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明朝败家子 > 第四百二十章:遍地是朋友

第四百二十章:遍地是朋友


  周氏的胃口很好,竟是生生吃了一大块的蛋糕,这才作罢。

  见周氏还意犹未尽的样子,弘治皇帝连忙开口道。

  “皇祖母若是喜欢,过几日,再让方继藩送一些蛋糕来。”

  能吃到这么新鲜的食物,周氏心里很满意了,若是能再尝尝,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因此她笑吟吟道:“如此,倒是难为了他。”

  朱厚照和朱秀荣忍不住异口同声道:“这他该当的。”

  朱厚照瞪了朱秀荣一眼,略微不悦的问道:“妹子,你咋学本宫说话?”

  朱秀荣轻轻抿了抿唇,旋即便笑盈盈的反驳道:“方继藩是臣子,臣子为君分忧,不是理所当然吗?你以为就你读过书?”

  很有道理啊。

  想不到妹子也懂圣人之道。

  朱厚照心里这么想,可面上却依旧还是不屑于顾的样子:“这算什么,学了圣人之道,还要致用,只会学,不会用,算什么?你针线有我好嘛?你女红有我好嘛?你……”

  弘治皇帝连忙咳嗽了几声,出声制止朱厚照:“好了,休要再说了,说正经事,今日是秀荣的诞日。”

  朱厚照瘪了瘪嘴,很是不满的说道:“父皇,这就是正经事啊,儿臣以为,天底下的事,不是成日读书,就可以将问题迎刃而解的,经学致用,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不会针线的人,怎么知道织女们的辛劳。不曾上过河堤,又哪里知道,治水是怎么回事。不曾耕作,又怎么知道粮食怎么出来的,如何劝农?”

  弘治皇帝有一种感觉,这个家伙,似乎是在当着和尚骂秃驴。隐隐间,有发作的迹象。

  朱厚照又想起什么事来,眨了眨眼眸,很是认真的问道:“父皇,你说,青州府那儿,还没来消息吗?”

  “还没有,想来,也查不出什么底细来。”弘治皇帝背着手,很是郑重的回答道。

  朱厚照闻言不禁垂下头,低声咕哝,那奏疏,明明有问题……

  ………………

  方家家大业大起来。

  有了胡开山这个吃货,方继藩觉得家里米缸的消耗,已到了他容忍的极限。

    在这样下去,都要被胡开山这家伙给吃穷了。

  因此他要努力挣银子了。

  鲜酵母开始在地窖中培育,紧接着,用白面和鲜酵母,再拌了一些白糖的馒头正式上市。

  一人限购馒头三个,馒头的价格低的令人发指,三文一个。

    这样的好事,自然是争先恐后的人来购买。

  方继藩几乎要觉得自己是个大善人了。

  不只如此,还将推出蛋糕,以及其他各种添加了鲜酵母的食品,这些价格,也都是成本价。

  方继藩是个很实在的人,在农家乐门前,挂了‘积善人家’的牌坊,似乎还觉得无法证明对于为了回馈广大消费者的厚爱,特意挂了各种牌子。

  价格方面,几乎没什么挑剔的,毕竟,白花花的馒头,竟和寻常的蒸饼价格相差无几,可口感和味道,却是好了十倍不止。

  有人先在西山尝了鲜,随着一句句夸张的太好吃了,西山面点的消息便已不胫而走,而方继藩的厚道,广受所有人的好评,人们争相而来,农家乐门口,却是围起了栅栏,坐着一个卖票人员,吆喝着。

  “来啊,来啊,三两银子入园啦,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了啊,月票四十两,季票一百两,年票一百五十两,谢谢诚惠。”

  “可钓鱼,可摘梅子,可挖泥鳅,冬季还可摘瓜吃了啊。”

  “生豚供应,正午免费供应杀豚菜,不吃亏,不吃亏了啊。”

  “可吃茶,可喝酒,可听书,贵人云集了啊。”

  许多人望而却步,觉得这方继藩有点不要脸,大老远赶来想尝个鲜,原本是为了这所谓的便宜稀罕的糕点,都是来图个乐子,这方继藩竟在农家乐里卖的。

    这和忽悠有啥区别呢?

  罢了,来都来了。

  进去之后,买了馒头,买了蛋糕,一尝,是真的风味独特,太好吃了啊。

  吃完了,三两银子的票价都付了,这就走?

