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牲畜基因改造
马由一直要求蓝星集团各部门,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何况风险极高的新型飞机试飞,他更是要求严格按蓝星航空自行编制的试飞安全规程执行,确保试飞过程中的人员安全。
为此,航空基地装备了各种自行研制的先进检测设备,让飞机升空前的各种隐患无所遁形。为万无一失,有一定风险的测试项目,如极端天气环境、极端飞行姿态、各种模拟故障状态下的飞行测试等,均严禁有人驾驶,全部采用智能无人飞行。
直升机有许多固定翼飞机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中短程及无机场条件地点之间的交通。但相比之下,事故率却比固定翼飞机高了10倍。据米国飞行器事故率统计分析,直升机事故率约为十万分支五,而固定翼飞机事故率则只有百万分之一。
究其原因,固定翼飞机飞行高度高,飞行环境较简单。而直升机大多在几十至几百米高度,建筑、电线、树木、山体等,都是飞行障碍和安全隐患。其次,直升机可动部件远远多于固定翼,故障也就较多。加之直升机操纵较复杂,操纵频率也比固定翼高得多,失误几率也大。
前世即使是闻名全球的著名量产直升机机型,也不时因气候、操作、机械故障等各种原因,出现危险的事故,甚至发生坠机事件。
篮球巨星科比乘坐的直升机,仅30分钟的短途航程,就因飞行员自持经验丰富(拥有8000小时飞行时长)、熟悉航线,在途径有雾山区,固执做出了拔升操作,却因飞机进入云层,造成了“空间定向障碍”,并迷失方向。导致地面塔台雷达监控直升机正急速下坠,指挥飞行员,却回答正在拉升。
这是一架成功机型S-76直升机,由直升机著名制造商米国西科斯基公司生产。然而受这个时代设计和技术所限,一旦视线受阻,驾驶员正确操作只得依靠地面指挥。稍有配合失误,就会出现类似科比飞机一样的事故。
为提高直升机的安全度,马由专门设计了一套安全辅助驾驶功能。依托强悍的感知系统,驾驶员可预设飞机的最短安全距离。技术原理类似前世配置了激光测距雷达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即将低于安全距离设置值时,汽车自动报警,若驾驶员来不及反应,汽车则自主完成制动程序。
当然,汽车是在二维平面空间运动,而飞机在空中则是三维姿态,故感知系统相对复杂许多。不仅涉及到大量的各方向测量设备,还要有超高速处理信息的空间算法及能力。有了这套主动安全系统,即使蓝星直升机在复杂的山区环境中穿梭飞行,飞行员完全可以放心交给自动驾驶完成飞行。更不依赖晴好天气。
此外,蓝星直升机摈弃了传统巨大尺度的单螺旋桨,动力是两翼涵道式螺旋桨提供。因尺寸较小,螺旋桨(风扇)又约束在涵道中,功效较高,不仅噪音小,安全性能更高。
即使有一台发动机在空中停机,也能继续飞行,并安全降落。甚至两台发动机停机,飞控系统也能根据速度、高度等当时飞行姿态,无动力安全滑翔100-200公里,并依靠电池供电驱动涵道风扇安全降落。
若飞控系统也万一失灵,还有座舱弹射系统、降落伞等装置,基本保证飞行员和乘客的安全。
当然,这些安全设计理念,依托蓝星集团特制的高运算力飞行电脑、智能飞行程序、以及联网智能卫星、生物智脑的算力支持,并在感知系统的配合下,构建完成强悍的智能驾驶系统。
经过近期一段时间的地面滑行测试,三款大型运输机和一款远程豪华私人飞机,也具备了首飞条件。
其实,这几天蓝星航空按马由的指示,已在凌晨时段,确保航线安全的情况下,采用无人驾驶的方式,悄悄完成了多项飞行测试。不过这些信息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都严格控制、没有外泄。
今天的首飞,仅是首次有人驾驶的飞行。主要还是让有关部门派来的专家组,亲眼见证蓝星航空的最新成果。以便他们掌握第一手资料,最终给予决策层相应的专业建议。
“马董,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又见面了。”上次直升机测试时的那位上校,见到马由热情地招呼到。
