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大汉永存 > 第311章 还在折腾

第311章 还在折腾


第311章  还在折腾

        槐陌蝉声柳市风,驿楼高倚夕阳东。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豫州刺史太原人王允打败黄巾军,从收缴物品中查出宦官首领张让门下的宾客与黄巾军往来联系的书信,他异常愤怒。

        气冲冲的回到家中,这个时候,一个女子走过来,娇艳如花,天生丽质,堪称人间绝色。

        但见她容颜如玉,眉如含翠,眼似秋水,顾盼之间,神采飞扬。拥有一双大大的眼睛,明亮而清澈,仿佛能倾尽世人的心思。

        纤长的睫毛轻探眼下,犹如蝴蝶扇动翅膀,凝聚着无尽柔情和诱惑。秀发及腰,黑如鸦羽,轻轻拂过肩膀,宛如瀑布飘洒下来,为她增添了几分妩媚和神秘的韵味。

        她的皮肤洁白如雪,如同初绽的莲花,光滑细腻,令人心生羡慕。穿着浅色的丝质长裙,轻纱飘逸,如云绕身。

        裙子的颜色常以淡雅的粉紫、淡绿为主,与她的肌肤相得益彰。

        裙摆上点缀着细密的刺绣和金线,闪烁着微光,犹如星辰点点,他身上的装饰品不多,只是头上带着玉簪。

        但就这普普通通的玉簪在她身上闪烁着柔和的光芒,犹如流动的星光,似乎为她平添了几分华贵与魅力。

        她每次出现,总是带着一股幽香,仿佛花园中盛开的花朵。

        两《汉书》中皆载有貂蝉冠。《汉书.刘向传》:“今王氏一姓乘朱轮华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鱼鳞左右。”

        据说,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

        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

        “义父为何事这般生气?”

        她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宛如清晨的花香,让人心旷神怡,不由自主地为她倾倒。

        据说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

        貂蝉和她们比肩,可见她的美貌了,后来各种元曲跟杂剧中啊,也都取了这个名字,所以后世的文学作品中,貂蝉的名字就逐渐被流传了下来。

        《三国志》跟《后汉书》中都记载过吕布跟董卓府上的婢女私通,吕布呢,因为害怕被董卓发现,这个时候恰巧呢,王允又拉拢了吕布,两人一番合计,趁机除掉了董卓。

        后世对美人的描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闭月对应的就是貂蝉。

        当然,不管是三国志还是后汉书都没有交代吕布私通的这个婢女,她到底叫什么,姓什么。

        说白了呀,这貂蝉最早指的是服饰,还是显赫贵人的服饰,那么这服饰怎么就成了四大美女貂蝉的名字了呢?

        宫女们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唐玄宗听说宫中有个“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见,封为贵妃。

        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离别之曲。

        这个貌美的女子叫做王瑶凝,是王允的义女,本来是好友的女儿,好友去世得早,他就带着身边养着。

        “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

        其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

        其中有一种胡服呀,就是貂蝉冠的原型,到了秦汉时期,朝廷呢,将这个胡冠进行了升级改造,变成了官员身上的冠服,就被称为貂蝉冠。

        故事大致上跟这个《三国演义》中对貂蝉的描述是差不了太多的,并且呢,交代了王允这名歌女,她的名字就叫做貂蝉。

        《艺文类聚》卷四十八:“秦始皇复古冠貂蝉,汉因而不改。此内官侍帷幄,受顾问,拾遗于左右,出则负玺以从,秩二千石。”

        为什么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中,只有貂蝉是虚构的,其他三位都是真实存在?

        当然,貂蝉也不是说历史上就没这么個人,只不过跟吕布私通的婢女,她是不是叫貂蝉,这个在史书上是不确定的。

        当然,记载是记载,现实是现实,历史又是历史,吕布为什么和这个婢女私通?

        是吕布就差这么个女人?

