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全民修炼在清朝 > 第二百零一章 鸦片战争

第二百零一章 鸦片战争


  自从林则徐到广东主持禁烟之事以后,清王朝和英吉利国之间的冲突一直是螺旋上升的。

  1839年6月,林则徐突击广州的英国商人会馆,软禁大部分英国商人,同时强制没收英国商人带到中国的鸦片,最后在虎门销毁价值九百万两白银的鸦片,这就是著名的虎门销烟。

  之后,英国领事义律对此行为表示强烈的反对,认为是对英国商人私人财产权的侵害,受到林总督的驳斥。

  事后,林则徐要求所有英国商人都写保证书,发誓绝不再将鸦片带到中国来,不写这个保证书的商人,就不允许到中国经商。

  部分英国商人对此有些动心,但却受到义律的强烈反对,以英国政府的名义禁止任何商人写这种保证书。

  于是,愤怒无比的林则徐就驱逐所有英国人离开广州,使得这些英国人只能驾船跑到香港和九龙半岛之间的维多利亚港湾去。

  1839年7月,无所事事的英国商船水手们到九龙半岛的村子里喝酒,然后醉酒闹事,打死九龙半岛村民林维喜,引发一场外交冲突。

  林则徐要求义律交出杀人嫌疑犯,但义律担心那样丢了英国的脸面,便私自在香港建立临时法庭,审判闹事的五名水手,只判这些水手半年的监禁,而且只需在印度服役。

  据传,为了达到减轻刑罚的目的,义律私自派人给死者林维喜的遗孀送去1500两银子的贿赂,让她在法庭上做假证,为闹事的五名水手说好话。

  义律的这一套两面派做法,自然瞒不过久经官场考验的林总督,于是林总督派兵进驻澳门,驱逐澳门城里的所有英国居民到维多利亚港去。

  这些英国居民到达维多利亚港后,义律便命令手下的“剑桥”号和“窝拉疑”号等军舰带领十八艘远洋商船,进攻视野内的所有中国船只。

  这一仗,关天培带领水师二十八艘战船迎战,但寡不敌众,受到惨重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战关天培受不轻的伤,但英国舰队临时任命的海军司令道格拉斯船长也在胳膊上受伤。

  之后,清朝水师和英国海上武装力量在九龙半岛附近进行多次战斗,但多以惨败收场。

  这种失败是可以理解的,英国这边有两艘军舰,加上六十多艘武装商船,虽然每次出动只是两艘军舰带领十多艘商船而已,但总吨位也超过两万吨;而中国这边,数十只战船加在一起,总吨位恐怕也到不了三千吨的。

  提示一下,在数十年后的马关海战中,清国海军总吨位也就在一万五千吨到两万吨之间,加上当时的朝廷严禁水师还手,最终屈辱地战败。

  1839年6月到鸦片战争真正开始的1840年6月期间,发生过很多奇葩的事情。

  在这期间,曾经有两艘英国商船被中国方面提出的优惠条件给说服,违背英国领事义律的命令私自到广州,写下以后不再贩售鸦片的保证书后,允许在广州贸易,以相当低廉的价格买到满船的茶叶。

  然而,等到这些船从广州离开,从珠江入海口进入大海的时候,义律领事亲自带人到入海口堵这些不听命令的商船,又指挥军舰炮击这两艘商船。

  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清国水师出面保护英国商船离开,而英国海军则拼命攻击自己国家的商船。

  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是,虽然广州和维多利亚湾的英国人之间剑拔弩张,但双方之间的贸易却并没有停滞,一直在进行。

  原来,当时在广州到九龙的海面上活跃着十八艘美国商船,因为美国领事一直标榜着中立,还做出努力调停两国纷争的姿态,因此受到林总督和广州官府的嘉许,允许美国商船在两边自由来往,进行贸易。

  当然,这些美国商船也趁机发了一笔国难财,每次在广州和维多利亚港的英国商船之间进行货物运输,美国船都要收取不菲的运输费,达到每吨三十五块到四十块大洋的水平。

  考虑到从英国本土到广州的海上运输成本也只有每吨三十五块左右,这实在是不同凡响的高价(从美国到广州,运输成本也差不多)。

  以当时的运输情况而言,一艘远洋商船的排水量大约为一千吨,价值约为三万块大洋,所载货物价值为八万元到十五万元不等。

  从广州到维多利亚港运输一次货物,就要收取三万元以上的运输费,甚至比船只本身的价值还要高,就能知道美国人这次的竹杠敲得多爽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商人之前也是一直从事鸦片生意的,不比英国人白多少,而且在关税缴纳等方面比英国人还要黑得多。

  举例来说,英国人贩售鸦片,约有90%以上的鸦片是不报关的,也就是说90%以上的鸦片其实是走私货物;而到了美国人这边,直接就是100%不报关的,贩卖的鸦片全部都是走私货。

  这也难怪会有那么多英国商人会对这些美国商人咬牙切齿了。

  李仙在穿越之前只是个普通的中学生,还是那种不是特别喜欢历史的学生,对这一阶段的历史并不是很熟悉。

  此次亲历这次战争,倒让他有机会更深入了解这段历史的真面目了。

  首先就是说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这场冲突是否就可以避免,清国之后受到的一系列悲惨局面会不会有所减轻?

  李仙看完这一系列冲突之后的结论就是三个字:不可能。

  要了解鸦片战争的本质,首先就要了解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情况。

  中国在近代以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出超国家,和印度一起,拥有白银坟墓的美称。

  中国出口的茶叶、丝绸、瓷器等都是抢手货,相对而言,进口的货物却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

  早先还从英国和欧洲等地进口布匹和棉花、天鹅绒等物品,到了后来,连这些商品都不再进口了,而且这种做法有非常充足的理由。

  此时的英国是纺织大国,经过多年的工业革命后生产力飞速发展,生产的布匹质量好,价格低廉,占领绝大部分的欧美市场和殖民地市场。

  然而,到了中国后,清国的松江府(也就是上海所在的松江府)生产的松江布物美价廉,不仅比英国布便宜,质量也比英国布好,轻松就把英国布挤出市场(至于怎么会出现如此奇葩的事情,李仙也是百思不解)。

  黄金知了语:感谢“”打滚不要钱“”和“”想要赚钱“”、“”书友160504111324383“”等书友的推荐票支持。


  (https://www.zbwxw.net/book/15997/368407753.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