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废品大王
更多是年轻的创业者,开着车跑到硅谷租一间车库,开一个网站就开始做生意。无数的互联网公司,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有
关键是大家根本不愁没钱,因为他们的背后有整个华尔街在输血。
开互联网公司,想要快速获得大量的用户,占领市场干掉竞争对手, 就不得不烧钱,互联网从业者和投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但是,钱从哪里来?当然是从金融市场的投资者手里来,不过此时的投资者们,并未意识到自己即将成为鲜美的韭菜。
此时米国的金融市场氛围和政策环境,是催生互联网泡沫的主要源头。互联网行业本身的发展, 并不足以让华尔街的人失去理智,真正推动人们开始疯狂投机的除了人性的贪婪, 是米国官府的两个政策,降息和减税。
“如果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如果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投资互联网公司股票的收益在这个时候,要远远超过300%,人类的贪婪便展现得一览无余。大多数投资者都不懂这些高科技公司到底是如何运作,其实他们也不关心,只知道他们是未来,即使公司暂时亏损,在未来他们肯定能赚回来,现在规模增长才是最重要的。
以前从来没有买过股票的人们,纷纷冲进了证券交易所,目光瞄准这些互联网概念股票,不少人辞职在家专门炒股,俨然一番全民股神的情形。
即便有些公司,只是在名称前面加个e-或者后面加了一个.com, 然后出一份商业计划书,投资者就认为它是互联网企业,有极大的投资价值,而疯狂砸钱。
随随便便一家新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就能融资好几千万美元,比如做生鲜配送的Webvan上市融了3.7亿美元,专卖宠物用品的
新经济概念+用户增长+营收增长+新商业模式的故事,带来了预期的用户增长,然后,形成正循环效应,所有人都心潮澎湃,纳斯达克指数斜率陡然攀升,互联网大泡沫开始形成。
总之,从1995年起一直到2000年初,随便一家互联网企业在IPO,就能享受2-5倍的股价攀升。分析师、投资者、企业家、风投、银行全部都陷入狂热的情绪当中,所有人都是赢家,每个人都赚了大钱——人们对科技股也越来越看好,只要手持科技股的股票,或者参加工作时能分享原始股权,普通人就能迅速成为“百万富翁”……
那些为互联网公司提供服务的通信公司和网络公司,也同样备受投资者青睐,仅仅在1999年一年高通就涨了26倍,同样还有另外12支股票涨了超过10倍,网络服务公司Akamai第一天股价就涨了四倍,总之就是老大们吃肉,后边的小弟们喝汤,大家一起发财。
马由看到这里,也专门查看了一下蓝星集团旗下上市企业的情况,今年新上市的企业,本来都是互联长网龙头企业,同样在华尔街刮起一阵旋风。平均涨幅在3倍左右,狂揽1000多亿米金。而之前上市的10多家公司,涨幅更是达到平均10倍,总市值超过万亿米金。
蓝星集团旗下的互联网公司,从1996年起陆续上市,正好赶上纳斯达克疯狂追捧互联网概念,几年下来,已成为证券市场上不可或缺的IT板块权重股。
看到这里,马由心中也惊叹不已,“完全是疯狂的时代呀!”
