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重生北魏末年 > 第2章 议事

第2章 议事


第2章  议事

        十月初一

        长史孙腾风急火燎地闯进高欢府中。

        “可是洛阳有了消息?”

        见孙腾难掩喜色,高欢仍强装镇定地问道。

        “没错,二十五日,天柱大将军被天子以皇后临盆为名诓入宫中伏杀。”

        高欢心绪激荡,他握紧了拳头。

        “消息属实?”

        “千真万确,当夜北乡长公主领部曲焚毁西阳门,仓惶出逃,屯于河阴。”

        “果然,天不绝我贺六浑。”

        高欢慨然长叹,他与孙腾是微末时的密友,此间又无旁人,不需为尔朱荣之死惺惺作态。

        立即叫家奴前去唤心腹议事。

        不久,众人陆续来到。

        高欢环视左右,堂下尽是自己故旧亲朋:

        姐夫尉景、妹夫厍狄干,妻弟娄昭,两位连襟段荣、窦泰,怀朔旧友孙腾,以及广宁郡人蔡俊。

        一共七人,这些都是能够与他共谋大事的心腹下僚。

        他收回目光,沉声道:

        “今日将诸位唤来是因为洛阳传来消息,天柱大将军已被天子所杀。”

        话音刚落,一片哗然,只有早早得知消息的孙腾神色泰然。

        高欢抬手止住喧哗,向众人问道:

        “天柱大将军既死,我等身为天柱部将,又该何去何从?”

        尉景最先建言,他激动地道:

        “如今尔朱荣身死,晋阳无主,贺六浑何不速速发兵北上,据晋阳以成霸业。”

        也只有他仗着养育之恩,敢直呼贺六浑。

        段荣却反对道:

        “晋州与晋阳之间有尔朱兆坐镇汾州阻隔,荣以为当从长计议。”

        窦泰对此嗤之以鼻:

        “尔朱兆虽勇无智,泰愿领本部为前锋,为明公开道。”

        “宁世(窦泰)莫要轻敌,尔朱兆愚钝,可麾下兵马精锐,不能等闲视之。”

        段荣依旧对袭击晋阳持反对意见。

        众人纷纷争执起来,高欢看向凝眉深思的厍狄干,向他询问看法。

        众人于是都将目光投向厍狄干。

        一向沉默寡言的厍狄干直言道:

        “天柱大将军新亡,我等便要夺其基业,恐遭天下人唾弃。”

        高欢闻言颔首。

        而尉景却嚷嚷道:

        “成者王侯,败者寇,何须理会他人看法。”

        蔡俊支持厍狄干的看法:

        “不然,自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人心所望,不可不察。”

        “我看你们是在晋州消磨了意志,昔日我等随贺六浑在河北谋诛杜洛周、葛荣时,又何曾在意过旁人议论。”

        尉景与蔡俊同是河北之事的参与者,此刻见蔡俊居然支持观望,心中大为不满。

        “士真兄(尉景),两者不可相提并论,杜洛周、葛荣等辈专事劫掠,屠戮成性,河北之民苦之久矣,明公图之,是为国、为民除去祸害。”

        此时孙腾站出来侃侃而谈道:

        “而天柱大将军平定四方叛乱,于国有大功,他在军中威信深重,今为天子所杀,各地镇守必然为他鸣不平,我等此时袭击晋阳,无异于惹天下众怒。”

        “你的意思便是贺六浑只能做尔朱氏的鹰犬?”

        “我何曾这般说过。”

        “不可以反尔朱氏,不就是甘为其人鹰犬。”

        “你分明是在胡搅蛮缠。”

        眼见尉景与孙腾的争吵愈演愈烈,高欢拍案而起,怒喝一声:

        “够了!”

        这才止住了争执。

        “我已有决断!”

        众人屏气凝神,听他言语。

        “劳烦龙雀(孙腾)亲往汾州,告知尔朱兆洛阳之事,劝他速速发兵晋阳,继承天柱基业。”

        其余众人尽皆了然,只有尉景神情郁郁,还在苦劝道:

        “贺六浑,机不可失呀。”

        高欢心中感慨,姐夫并没有多少才能,他能位列其中,只因为是可以完全信任的自己人。

        只好耐心解释道:

        “我等此时袭取晋阳,仓促间也不能整合多少实力,尔朱氏众人若得知消息,同仇敌忾合力攻我,寡难敌众。而晋阳为尔朱兆所得,他的才能注定不能如天柱威服四方,必然导致尔朱氏众人争权交恶,待其分裂,我等才有可趁之机。”

        尉景终于不再反对。

        “事情紧急,腾先请北上。”

        随着孙腾请辞,其余众人也纷纷告退。

        偌大的尔朱氏,只因尔朱荣身死,行将分崩。

        高欢细细思索原由,不由感慨:后人无能,守不住先人基业。

        又想到尔朱荣仅仅年长自己三岁,高欢心情再次沉重起来:微末时,忙于交游,疏忽了对阿惠的教育,起事后更是无暇看管。

        他走到门外,对守在院子里的心腹家奴们道:

        “去将阿惠唤来。”

        不久,高澄进门行礼道:

        “孩儿拜见阿爷。”

        高欢摆摆手,没有寒暄,直入主题道:

        “天柱大将军死于洛阳,为父派遣孙腾往汾州报信,劝说尔朱兆早入晋阳,阿惠,伱认为我是出于何意?”