        在小说演义中,她还有一个名字叫貂蝉,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所以,按照记载呀,历史上并没有什么王允巧施连环计的事儿,而是吕布先跟董卓府上的婢女私通,王允看到了机会,趁机拉拢了吕布。

        于是,貂蝉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也是由这本书中所诞生的,并且这本小说呀,还描绘了貂蝉拜月的情节。

        有一次,她和宫女们一起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

        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传说杨玉环初入宫时,因见不到君王而终日愁眉不展。

        “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

        这要从元代出现的一本历史类的小说说起,叫做《三国志平话》,这一本小说中啊,将三国志吕布跟婢女私通的事儿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编。

        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的代称。

        书中说王允家有个歌女,生得是国色天香,非常的漂亮。

        既然历史书没有交代,那么貂蝉这个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貂蝉这个词啊,最早有记载的是出现在秦汉时期,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国人身上穿上了仿效胡人的服饰,以方便自己骑兵去作战。

        所以,历史确实有这么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子,发挥了离间董卓和吕布的巨大作用。

        戴貂蝉冠的人侍从皇帝左右,御驾出宫他们负责捧玉玺等,是显赫近臣。

        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王允灵机一动,就利用这个婢女巧妙的使用了连环计,离间了董卓跟吕布的关系。

        王氏指外戚王莽一族,二十三人皆戴貂蝉冠,如鱼鳞般相次栉比皇帝左右。

        “羞花”,谈的是杨玉环贵观花时的故事。

        从此以后,“羞花”也就成了杨贵妃的雅称了。

        必然是这女子美若天仙,还有她主动的,用了心机的,所有的不期而遇都是蓄谋已久,未尝没有王允的推波助澜。

        “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尤其是戏剧之中,元曲中就有关大王月下斩貂蝉这么一个剧本,把貂蝉跟关羽联系到了一块儿。

        清朝的京剧中也有一出戏叫做斩貂蝉,一直到后来大名鼎鼎的《三国演义》的出现,也延续了貂蝉这个名字。

        慢慢啊,这个貂蝉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美女。

        其实啊,古代很多都是什么四大,这是因为“四”是个特别吉利的数字,它寓意是双双的意思。

        所以结婚时大门口是要贴上四喜,左右各两喜。

        玉皇大帝有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如来有四大护法、四大菩萨;道教有曹功。

        <div  class="contentadv">        又比如说四大才子、四大美男、四大才女、四大名楼、四大名著等等。

        古人还认为这四就是全的意思,像什么四季啊,四方啊,四象啊,不都是这意思吗?

        所以古人评选什么呀,都喜欢凑四个,四大美女也是一样。

        看着王瑶凝走过来,王允的眉头威望舒展,这时候的王瑶凝只有14岁上下,天真浪漫。

        人总是对美好的事物心生向往,什么都不做,天天看着,也养眼呀。

        王允怒气还没有消散,“这些宦官,祸国殃民,竟然张让手下的门客贺正卿竟然勾结黄巾贼寇,我搜出了他与黄巾军往来联系的书信。等着吧,我一定禀报陛下,治这宦官的罪。”

        王瑶凝劝说起来,“义父莫要冲动,这张让深受陛下信任,朝廷多少重臣弹劾他,他还是屹立不倒,反而是那些重臣被这宦官诬陷。”

        “哼,怕什么?老夫就是死,也要弹劾这奸贼,不然国将不国!”

        “义父!”

        “好了,你不要说了。”

        王允立刻将这些信件上报朝廷。

        “砰!”

        汉灵帝知道后大发雷霆,斥责张让。“这据你干的好事?勾结黄巾贼寇?是想学封谞、徐奉吗?”

        当初,黄巾起义之前,张角弟子唐周高密,中常侍封谞、徐奉与黄巾勾结的事败露被杀。

        汉灵帝当时就因此发怒责问张让等人说:“你们常说党人图谋不轨,下令禁锢,有的还被杀掉,现在党人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你们反与张角私通,这可杀不可杀?”

        张让等不停的叩头说:“这是前中常侍王甫、侯览干的。”汉灵帝就没有追究了。

        这一次有来了,张让立刻麻溜的叩头请罪,“陛下恕罪,老奴对您忠心耿耿,天地可表,日月可鉴,绝不会勾结黄巾贼寇,都是门客贺正卿啊,臣一时间失察,请陛下恕罪!”

        他说得声情并茂,老泪纵横,涕泗横流,50岁的人了,哭得像是一个孩子,一个被抢走糖果的孩子。

        看着自己“爸爸”如此,汉灵帝也是心软,不再追究。

        他不追究,不代表别人不追究,张让那气得,牙疼啊。

        我就想贪点钱,容易吗?碍着你们了吗?一个个的都想我死,哼,我先让你死!

