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前线副总参谋长
1979年2月对“白眼狼”自卫反击战发起前,根据总部命令。
在南疆方向组建前进指挥部,统一指挥区内部队进行反击作战。
经过外区加强后,下辖陆军警卫二第二师,第13军、第14军、第11军共9个步兵师,并配属第50军149师、南疆省军区独立师和5个边防团部队,还有预备炮兵、坦克、工兵、铁道、舟桥、汽车等多兵种部队参战,总兵力达到了25万余人。
这一年,年仅45岁的刘之野得到了上面的重用。
他辅助身患重病的徐帅担任前线副总参谋长,是实际上的参谋部领导者。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年龄仿佛已成过往。
刘之野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每日坐镇指挥室内,关注着前线的动态。
他指挥战斗有着独特的习惯,只要前线枪声一响,他的精神便高度集中,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拟定作战计划和指挥调动部队中。
此时的徐帅已经78岁高龄,患有严重的偏头痛,整夜不眠只会让他的头痛更加严重。
无奈之下,他只能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强迫自己休息。
不过令他欣慰的是,GM事业后继有人。
眼前的刘之野副参谋长,就是他非常看好的一位年轻后辈。
刘之野年轻有为,才45岁,履历丰富,最为擅长指挥特种作战。
虽然其不擅长大兵团作战,但是没关系,相信有了自己的在一旁帮衬,让他放开手脚干,一定可以在这一战给他补上这一课。
在作战室中,将领们看着刘之野有时会沉默不语,以为他在深思熟虑。
其实是刘之野的烟瘾又犯了,当年刚从北朝回国时,他的烟瘾很重,后来烟成功的将烟瘾降了下来。
然而,在对白眼狼自卫反击战开始时,紧张的氛围和熬夜的生活让刘之野再次陷入了烟瘾。
刘之野这人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无论是进攻节奏的把控,还是战士们的后勤问题,他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在他的指挥下,对白眼狼自卫反击战进展顺利。
在战争打响后的十天内,夏军成功攻占了平高和街老地区,歼灭了大量的守敌,切断了敌军和增援部队之间的联系,将战争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在警卫二师等主力部队的强力进攻下,南疆边防部队则实施围点打援战术,对白眼狼的大部队进行打击。
在双方的默契配合下,夏军深入白眼狼境内40公里左右,并成功占领了沿线的重要军事据点和战略要地。
在这一过程中,夏军全歼了“白眼狼”第346师,与白眼狼首都内河已经近在咫尺。
这一仗,刘之野与徐帅定下的的“牛刀子战术”和巧妙的战术在战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夏军赢得了迅速的胜利,他们的功绩是无法磨灭的。
1月15日上午,刘之野亲自到到达在警卫二师前指所在地,南疆省河县南溪农场。
警卫二师师长孟鲁豫和副师长曾长征,先是汇报了部队对作战会议所确定预案的贯彻执行计划;
尔后根据前指的指示精神,结合自身掌握的敌情,提出了新的建议方案。
关于敌情和地形,孟鲁豫介绍道:老街和甘唐方向是“白眼狼”的防御重点,其主要兵力也就部署在该地区。
敌军的第316A师虽然是在黄连山地区执行机动作战任务,但其机动的主要方向也是街老、甘唐地区;而街老、甘唐地区敌军的主力则部署于红河以西。
从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来看,这一方向是白眼狼西北方的主要门户。
虽然有红河天然障碍,但红河岸边却有6至8公里的丘陵地带,有1条铁路、大小4条公路,道路条件相对较好。
除了老街后山个别据点筑有钢筋水泥工事、坑道之外,其余广大地区都是临时构筑的野战工事,不利于长时间坚守。
总之,街老、甘唐地区,是白眼狼西北方的大门,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一旦失守,对其纵深威胁很大,所以是敌人重兵守卫的重点。
这里地形较为开阔,交通较为便利,易于夏军集中绝对优势兵力n作战。
还能充分发挥夏军武器装备的火力优势,实现战役的突然性。
有利于对敌军实施迂回包围,迅速将敌人歼灭。
基于上述情况,孟鲁豫建议:南疆方向作战应选择街老、甘唐为主要作战方向。
在部署上应集中警卫二师、第14军全部力量。
以红河为分界线,警卫二师在河西,第14军在河东,并肩对敌实施突击。
首先歼灭街老、甘唐守敌第345师及地方部队,尔后再歼敌第316A师。
按照前指原作战计划,是以红河东岸为主要作战方向。
以14军为主,警卫二师为辅,攻占孟康、发龙、班姥、街老等地。
首先歼灭白眼狼黄连山第254团,而后歼灭第345师在红河东岸的部队。
这个方案的歼敌规模只有警卫二师所提方案的一半。
据此,警卫二师的部署方案初步考虑为:首先集军中的主要力量第5团和第6团加上炮团,采取迂回包围、穿插分割的手段,歼灭谷柳、保胜、谷珊地区白眼狼地方部队和第345师;
与此同时,以警卫二师第4团、装甲团直插代乃、奔西爱抢占要点,阻敌第316A师来援,保证主力侧后安全。
另外,四团则在迅速歼灭坝洒守敌后,集结龙金、孟珊地区为师预备队;
待全歼街老、甘唐地区守敌后,若敌第316A师沿沙巴至街老公路东援。
二师再集中主力,将其包围歼灭于沙巴地区。
副总参谋长刘之野问:“这个方案是你的个人意见吗?”
