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心存感激
作为一名受益后代, 我应对此心存感激。”
“以通武侯您的身体情况, 应尽快休息。”
"今天我前来拜访通武侯是来看看你,并向你说一些由衷的感慨。并非来为难将军你的,若父王知道这事,我怕免不了会受到责备。"
"哈哈。"
在王贲无法阻拦的情况下,秦长青将他的头轻轻放置到靠椅上去躺着。此时他看秦长青的眼睛满是感叹和思绪的翻飞.
在这期间,公子胡亥实际上常常来到王
通过今天的交谈,王贲发现,十公子对治理国家已形成一套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洞察非常深远。如果真能按十公子所述的方法去做,即便是六国残余势力再度兴起,关中也不会丢失,关中一旦稳固,六国那些企图恢复昔日荣光的人便难以达到目的。
然而,
王贲也隐隐感觉到了一个趋势:十公子似乎愈发不愿甘居人下。
尽管皇帝一贯大权独揽,导致父子间冲突愈发剧烈,而这可能是十公子找上门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因此,他似乎有意避开直接争执,同时还希望借助一些皇帝信任的人物向上传达他自己的建议,从而让这对父子能够有缓冲的余地。
但是涉及这种政治观点的对立,身为旁人的王贲又哪里敢插手?
即使皇帝对他颇为信任,但他深知,君王毕竟是君王,臣子也只是臣子,终究地位迥异。如果他真的涉足其中,只会给整个王氏带来大祸临头。
王贲在心底叹息不已。
对此事感到无可奈何。早些年,皇帝对扶苏的评价是德有余而才智不足;而如今,十公子虽然德才兼备,但又让人忧心他的锋芒外露。
王贲摇着头,没有再多考虑这个复杂难题。他开口道:“刚才聆听十公子的言论,似乎您已抓住了秦国稳定的根本之道。可是既然已明晓了根本问题所在,为什么要退求其次,在卫国设立一个新的学术殿堂呢?”
秦长青眉头轻轻一蹙,
他答道:
“理解一个问题和实际解决问题完全是两个层面的事情。”
“就目前秦国的状况,我们无法立即解决所有问题,因此不得不循序渐进,慢慢来处理它。”
“为什么?” 王贲皱眉反问道。
秦长青接着道:
“因为在实际上秦国对于天下并未像表面看上去控制得如此牢固。此外,当地的豪门家族与学者群体,原本即反秦之心甚切。如今连想让他们为秦服务都困难重重,怎么让他们参与编修书籍呢?”
在和平时期的修订书籍与混乱时代的修订典籍,其实各自代表不同的内涵。
书籍乃文化思维的具体表现。
回顾史实,历代太平盛世中的修书工作其实都是基于旧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发展的新成果,然而被称为太平盛世修订著作的前提往往是当朝统治已经获得了大部分土地拥有者和社会上层集团的认可和支持。而在这样的盛世时期中,为了更加巩固国家的稳定性和强化其统治力度,便会启动大规模的思想统一运动,这就引出了“盛世修订书籍”的理念。
然而秦国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
秦国是在一片废墟中重建,开创了一种全新体系。
只是秦国所建立的新机制并未充分展露出令民众信服的核心理念,这就造成了现今各地普遍抗拒秦国的现状,甚至包括朝廷内的高级官员在内。
这些官僚们的治理理念仍然停留在上古王朝的传统观念之中,
以为世家和贵族应当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
因此现在的朝中官员们和世家大族追求的利益本质上没有区别。
军功爵制逐渐解体的现象不仅是因为秦国缺乏可赏之地以资激励,或许更是先前那些成功者为确保家族长期垄断权位有意识地削弱后来者的晋升途径所致。
这种局面之下,秦国的事业怎能一帆风顺?只能慢慢地寻找出路!
这也是博士学院失败的原因之一。
当时的百家学者根本不想参与秦国的改革任务。始皇寄希望通过联合众家来塑造新的国家灵魂。但是,考虑到还有如李斯等法学者在朝中反对的情况存在,无论外部内部矛盾皆是棘手问题。即使是拥有卓越领导力的始皇也没有办法实现全国性的思想统一。而事实上他自始至终都意识到,那些学者并非出于真诚加入这项改革。
于是,博士们逃走就成为了不可逃避的趋势。
一切责任都应追溯于始皇,岂能让他们承担?