        他立即联系其他宦官,让他们寻机诬告王允,汉灵帝遂将王允逮捕入狱。

        184年十二月,己巳(二十九日),大赦天下,改年号为中平元年。

        幸亏王允运气好,恰巧赶上大赦,他得以恢复原职。

        可是在十天之内,他又以被别的罪名被捕。

        人家张让是有仇必报,时刻都在谋划着,一个诬告不行,就下一个呗。

        杨赐不愿让王允再遭受拷打的痛苦和羞辱,派人对王允说:“因为你揭发了张让,所以会一月之内再次被捕。张让凶恶无比,陰险难测,希望你好好考虑一下,是否还要再受折辱。”

        王允属下那些年轻气盛的从事们,泪流满面,一同将毒药进奉给王允。

        王允厉声说道:“我身为一个臣子,得罪了君王,理应由司法机构正式处死,以公告天下,怎么能服毒自杀呢!”

        于是摔掉药杯,奋然起身,出门登上囚车。

        他被押解到廷尉以后,大将军何进与杨赐、袁隗一起上书营救,王允才得以免死,被判处减死一等之罪。

        时间来到了公元185年,黄巾平来,天下似乎又进入和平了。

        中常侍张让、赵忠劝说汉灵帝对全国的耕地加收田税,每亩十钱,用以修建宫殿,铸造铜人。

        乐安郡太守陆康止书劝阻,说:“从前春秋时,鲁宣公按亩征收田税,因而蝗虫的幼虫大量孵出,造成灾害;

        鲁哀公想要增加百姓的赋税,孔子认为这种作法不对。

        怎么能强行搜刮人民的财物去修造无用的铜人?又怎么能将圣人的告诫弃之脑后,自己去效仿亡国君主的作法呢?”

        宦官们攻击陆康援引亡国的例子,来比喻圣明的皇帝,是犯了亵渎皇帝的“大不敬”的罪过。

        汉灵帝下令用囚车将陆康押送到廷尉监狱。

        侍御史刘岱上书为他辩解,陆康才未被处死,放逐还乡。

        这还不算完,汉灵帝又下诏让各州、郡向朝廷进献木材及纹理美观的石料,分批送往京城洛阳。

        宦官们在验收时,百般挑剔,对认为不合格的,强迫州、郡官贱卖,价格仅为原价的十分之一。

        各州、郡不能完成定额,于是重新购买木材,而宦官们仍是百般挑剔,不肯立即接收,致使运来的木材都堆积在一起朽坏了,宫殿则连年未能修成。

        各地的刺史、太守更乘机私自增加百姓赋税,从中贪污,这一下百姓怨叹哀鸣。

        灵帝又命令西园的皇家卫士分别到各州、郡去督促,这些人恐吓惊拢州郡官府,收受大量贿赂。

        刺史、二千石官员以及茂才、孝廉在升迁和赴任时,都要交纳“助军”和“修宫”钱。

        大郡的太守,通常要交二三千万钱,其余的依官职等级不同而有差别。

        凡是新委任的官员,都要先去西园议定应交纳的钱数,然后方能赴任。

        有些清廉之士,请求辞职不去的,也都被逼迫上任、交钱……

        当时,河内人司马直刚刚被任命为钜鹿太守,因他平素有清谦之称,故将他应交的数额减少三百万。

        司马直接到诏书后,怅然长叹,说:“身为百姓的父母官,却要剥削百姓去迎合当前这种弊政,我于心不忍。”

        遂借口有病而辞职,但是未获批准。在赴任途中,他走到孟津,上书极为详细直率地陈述了当时的各种弊政,然后服毒自杀。

        他的奏章呈上后,汉灵帝受到震动,他不傻,感觉再这么下去,弄不好就亡国了。

        他不怕亡国,但怕自己还没有死就亡国了,那就麻烦了,享受都没有享受完,国家就完了,多亏呀。

        他无奈,只能暂时停止征收修宫钱。

        大汉在他这样折腾下,离灭亡越来越近了。


  (https://www.zbwxw.net/book/2238399/114689857.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