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隐龙惊唐 > 第四百零一章 朕也信

第四百零一章 朕也信


  李世民看着江山万里图,好久才点头道:“朕也信。”

  “可神机卫在李沐手中,轻易却动不得。就算李沐同意交出神机卫,可陛下与臣都明白,以李沐现在的能为,不出一年,又会有另一支神机卫出现在他手中。”

  李世民再次点头道:“朕忧虑的就是此。”

  房玄龄道:“事情到了今天,其实也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用人不疑,君臣合力,完成这幅江山万里图。要么杀了他,以绝后患。最后如何取舍,还得陛下乾纲独断。”

  李世民若有所思起来。

  房玄龄躬身道:“臣告退。”

  李世民无意识地点点头。

  房玄龄出殿而去。

  好半晌,李世民才回过神来,心中大骂。

  这房玄龄与于志宁其实是一路货色,什么都说了等于什么也没说。

  朕要是能杀李沐,还用得着你们聒噪?

  关键问题在于,李沐已经不是两年多前刚来长安时的李沐了。

  想杀他,谈何容易?

  更关键的是,朕能亲手杀自己的儿子吗?

  李世民摇摇头,恼怒道:“传长孙无忌。”

  当长孙无忌来到李世民面前时。

  李世民的心情已经平复下来。

  “辅机啊,江南旱灾已经平息,于志宁前往江南巡抚已经返回,这是李沐给朕的书信,你看看该如何处置啊?”

  长孙无忌双手从李世民手中接过李沐的书信。

  大致地看了一遍,然后递还给李世民。

  “臣以为李沐救灾有功,理该议赏。”

  李世民闻听一愣,这可不象是长孙无忌啊。

  怎么,今天替李沐说项了?

  李世民道:“赏确实该赏,可朕心中也有忧虑。”

  “陛下的忧虑想必是李沐麾下的神机卫吧?”

  “知吾者辅机也。”

  “神机卫确实强悍,金光门事变之后,臣对神机卫战力强悍的因素思索了很久。”

  “有何发现?”李世民有些好奇。

  “臣发现,李沐招募兵员时,所选择的都是十四至十八岁之间的半大孩子,这个年龄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李沐便以极其丰富的食物供他们吃喝,再以极大的体力训练加以配合,由此让这些士兵体格明显较普通禁军强壮。”

  李世民点点头道:“确实如此,朕也有耳闻,可这无法在南北衙禁军中施行。”

  长孙无忌苦笑道:“确实无法施行,如今禁军的年龄大都在二十多岁,身体已经长成,虽然也能增加些体力,但不可能与十四、五岁的孩子相比,更何况,以李沐训练神机卫的花销去训练禁军,不用说天下六十万府兵,就是长安三十万禁军就足以吃垮朝廷了。”

  “所以,朕担心的不是李沐,而是他麾下的神机卫啊。朕相信李沐不会反,可保不齐他麾下将领有从龙之意啊。”说完,李世民的眼神往长孙无忌处瞄了瞄。

  长孙无忌听得懂李世民话中的意思,也不想否认。

  玄武门之变确实是李世民下令发动的,可如果没有长孙无忌一群人用两三年时间的鼓动,李世民与李建成兄弟之间,恐怕不会闹到如此地步。

  所谓身不由己,莫过于此。

  长孙无忌可不想触碰这些陈年往事,他转移话题道:“其实臣这几天也有思虑此事。”

  “可有想出什么妙计来?”

  “还真想出一计,只是不知道陛下是否采纳?”

  “快说来与朕听听。”

  “前些天,派往百济调解百济与新罗战事的使者回朝,言及百济阳奉阴违,不遵我朝旨意,甚至出言羞辱我朝使者之事,陛下雷霆震怒。”

  李世民被长孙无忌一提及,脸色立时阴暗起来。

  煌煌天朝上国,被百济这么一个弹丸小国公然抗旨,确实有辱天可汗的威名。

  可李世民还是忍耐下来了,现在还不是收拾百济的时候。

  长孙无忌看了看李世民的神色,继续道:“臣的意思是,以李沐神机营渡海北上,助新罗击百济。如果能成最好,就算不成,朝廷也仅损失了些粮草,可刀剑无眼,神机卫就算战力再强,损耗总是难免的,以李沐的心性,必定是会增兵的,如此一来,损耗便会越来越大。陛下也就不必再为神机卫担忧了。”

  李世民闻言不置可否,只是斜了一眼长孙无忌。

  玄龄所谋的是大格局、大气魄,而长孙无忌善于阴谋布局,但见效快,准确率高。

  真是缺一不可啊。

  长孙无忌见李世民犹豫,继续道:“如果陛下怕李沐的性命有闪失,可令其不得北上。”

  李世民这才点头道:“辅机此计甚妙。可朕还有一点疑惑,如果李沐的神机卫真得灭了百济,又该如何?”

  长孙无忌幽幽道:“真若是如此,朝廷理该重赏赐。陛下可下旨册封李沐为亲王爵、安东王。”

  李世民一怔,随即明白长孙无忌的用意。

  册封为安东王,便须去百济之地就藩。

  那李沐在杭州的所有努力,便为因北上安东而烟消云散。

  李世民赞赏地看了长孙无忌一眼。

  “辅机此策甚妙。”

  “谢陛下夸赞。”

  “辅机此次南下疏通运河河道有功,朕心里也给你记下了。”

  长孙无忌背后的冷汗瞬间渗出。

  他明白李世民这是在警告自己,他在宋、宿二州的所为李世民已经掌握了。

  “臣惶恐,臣不敢贪功。”

  “去吧。朕要好好想想。”

  “臣告退。”长孙无忌逃似地离开大殿。

  李世民转身对袁仁国道:“第一批出宫的宫女可以安排南下杭州了。”

  “奴婢遵旨。”

  ……。

  杭州因李沐的到来,迅速发生改变。

  无论是劳作还是生活上,陈俗陋习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李沐做为一个初涉地方官职场的菜鸟。

  无疑是盲目的。

  他凭着自己的个人想法,尽可能去改变杭州一隅之地。

  虽然李沐也崇尚民主和自由。

  可在这个年代讲民主和自由,无缝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更是对百姓不负责任。

  所以,李沐采用最简单、有效的军府方式。

  虽然杭州衙门的架构没变,但一切政令皆出于都督府之手。

  杭州刺史魏征,几乎成了每道政令的签字者,而非制订者。


  (https://www.zbwxw.net/book/2666/412439747.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