孟鲁豫回答:“是我们师党委的共同意见,并且……”
刘之野考虑了一下,觉得孟鲁豫他们的提议很好,立即从善如流地道:“你们的方案更好,我没意见,就按照这个方案来执行吧!”
刘之野同意了这个方案并叫孟鲁豫立即打电话通知第14军张军长、范政委速来商讨。
尔后,孟鲁豫又建议刘之野是否到距离敌军前沿只有一河之隔的的四连山上去看看,从那里基本上可观察到战场的全貌。
刘之野说:“好呀,前去四连山上,能看一看地形更好。”
在四连山上,孟鲁豫和师参谋长彭国安结合实际情况,和建议的作战方案,边看、边汇报。
刘之野用40倍大型望远镜观察整个战场,最远可以看到位于纵深20余公里处的甘唐市北山。
听了警卫二师新的作战方案,又现地勘察了地形,解决了西线作战的根本问题,前来的首长们都甚为高兴。
刘之野声音洪亮地说:“这个决心我现在定了。”他除了同意上述主突方向、任务和部署外,还作出了4条重要指示。
一是要解决好渡过红河和攻占敌军前沿一线各个山头阵地的问题,这是取得全胜的先决条件。
二是要攻歼谷柳守敌打开局面,一定要从其西、南两面山脊对其形成包围后歼灭之。
三是向敌纵深穿插的部队,一定要乘敌不备,勇猛快速地进到外波河一线,断敌退路,并形成对外正面抗击援敌。
四是为保障主力歼敌,要尽快派一个团占领代乃以西高地,阻敌第316A师增援,以保障主力歼灭敌第345师的侧后安全。
刘之野副总参谋长最后说:“警卫二师是我的老部队,是第一打大战的……,这次把主要任务交给你们,一定要想办法打好这一仗!”
孟鲁豫、曾长征、彭国安等人严肃地敬礼道:“请首长放心!警卫二师绝对不会给您丢脸……”
刘之野眉毛一皱道:“我丢脸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们给咱们夏国军人丢脸……”
这个时候,14军张军长、范政委也来到了四连山,刘之野、将上述意图和决心当场向他们做了部署,并请他们提出具体执行方案上报总部。
关于任务区分,用刘之野的话说:“从整个情况看,你们两部(警卫二师和14军)的任务拟以红河为界好,便于遂行各自的任务,并有利于完成总的任务。”
前指副参谋长刘之野亲临第一线,四连山上观敌阵,采纳了警卫二师提出的真知灼见,定下了南疆方向歼敌的正确决心,这是西线对“白眼狼”自卫还击作战得以顺利进行,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这就是《孙子兵法》上所说的:“未战而庙算胜者!”
…………
二月,那场针对白眼狼的自卫反击战正式拉开序幕。
“白眼狼”平高首当其冲,成为了夏军誓要攻克的战略要地。
面对敌军在交通要道上布下的重重防线。
副参谋长刘之野冷静分析,果断决策,决定运用“声东击西”的战术。
刘之野迅速调遣41军的121师和123师,并加强军坦克团的力量,执行一项名为“扣屯穿插”的大胆行动。
然而,这场战斗远比想象中更为艰难。
夏军将士们虽然英勇无畏,但山岳丛林作战经验的匮乏。
加上通信不畅、后勤补给线被敌军不断骚扰,使得他们在穿插过程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尤其是在二月下旬的一次关键战斗中,部分夏军部队因地形复杂而分散,指挥系统一度失联。
更为严重的是,在一次冒险的接粮行动中,他们遭受了敌军的重创,损失极为惨重。
但正是在这样的逆境中,夏军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
在刘之野坦克穿插战术的灵活运用下,他们逐渐扭转了战局。
经过连续多日的激战,终于在三月中旬成功占领了扣屯。
此役,夏军共歼敌2898人,成功切断了平高敌军南逃的退路,为平高战役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能取得这么大的战果,其实与刘之野的周密计划是分不开的。
在这一战前,夏军在刘之野的精心策划下,已经完成了周密的作战部署。
刘之野巧妙地运用了声东击西的战术,他果断下令,让41军的122师向朔江方向发起迅猛的进攻,而123师的368团则直扑茶灵。
与此同时,其他的部队也协同作战,对平高的东部、北部以及南部地区展开了全面的攻势。
这场声势浩大的正面进攻,实则是刘之野精心布置的一个局。
他的真正目的,是要吸引敌军的主力,从而为后续的穿插行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在正面战场与敌军周旋的同时,刘之野也悄然行动。
他派遣了41军的121师和123师,并配备了军坦克团以及军区的水陆坦克部队,准备向班庄和扣屯方向实施大胆的穿插。
这一战术部署,旨在形成对敌军的包围之势,将其一举歼灭。
刘之野的这一决策,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区,他大胆地采用了大规模坦克穿插作战的战术,这是敌军所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刘之野坚信,只要能够打通穿插的通道,部队便能在一天之内迅速抵达作战目标,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扣屯在平高地区的战略地位无可替代,它如同一枚关键的棋子,牵动着整个战局的走向。
刘之野副参谋长向123师下达了清晰而坚决的作战指令:他们必须如同锋利的匕首,直插扣屯的心脏地带,并与友邻部队紧密配合,共同向敌364师的师部发起猛烈的攻势。
