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烟花三月下杭州
其实归根结底,按后世的话说,那就是大唐已经处于通货膨胀前期阶段。
就如米价三文一斤,一天三十五文工钱,买十二斤。
但米价如果回到二文,那就算一天二十五文,照样能买十二斤。
如果回到当初李沐刚来长安时,一文半一斤的米价,那么工钱只要十八文,就一样可以买到十二斤。
而只要工钱降到二十文,雇主就失去了远去千里之外,招募廉价雇工的动力。
用工荒和失业潮这两个最大的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当李沐抓住了这个根本矛盾所在,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粮食增产。
虽然李沐是真的想,去美洲引进蕃薯和土豆。
但问题是,大唐现在的造船技术和远航技术,还不足以达到这种程度。
那么,李沐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引进占城稻。
其实占城稻不是什么好东西,它在后世七、八十年代存在过那么十来年。
百姓称它为早稻或者早米。
那口感就一个字,“燥”!如嚼稻草一般。
农村里,很少有人愿意吃它。
大都将它与蕃薯藤一起煮了,用来喂猪。
但终究是米,如果饥饿时,一样可以让人有饱腹感。
至于为什么这般难吃,原因很简单,它长得快。
这就象后世的猪肉,一百天就养大的猪,怎么能与一年养大的猪相比呢?
占城稻的生长周期只有不足五十天。
也就是说,从种下到收割,不足两个月,就能吃了。
所以,百姓将它与晚稻配合,一年种两茬来增产。
李沐现在动起了这个脑筋。
早稻再难吃,也不需要唐人吃,辽东靺鞨、室韦、高句丽、百济乃至倭国至少二千万的人口等待着吃它。
如今大唐的南疆边界在安南,置有安南都护府,治所交州。
与占城不过数百里地的距离。
李沐已经下旨,令安南都护府遴选大批早稻良种,运往杭州府。
准备在杭州府进行试种。
不过这事,李沐谁都没有告知,尚属于大唐最高机密。
……。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
三项新政在大唐各州县顺利地推行下去。
新军的组建也已经完成。
一正二副,三个主帅上各领了两卫新军,正在积极组织训练。
刘德威也如李恪所料,得到了大理寺卿的位置。
吐蕃、靺鞨、室韦的局势也得到了控制。
而倭国在减少了一半人口之后,也正式进入了休养生息阶段。
与吐蕃不同的是,倭人更容易管理。
从倭国皇族全灭之后,倭国没有发生过一起上千人的叛乱,局势一直很平稳。
被大唐册封的二十四个倭国新贵族,已经彻底被倭国人认可。
唯有天山山脉一线,唐军与突厥的军事演练月月不断。
虽然大唐断然拒绝了金匮可汗朱邪克勒的求婚。
但谁都明白,这仗一时打不起来。
而大唐在册的人口,一年之间竟多了一千八百万,达到了五千六百万人。
这可不是凭空生出来,也不完全是大唐新增四个道,入籍的新增人口。
至少有六百万人,是被国内各地世家豪族隐匿的黑户。
也就是为奴者。
如果说之前,李沐发动的土地价格之战,砍掉了世家豪族的双臂,那么,大唐商团构想的实施,打垮了世家豪族最后一丝幻想。
唐人太贵了。
一个唐人的价值,相当于国内二十亩以上的良田。
相当于十个,甚至二十个新设四道的百姓。
对于商团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唐人,只是人,能种田、做工的人。
所以,不用朝廷发话,他们便放出隐匿的黑户来。
利人、利己,何乐而不为呢?
况且,还能在李沐面前,做个顺水人情。
武统三年春天,李沐决定南巡。
说是巡视,准确地说,应该是微服私访。
朝堂无人反对。
相对于李沐的强势,内阁、军机大臣们,更需要的是自由。
在李沐眼鼻子底下,他们过得太憋屈了。
李沐能一言废一个内阁大臣,谁会不心惊肉跳?
唇亡齿寒的道理,做为臣子都懂。
而郑观音更没有理由反对,因为李沐此次巡视的方向,是江南。
对于抱孙心切的郑观音来说,江南是她抱孙梦想的首要之地。
长孙明月,待产了。
这事,整个长安除了李沐、常绿云、郑观音之外,无人知晓。
说它是皇室最隐讳的秘密,丝毫都不为过。
特别是一后四妃都无所出的情况下,这事就成了绝密。
所以,不管是朝堂,还是禁宫,所有人对李沐的出巡都持赞同态度。
唯一都不满的,是李沐微服私访,皇帝出巡,没有个上千依仗,上万甲兵随行,焉能显出天子的威仪?焉能彰显大唐的强盛?
但谁能阻拦李沐?谁敢劝谏?
想来这大唐还找不出这样的人来。
常绿云被勒令留在长安,因为她是长林卫大将军。
如果说李沐可以放心离开长安,那么常绿云及她掌控的长林卫,就是皇权的最后一道屏障。
宫中后妃,李沐身边只带了闻香和秦玉。
在李沐看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带上兵甲,岂不坏了此行的韵味?
江南东道,李沐做为吴王时的龙兴之地,去江南李沐何惧之有?
烟花三月下杭州,带上闻香、秦玉,那才叫个应景不是?
……。
李沐离开长安的当天晚上。
润王府书房内,李恪与段志玄相对而坐。
段志玄语气急促地说道:“殿下,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陛下微服南下,身边只有数十禁卫,只要在运河随便哪个隘口进行阻击,便能一战毕其功啊。”
李恪意动,他端着杯子的手簌簌而抖,直到杯和杯盖“嗒嗒”作响,茶水从里面溢出,李恪才将杯子放下。
深吸了一口气,李恪道:“段军机麾下两卫新军刚刚组建完毕,还未经训练,人心恐怕不齐啊。”
段志道急道:“要在运河阻击陛下,何须动用大军?只须派臣麾下数百亲卫,足矣。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殿下还须当机立断才行啊!”
(https://www.zbwxw.net/book/2666/454885839.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