  来都来了,怎么能轻易走呢,因此扑哧扑哧的摘果子挖泥鳅去。

  累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想死,三两银子啊,果子倒是摘了一点儿,可以就地吃,除了不能带出园区之外,想吃什么可以摘什么,可是……还是有些不值当啊。

  只有在劳累之余,寻了个茶坊喝茶,吃着自己亲自摘的菜,才有了那么几分成就感。

  人们凑在一起,不免闲聊起来,以往不太熟识的人,却突然有了共同的话题:“兄台的鱼,钓的真好,可否赐教。”

  “这个容易。”

  “看到那土豆榜了吗?一起绝尘,我跟你讲……”

  自各处来的人,聚在一起,吃茶、吃饭。

  这里有许多外头没有,独此一家的东西,人们享受的,就是一个稀罕。

  可当某些富户却察觉到,这儿……竟变成了一个绝佳的交际场所。

  能花三两银子,寻常人一月,甚至数月柴米开销来此玩乐的人,都是非富即贵,既有世族的公子哥,也有可能,其爹是某部某官,或者,在京师某处,有几家布庄子。

  不少人,开始如鱼得水起来,来了此处,趁着钓鱼、挖泥鳅和摘果子的功夫,和人闲聊几句,说不准,就结交了一些朋友,这些朋友,可能暂时用不着,一旦用上了,就能解决大问题啊。

  因而,有不少人,都成为了常客,每一个人来此的理由,都各有不同,却都是心照不宣,口里自然说,那新建伯置办了一个农庄,让人进来坐坐,倒是好事,些许银子,门票而已,不算什么,大爷我进了园子,在里头喝茶、购物的开销,也不只百两。

  可心里却骂,这臭不要脸的姓方的,竟这样的黑人银子,猪狗不如。

  与此同时。

  王金元已经开始和京师许多店家开始谈了。

  能被王金元请来谈的店家,都是京里有名有姓的店铺,有来自西城的城垣布店,这家店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专门做的乃是松江布的买卖,他家的松江布,和别处的织造手段不一样,有祖传技巧,一直在京里,驰名已久。

  还有五马街里做陈氏扇子铺,扇子虽是小玩意,却也是不少人手里最爱把玩的饰物,所以必须讲究,不但要精细的做工,还需每一柄扇子有来历,否则,就显得穷酸了,陈氏的扇子,在京里很受人青睐,前来定制的人,如过江之鲫。

  不只如此,还有京里卖玉石的,以及各种货物的店家。

  这些店家所卖的,无不是精品,且历史悠久,都是京里老铺。

  王金元奉方继藩之命,就是一家家的谈,将这些店家,统统引入进西山去。

  画出一块地来,你们自己建铺子,你们的货物,直接摆上货架。

  西山的人流不小,平时都有数百,多的时候,有上千人,别看和京师这动辄,数千数万的人流相比,少了一些,可是架不住,西山这儿瞎晃悠的,都是子优质的客户啊。

  能花三两银子进来玩的人,才舍得买你们的东西,那些寻常的人家,连你们家店门都不敢进。

  这铺子建起来,肯定是能挣银子的,何况,只是分店,横竖都不会亏。

  许多老店都动心了,除了一些固执的,不过,王金元也有办法,用其他名声差了那么一点点的取代他们。

  茶肆、酒肆甚至是戏班子,还有卖各种货物的,都需一家家谈,刚刚进去,地是免租的,总而言之,成本不高,就可以把店开起来。

  再怎样,都不会亏本。

  我家公子爱交朋友,不过不愿意跟我家少爷交朋友的人,一般运气都不太好,总是多灾多难一些,当然,这定然不是威胁,京师是个有王法的地方啊,我家少爷一直教诲我们,万万不可仗着他的势,在外头欺负百姓……

  事情出奇的顺利,连方继藩都想不到,自己的名声居然出奇的好,大家都很踊跃,无论是京里有背景没有背景的铺子,居然都很乐于合作,看着那已纷纷送来的帖子,方继藩很是吃惊,他不由感慨。

  “都说有钱人都是为富不仁人,商贾都很狡诈,锱铢必较,可你看看,他们真够朋友,可见,这个世上,好人还是多了一些,愤世嫉俗,仇富心态的人真的很讨厌呀,开山,以后不可如此了,出门之外,你跟人讲义气,别人自然也就和你讲义气了。”

  胡开山略识得一些字,看着那一份份帖子,都是踊跃着要去西山开分店的,许多人纷纷表示,就算是赔银子,看在方少爷的份上,也心甘情愿,而且还甘之如饴。

  胡开山困惑了,他凝视着面前的帖子,忍不住问道:“难道京里的人,风气和别处不同?”

  “主要是……本少爷是个义薄云天的人!”方继藩凝视着他,笑呵呵的教导道:“以后好好学,学到了本少爷的一半,你也就朋友遍天下了。”


  (https://www.zbwxw.net/book/2309/430236809.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