上边是投资者的狂欢,下边是创业者的盛典,上游的钱像瀑布一样砸向这些公司。这些公司老板、从业人员们的脑袋都给砸晕了。开始忘记这些钱,迟早要还给投资者的,开始毫无节制的放火烧钱。
首先高科技行业人才肯定是摆在第一位的,虽然很多公司的老板都是写代码出身的,但是这种脑力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程序员。
此时,互联网才发展了十年不到,市面上的程序员数量太少了,这些公司不得不高薪招聘程序员,随意就能开出8--10万美元的年薪,甚至湾区的程序员起薪就是10万米元。
要知道,这个时候,米元还是很值钱,用撒钱来形容毫不为过。
有了高薪,年轻人们自然乐于消费,米国人本就不好储蓄,于是豪车、超跑,大街小巷四处可见,人们对这样的“盛世”都习以为常了。完全没有一点防范风险的想法。各种各样的奢侈的聚会,随时都在召开,或在召集的路上。钱不是问题,只要朋友们、合作伙伴们、程序员们开心就好。
公司成立开个Party、公司改名字也要开个party、项目启动更要开个Party、产品上线不能不开个Party……。
硅谷这时每周都要开20多个Party,酒水、饮料、美食随便畅饮。这还不过硬,那就请明星们过来唱歌、表演节目。就连跟这些公司毫无关系的路人,游客们都可以凑凑热闹,一个Party轻轻松松花掉十几万美金。
谷丶</span> 花钱无极限,员工工资和开Party其实都是花的小钱,从事互联网的人都知道,耗费资金的大头,基本都在推广上。想让别人用自己的产品得先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产品,每天都要花费巨资去打广告。
打广告的方式有很多,在当时无外乎电视广告、印刷广告(广告牌这种)或者体育赛事休息时间广告,这些都是这时比较主流的广告方式,可以想象当时在整个湾区都是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的广告。
当时最牛的莫过于
马由一边观赏着喜气洋洋的人们,脑海中,星儿继续整理着经卫星功能升级后,收集到的大量新信息。除硅谷的科技公司、大学、研究机构资料外,还有马由正特别关注的米国几家大势力更为详尽的资料。
这次马由亲自来米国,除今天的硅谷考察外,主要目标还是他们。
新增信息量极大,不过星儿可调动几个人工智能协助,自动分类、删除重复资料、压缩后,西方几个势力的根根底底,全都被马由掌握了。
果然,所有的事情,都不是表面所看到的那么简单。
米国有着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其中除金融领域相对市场化,由诸多大势力共同掌控,齐心协力,向全球薅羊毛外。几十上百年的市场竞争下来,许多传统领域,都被一些势力瓜分,成为了他们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地盘”。
而这几家正在争斗的势力,旗下都拥有军工复合体。
他们分别涉足海、陆、空军。但也有相互交叉的势力覆盖。马由仔细分析了所有新信息后,原来的计划,更加丰满。他准备搞一个更大的“事件”,不仅可分散米国官府的注意力,还要让这几个对他极为敌对的势力,相互之间的争斗更加激烈。
从而达到无暇他顾,或者在他身上少一点注意力。
当然他很清楚,期望完全让他们不关注自己,是不太可能的。毕竟这些势力的底蕴还是极为丰厚,分点心思出来,就可以照顾马由了。毕竟,蓝星集团越来越强盛,吸引他们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别说这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就连许多西方的一些商学院,都设立了研究蓝星集团、马由的专题课。从资料里看,有些学者对他的研究,至少与表面上的信息十分吻合。这个世界,有非常多的能人。
在硅谷溜达了一整天,马由再没了兴趣呆在这里。
若论技术,蓝星集团早已丢他们几条街。不过,他想看看这些企业,是否有新的创意和构思。公司数量众多,还真的有不少思路值得借鉴。
马由现在在科技领域,就好比解答数学难题一般,知道答案(未来上千年的科技成果资料),但验算过程,却不甚了解。
嗯,数学难题,明年千禧年7大难题应该还是要出现了吧。好久没有充当过数学家了,明年可要好好发挥一下,7道难题,解开两道不算过分吧。否则大家可就忘记了他可是最年轻的数学家了。
入夜,马由隐身乘飞行滑板升空,钻进下降到4000米高空的穿梭机里,飞往亚利桑那州图森市,这里是他要扮演“废品大王”的目的地。
约1400公里的距离,穿梭机10多分钟就到了。
今晚是满月,银色月光洒落大地。空中鸟瞰,灰蒙蒙的大片沙漠中,5000多架各型号飞机,头对头交错、两行为一组,整齐地停放,密密麻麻。金属机身反射着月光,星星点点,蔚为壮观。
(https://www.zbwxw.net/book/1665270/707064642.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