        高澄若是回答不上来,高欢准备将其中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儿子听。

        自己的阿惠,自小聪颖,现在培养也不算晚。

        尔朱兆是如何被玩弄,高澄一清二楚,他组织语言道:

        “兴许是阿爷视尔朱兆为掌中玩物。”

        高欢剑眉微挑,心想自己的反意真写在脸上?

        否则为何连十岁的儿子都能知道。

        “你继续说。”

        高澄应了一声,继续道:

        “阿爷见疑于尔朱荣,方被置于晋州,晋州虽富,但绝非王业所在。如今阿爷遣孙长史北上传讯,此举可得尔朱兆信任,若能借此离开晋州,犹如蛟龙入海,再不受尔朱氏节制。”

        这番话一出,高欢再不将高澄当做十岁孺子看待。

        他拍拍身边的蒲团:

        “阿惠,坐过来。”

        待高澄坐下,高欢郑重地问道:

        “既然晋州不足以成事,那何处可为基业?”

        高澄神色依旧平静,并无半点得意:

        “阿爷心中早有定数,何必考校孩儿,当初北镇动乱,阿爷不愿从贼,与怀朔、武川两镇豪杰共守怀朔镇城。待迁居河北,仅数月,六镇乡民又叛,怀朔、武川二镇豪杰尽皆投身义军,无非是北疆穷苦,难以成事,而河北富庶,得之可为王业。”

        高欢很满意这个答案,他又问道:

        “河北如何可得?”

        “需河北士族襄助。”

        “如何使河北士人助我?”

        “关键在天子。”

        “为何?”

        “天子潜蕃时,与河北士族广施恩义,河阴之变,尔朱荣囚禁天子,渤海高氏据河济之地叛乱。天子脱困后,仅一封书信便劝降了渤海高氏,天子若死于尔朱氏之手,河北士族必定群情激愤。”

        两父子一问一答,高欢再也沉不住气,放声大笑:

        “我无天柱之忧矣。”

        “阿爷,若是尔朱氏不杀天子又该如何?”

        高澄故作懵懂,他这个年纪可以聪明,可以眼光长远,但绝不能腹黑。

        高欢抚着高澄的脑袋,语重心长道:

        “尔朱兆得晋阳,继承晋阳军队,其势为诸尔朱之首,天子也必然会落入他手,届时便是为父寄去书信的时候。”

        “阿爷是要教唆尔朱兆弑君?”

        “不,为父要告诉尔朱兆,天子身负众望,万不能有弑君之心,其人少智,他既会以为我忠心为他着想,又会认定天子不可留。”

        玩阴谋诡计,操弄人心,高欢可太熟悉了。

        “孩儿多谢父亲教诲。”

        “阿惠,往后我与下僚商议大事,你可随侍左右。”

        “孩儿承蒙父亲信重,必尽心竭力,为父亲筹谋大业。”

        “好!好阿惠!好孩子!”

        父子两相视而笑。

        高澄也终于得到了他想要的,比原主早了两年参与大事谋划。

        他需要尽早的参与高欢霸业,如此才能积累威信,尽可能地减少将来汉化改革的阻力,毕竟高欢的根基在于一直追随他的六镇鲜卑。

        才辞别父亲,母亲娄昭君遣来的婢女已经候在外边。

        母子才见面,娄昭君就迫不及待的关心道:

        “你阿爷将你唤去是为了何事?”

        “阿爷考校孩儿才学,准许孩儿往后参与大事决议。”

        “看来阿惠的才学得到了你阿爷的认可。”

        娄昭君心情愉悦,脸上洋溢着由衷的笑容。

        当初相依为命的苦日子,让母子间的感情尤为深厚,否则也不会将他骄纵得叔父才死数月,便干出同样的荒唐事。

        “是阿母教导得好。”

        高澄乖巧道。

        “日后参与议事,要多学少说,对待追随你阿爷的长辈们,持礼要恭敬,莫要怠慢了他们。”

        娄昭君拥着高澄,谆谆教诲。

        此时的她还不是北齐皇位数次兄终弟及的主导者,反而一心牵挂在最疼爱的长子身上。

        “阿母,阿兄。”

        年仅五岁的高洋一进门便看见依偎在一起的高澄母子。

        要说不嫉妒,那都是假的,同为父母子嗣,兄长相貌俊朗,而自己不仅丑陋,更伴有严重皮癣,不止母亲偏心兄长,两位姐姐也跟自己顽不到一起,仿佛他是家中多余的人。

        “侯尼于来了。”

        娄昭君这才放开了高澄。

        高澄也打量着这个可怜又可气的弟弟。

        论能力,高澄不得不承认,这个未来依靠装傻扮蠢来化解猜疑的北齐开国之君,军事胜于兄长,他屡败柔然、突厥、契丹,又南征萧梁,威震夷夏,被突厥可汗称作英雄天子。

        但相较于仅好人妻的高欢、高澄父子,他行事甚为暴虐,北齐一朝风气败坏,高洋能分得三分之一的功劳。

        恶有恶报,荒唐一世,到头来妻妾被高湛所辱。

        高澄暗自叹息:

        未来这个家,不好当呀。


  (https://www.zbwxw.net/book/1718650/116395051.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