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出师表是逼宫还是劝诫?(三)
第75章 出师表是逼宫还是劝诫?(三)
《模型制作:比起历史上那些残害猜忌忠臣的皇帝,刘禅已经是一代明君了,一个普通人生在乱世做到这地步不错了,他和诸葛亮是历史上最一条心的君臣,是岳飞想都不敢想的。》
《日月与卿:你们嫌刘禅不聪明,后面的岳飞羡慕的流口水,只要刘禅能当他老板,他认刘禅当相父都行[尬笑][尬笑][尬笑]。》
《不可思议:突然想起那个李世民穿越到刘禅身上的小说,诸葛亮临死前说的那句:我只是想问问我那个不成器的少主去哪了[泣不成声]。》
各朝的百姓看了天幕上的评论,他们没想到竟然还可以这样。
特别是明清正在写小说的落魄读书人,他们眼前的一亮。
不管是刘禅魂穿到赵沟身上,还是李世民魂穿到刘禅身上,都是一个很好的题材。
他们相信这样的题材的小说,如果写出来,肯定是卖爆。
蜀国。
刘禅看着天幕上的评论,他心里微微的高兴。
虽然他知道他不是明君,可是他也喜欢听到别人的夸奖。
特别看到,自己这样平庸的君主,竟然连那忠心耿耿岳飞心里都羡慕,刘禅很是高兴。
同时他不明白为什么那大宋的赵构,这皇帝做的如此失败,让尽心尽力的臣子竟然冤死。
只是当刘禅看到李世民魂穿自己身上,他心里微微的有点失落。
虽然他不知道李世民到底是谁,又有怎么样的能力。
可是如果他真的能完成父亲的遗愿,相父的期望,他刘禅也愿意把这皇位禅让于他。
同时刘禅看到评论中,诸葛亮临死前询问:“我只想问问我那不成器的少主去哪了?”
刘禅的眼中突然流下了眼泪,他就知道,不管什么情况下,他的相父始终会想着他。
只是面对在空荡荡的大殿,刘禅也想他的相父了,可是他也再也见不到他的相父。
他只能强忍着哭,伪装成大人,守护着这蜀汉的江山。
唐朝。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的评论,他微微的一愣。
三国时期,是很多人向往的时代。
那个时代,也涌现出了很多传奇的人物,各自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烙印。
如果自己真的能穿越到三国成为刘禅,那自己能改变蜀国的未来吗?
李世民细细的想了一下,他发现,就算他怎么努力,也比不过那时候的英豪,更不要说完成统一华夏的大业。
自己现在的成就,完全是时也、命也。
程咬金看着天幕,他眼前一亮,相比别人的考虑很多,他更想的是追随过去,领略那三国的情怀。
他在大殿中跪拜,向李世民说道:“陛下,如果你真的穿越到三国成为那刘禅,请把臣也带过去,臣愿意成为你的先锋大将,去攻打那曹魏,消灭那江东鼠辈。”
(江东孙权:你礼貌吗?)
李世民其他的臣子,听到程咬金的话,也都跪拜在地。
如果李世民真如天幕上所说,穿越到那,蜀国成为刘禅,他们也愿意穿越过去,一同去开疆辟土,领略那三国情怀。
李世民看着跪拜在大殿上的臣子,他哈哈大笑了起来。
大唐有这样的臣子,又怎能不会兴旺?
宋朝。
被12道金牌召回的岳飞,现在赋闲在家。
虽然这种情形,他早有预料,只是他还是很可惜自己收复旧河山的十年之功。
同时他也明白,以后的大宋再也没有收复旧河山的机会。
<div class="contentadv"> 这时岳飞看到天幕上,说如果刘禅是赵构,他就是认刘禅当‘相父’都行,他觉得天幕上说的很对。
如果赵构和自己如同那刘婵和诸葛亮一样,那也不至于12道金牌召回自己。
如果不召回自己,只怕那旧都东京,早就被收复回来。
如果可以,他更希望赵构像刘禅一样,只需安安稳稳的坐在那皇位上,那样的话,他也能安心的收复旧河山。
赵构看着天幕上的评论,很是生气。
他感觉这后世之人,简直是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那刘禅是什么人?竟然也敢跟他比。
如果这后世之人,是他的子民,赵构都想砍他脑袋,省的一直诬陷自己是昏君。
《你是来搞笑的吧: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蹦迪,花光预算,卒于白帝城KTV。
臣本DJ喜洋洋,打碟于南阳,苟全于闹市。
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之酒吧,咨臣以蹦迪之法,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山后先帝带臣去蹦迪,混迹于蜀地各州酒吧。先帝后喜得一子,取名阿抖、字音!》
《那怎么办?:先帝创业未半,蹦迪花光预算,编过草鞋吃过苦,打过曹魏罚过吴,终是皇叔负了蜀,接着奏乐接着舞。》
蜀国。
本来看着天幕上的评论,心里很是欣慰的刘备,看着这两条评论,他手里的酒杯掉在了地上。
刘备很是怀疑,这天幕上说的是自己吗?
还有这蹦迪是啥?KTV又是什么?
天幕上的评论,虽然他每一个字都认识,组合起来却又完全不认识。
但是他也从中了解大概的意思,也听出了后世之人的调侃之意。
……
刘禅看着天幕上的评论,他睁大了眼睛。
他不敢相信天幕上说的竟然是他的父皇,也没有想到里面竟然也有他的相父,让他更没有想到的,竟有他阿斗的名字。
不过他刘禅的字并不是音,而是公嗣。
虽然刘禅也能感到里面的调侃之意,不过他并没有在乎。
相比印象中那死板的父皇,他更希望他的父皇是在评论中描述的父皇。
其他的朝代,看到天幕中对刘备、诸葛亮、刘禅的描述,他们也哈哈大笑了起来。
相比以前学到的史记记载,评论上的描述,更令他们记忆深刻。
元末明初。
正在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看着天幕上的评论,他扔下了手中的笔。
《三国演义》这个时候他已经写了大半,然而现在天幕上突然出现这样的情景,让他不知道是跟着天幕上改,还是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写。
罗贯中思考了良久,才决定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写。
如果按照天幕上的写,只怕这小说会被改的面目全非。
(https://www.zbwxw.net/book/2238030/115935689.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