜而归的结局,参军者都会得到功名爵位。所以你们关心的是关中的老百姓。”

“还有。”

“既然南海是个边缘之地,而大秦上次失利后若再遭打击将会对军心造成冲击。因此必用精兵,此外你们确实是不相信新秦人的忠诚,担忧他们在关键时刻倒戈相向。”

“我的论述有问题吗?”

“可能有些额外的原因,不过都不重要了。”

我今天出来表明观点,就是因为我觉得大家过于注重短期成效。

“大家确实带领'旧时秦人'获得了无数胜利,并且为这些百姓获得了爵位荣誉。但在天下统一之后,大秦既要抵御北境匈奴也要征服南境百越。请问,你们有无考虑过带他们归来?”

“你们回来了。”

但是他们呢?

“或骨殖青山,或身裹马革,或弃置于野地间;幸存的被指派驻扎边防或者被要求移徙他处,这样的人们,你们心忍?”

“常有谚:落花总需回源。这点,即使我是晚辈,也是知晓的,你们不会不清楚这个道理?"

"之前攻打南国失利,  损失将近二十万,剩下的仍然在前线勤勉坚守;将士长期远驻异域,怀乡之心愈渐浓厚。那时,  **  定下的南国平息策略是派遣中原地区的居民去融合。”

“当时,国家才刚刚建立,华人数量大幅下降;唯有秦楚两地仍有充足的人力,故计划向榆中地区迁移三万家来从事农作,同时将国家的大户人家迁移进关中区域。这两大迁移措施都无问题,"

“而接下来,无论是北部或南部的边境防卫,都被交付于关中的老百姓承担。”

“这里的关中人,并非仅仅是在那里安家的居民,他们是那些世代在关中辛勤劳动的老百姓——他们奔赴前线,在生死线上徘徊,他们已经奉献了很多,为什么又要离开祖籍,拖儿带女地移徙?”

“如果被派到的地方土壤肥美尚可接受。”

“但那是什么样的环境呢?寒冷地带在北部,炎热地带在南方,就算是强壮的青年都很难应对。况且还要拖带妇孺老人?”

“勇敢的儿郎们不惜牺牲自我只为赢得国家的安宁!”

“就是为了下一代能够免受战争的摧残,”

“而这些英勇的行为是为了一个更好的未来!不是为了让他们再受一次困苦!”

【老书虫挚爱的小说应用,野果读物!真心好用!不管行车还是就寝都能帮你解放双手,享受文字世界。.yeguoyuedu】

“他们有何大罪?”

“将士们浴血奋斗,有的人长眠地下,有些人历经十年方回,但是我看不到归来的勇夫,只见到你们在朝廷争权夺利,无视士兵们的血汗辛劳,轻视普通家庭的重要性。”

“诸位,你们难道就没有一点点愧意么?”

“父亲屡次讲明统一之后要消弥地界分歧,然而时至今日真正落实了吗?”

"如果连官员们都做不到,又怎能期待下属的官吏们能够执行?"

“我们要的不只是言辞表达。”

"还需要行动。”

“现今的越国人同样是秦人,同样渴望和平;他们甚至更加关注战争的结局。因为他们面临失去家园的风险。”

“我相信。”

“倘若招募临近南海的民众参与

长青

任嚣道:“上次讨伐百越时,我便是亲历者之一。”


  (https://www.zbwxw.net/book/3246130/11110576.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