指挥部对这次行动的时间要求极为严格,他们要求123师必须在总攻的号角吹响后的七个小时内,迅速占领扣屯,从而彻底切断平高之敌的退路,将他们牢牢地困在这片战场上。
为了确保这次穿插作战能够万无一失,刘之野展现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特意调配了装甲部队前来支援。
这一决策无疑是他善于运用机械化部队作战智慧的又一例证。
他深知,在这片山地丛林中,坦克和装甲车的突击力量将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然而,战场上的形势总是变幻莫测。
由于夏军部队缺乏在当地丛林地带的作战经验,再加上地形错综复杂,通信联络也极为不便,刘之野的这一战术构想在执行过程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即便如此,刘之野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毫不动摇地指挥着各部队按照既定的战略意图,稳步向前推进。
1979年2月19日,123师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穿插扣屯。
这支英勇的队伍,尽管仅下辖两个步兵团,却还需同时肩负起阻击来自平原、大原方向援军的重任。
他们肩上的担子,无疑是沉甸甸的。
战士们身负厚重的装备,踏上了这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征途。
沿途的景象令人心生敬畏,山高林密,道路曲折难行,部队的行军速度也因此大打折扣,远未能如预期般迅速前进。
为了确保行动的绝对隐蔽性,123师先遣队果断关闭了电台。
即便在休息之时,他们也极少开启通信设备,以免暴露行踪。
这一决策,虽然确保了行动的隐秘性,却让指挥部的刘之野难以实时掌握部队的具体动态,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忧虑。
时间紧迫,转眼间已是2月20日下午。
指挥部果断下令,361团需从安乐地区迅速向扣屯方向挺进。
师部根据当地复杂的地形特点,精心策划,决定采取兵分两路的战术。
他们命令361团部和2营从地势险要的809高地出发,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然而,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
这时,1营和3营已经失去了联系,团部不得不带领2营先行一步。
就在两支部队刚刚抵达那吕地区,准备稍作休整之时,敌军却突然发起了袭击。
一时间,枪林弹雨,硝烟弥漫,一场激烈的战斗就此打响。
在那场异常激烈的战斗中,团指挥部和2营不幸被敌军冲散,各自为战。
这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给部队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营连以下有四十多人伤亡,令人扼腕。
面对敌军的猛烈攻势,部队不得不边打边撤,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才退回到相对安全的朗北地区。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直到2月22日,361团的各部才在纷乱中艰难会师。
此时,团长当机立断,下令部队就地待命,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与此同时,362团也在向扣屯方向疾速挺进,誓要与敌军决一死战。
2月21日晚上七点多,该团的2营在班俊地区与敌军狭路相逢,双方立即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在战士们的英勇拼杀下,敌军被歼灭了120余人,战果辉煌。
然而,这支部队此前已经连续作战了5个昼夜,身心俱疲,甚至已经断粮两三天了。
但即便如此,战士们依然顶着饥饿和疲惫,坚守在阵地上,与敌军殊死搏斗,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勇气。
经过短暂的整顿和休整后,362团继续沿着公路前进,誓要完成既定的作战任务。
2月22日凌晨3时许,部队终于抵达了扣屯地区。
然而,就在这时,敌军突然发起了猛烈的火力打击,让部队措手不及。
起初,由于夜色昏暗,加之对地形不熟悉,部队误以为是友军在开火,因此没有立即进行还击。
然而,当确认是敌人后,部队立即展开了反击。
但无奈敌军火力太过猛烈,部队被迫后撤,寻找更有利的作战地形。
当日上午9时整,师部迅速调遣362团的第一营以及367团的第六连,紧急前往指定区域进行接应。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战场上的组织调度出现了严重失误。
加之信息传递的混乱无序,导致这支支援部队不仅未能按照预定计划在第一时间与2营顺利会合。
反而意外地遭遇了敌军又一次凶猛且突如其来的阻击。
在这种危急情况下,部队不得不分散转移,就地组织防御。
(本章完)
(https://www.zbwxw.net/book/3236364/11110658.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