更值得注意的是,随后始皇帝甚至有所退让并放弃了综合各个流派的目标,他几乎准备接受李斯提议,推行单一的法家学说,却因秦长青的到来最终没有采取这一举措,但也引起了原已占优势地位的一派官员不满之声,导致当前皇朝与臣下间的关系愈发疏远。
此时此刻,面对种种复杂局势,秦长青轻声叹了一口气。
当初对政务懵懵懂懂之时,并不曾意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只想着那些关于历史的片段,完全未能深入思考当时的困境,幸亏当时始皇对他予以充分的理解并且采纳了他的一些主张。
可是由此造成的所有不良后果则全都落在了皇室身上,他却从未
王贲不太明白其中缘由。
他注视着秦长青几眼,隐隐感受到对方眼神中流露出的自责与内疚。这让王贲心头疑云更深。
不过,他没有多问。他隐隐感到秦长青不是在对他本人陈述,而是对陛下有所表达;这其中的对话,显然并非是他能理解的内容。
王贲开口道:
"十公子这般深谋远虑,当真是大秦之福祉。"
秦长青微微一笑,并未回应。两人都沉默了下来,一坐着,一躺着。不一会,王离带着胡亥回来。
秦长青问道:"王离将军,您是否取来了人参养荣丸?"
王离作礼回答说:"禀告十公子,太医令夏无且得知是为公子所需时便欣然提供了三颗。"
随后秦长青接着道:
"武侯如今体质甚是虚弱,因此不宜全剂补充体力。需要将每一粒药丸分三次服用,每次服食需间隔一定时段。相信这几颗药丸能使武侯的身体回复一些体力。但是这些毕竟是外援,最终还需要依靠各位悉心关照。相关饮食禁令,之前太医院应该已经详细讲解过了,我就不再赘述。现在时间也不早,我该告辞了。请武侯务必珍重身体健康。"
说罢,向王贲鞠了一礼。
听到此话,王离与胡亥愣住了。
他们并未完全领会秦长青话语中的深意,不过他们都心知肚明的是秦长青同王贲必定有了某些私下的谈话,不然不会有如此感慨出现。特别是看到秦长青此刻的神情与语调,仿佛是已经与王贲达成默契一样,使胡亥心中不禁一阵不安与焦急。
王贲笑着答话:
"臣一定会尽力保持身心健康。”“离儿,请送送十公子出门。”
王离马上答应一声。秦长青哈哈笑,步伐矫健地往门外走,王离紧跟其后。唯有胡亥站在一旁如同局外观者一般,心里更加肯定了他对王家投奔秦长青的事实猜测,内心不由泛起了失落与挫败的感觉。
过不久之后,
王离返回厅堂,他行了个礼,随即想要处理拿回来供父亲服食的药丸帮助王贲恢复精神。但是王贲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不需要急,并说道:"我有一番话想对你说。”
闻言,王离和王平立即恭敬站在两侧等候教导,而胡亥本以为这是父子之间的家事准备退出,但被父亲喊了回来:"胡亥公子你也留下吧。我也有几句需要传达。
你对十公子怀有不满我十分理解,但实际上他对你并没有恶意。" 十公子有着不同于凡响的经历,即便与王离比亦不遑多让。他是个性本色淳朴的老秦人,不擅长玩弄心术权谋,他做事方式可以说是全心全意为了国家的发展而奉献自己的一生。" 即使你的处境因为他的到来受到了影响,并因此心中不满,然而你是否曾经静心想一下,若十公子真的有对你不利之意, 你怎么可能在过去这一年间仍旧能安然无恙呢?” 我的话语到这里便结束了。“十公子也是普通百姓一员,并非圣人, 当触及底线时, 同常人一样会出现愤怒反应。" 但一旦他发起怒,那就是不死不休的结果,如过去发生的几件事件便可见端倪:黄族被灭门及孤身 ** 于骊山等,他鲜少生气,但一动肝火即造成剧烈影响。”
说到这里,王贲收回目光凝视着前方。
听了这段讲述胡亥身体不由一阵颤抖。提及往事,他也知晓秦长青那凶残的声名,尤其是在秦长青多次挑衅的行为之后更是令其额头汗如雨下,想到秦长青最近一连串挑衅行为他心中也不禁感到惧怕。
尽管他对秦长青不满情绪一直存在,原因在于自秦长青归家之后, 始皇帝对自己的关注大大减少;加之又因秦长青杀了最亲近的人赵高,
(https://www.zbwxw.net/book/3246115/11110584.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