“你好,感谢你的关心和支持。”随即也和其他20多位专家们点点头,表示欢迎。众人也清楚马由比较繁忙,不喜务虚的礼节,便一起进入了塔台的指挥大厅,观摩即将开始的首飞。其中有约一半人,是第二次来到这里,前不久这些专家们来这里观看直升机首飞。
“哈哈,马董客气了,我们可没有提供什么支持。实话说,我们的空中国防力量建设欠账很多,空中加油机、大型预警机、运输机、乃至新型轰炸机,都需要大型飞机平台作参考,甚至可以直接在这些成熟的平台上,进行二次开放。既然你们公司研发出来了,我们或许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谷</span> “不过,这都是我个人的看法,我们今天仅仅是打前站、做技术考察。没有决定权。”上校也感觉自己过于激动,说的有点多了。便赶紧补充了一句。
马由其实心中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在接下来的闲谈中,他有意无意地强调了一些核心技术是企业绝密。短时间内不会转让,而且,其中有些技术即使转让,其他人也无法复制和修改。例如动力系统、飞控系统、智能驾驶系统、特种材料等,都是无法技术转让的范围。当然,马由也没有将出路堵死,声称这些系统可以单独定制。
这样也给了有关部门第二种选择,就是定制一些核心零部件。当然,他最期望的是,还是整机定制。这利于逐渐培养有关部门的市场化意识,而非秉承拿来主义惯性思维。国防建设肯定要支持,比如可以生产通用平台、或定制机身,空军拿回去自己加装武器系统、专用通讯系统等。这样既保密、又加速了国防建设的速度。
众人一边交流,一边观看4款固定翼飞机的首飞情况。
尽管有部分专家之前来过蓝星航空,但上次是在双流航空港的蓝星航空产业园。这一次来到产业园南区,规模不仅更大,还拥有自己的实验跑道。塔台指挥大厅的设备更加完善。
3D投影屏,将各种飞行测试数据,以及伴飞无人机拍摄的飞机实时影像,清晰展示到众人眼中,且多个窗口各种角度的展示,一目了然。
不出意料,4架飞机首飞均十分顺利。不仅飞机状态极佳,试飞员通过机舱内摄影机、通讯系统,兴奋地给专家们实时描述了驾驶新飞机的感受。总体归纳就是极为灵敏、顺滑、轻便。
这得益于蓝星航空的飞机操控系统,全都是跨时代的电子操控系统,人机交互相迅捷精准,且可靠性更强,很难出现机械故障。
这也让专家组们感到一些意外。他们对飞机的印象,大多停留在罗刹国那种粗狂的机械设计风格。其实,现在就连米国的飞机,也没有蓝星航空这样先进的电子操控设计和制造能力。
送走观摩团后,马由乘专机返回鹭岛市。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过去了,他也需要集中一段时间,沉下心来开始着手研究的动物的基因改造工程。
前世的同时代,转基因动植物已比较广泛,是由不同物种进行的基因进行杂交融合。
从1974年转基因技术面世、1983年首次获得转基因植物后,到21世纪20年代,已有35科120多种植物转基因获得成功。
1986年首批转基因植物被批准进入田间试验,至今国际上已有30个国家批准数千例转基因植物进入田间试验,涉及的植物种类有40多种。转基因技术诞生几十年,运用极其广泛,但科学界始终也没有得出,转基因农作物食用后,是否对人体有害的统一结论。
马由从千年科技树中,找到了距离现在100年后的一种成熟的技术路线,这是在同一物种的动植物中,提取、编辑部分基因片段,从而达到在生长速度、体型、重量等指定的优化改良。
这是和转基因有所不同的技术路线,科技树中,称之为初级基因科技。相对稳定、安全一些。待积累较多经验后,马由才会选择不同品种、物种之间的基因融合。
分布在全球蓝星集团分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将国内外著名的牲畜各个品种,采购了几对回来,作为马由基因研究的样本。
如肉牛类,有世界上最大的重牛、来自意大利中西部的契安尼娜牛;还有口感细腻、脂肪雪花状分布的倭国黑头和牛;与黑头和牛类似、牛肉呈雪花状,口感十分细腻、重量可达1200kg的鲁西黄牛;易于繁殖、育肥速度极快的安格斯牛等10多种品种。
(https://www.zbwxw.net/book/1665270/690403192.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