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革宋 > 第119章 黄河交易点(九)

第119章 黄河交易点(九)


  大宋320年7月1日,大都的火器局内,忽必烈大汗黑着脸看向镔铁局的管事。天热,管事油胖的脸上已经满是汗水。与天气完全相反的阴冷气氛没维持太久,管事突然给忽必烈跪下,然后大声喊道:“大汗,现在河北不少人都已经逃散到南边去。没有弄来足够的铁,真的不是我们没尽力。”

  听了这么一个理由,大汗忽必烈的脸色还是不悦,却勉强恢复了还能谈事的模样。周围众人的神色才稍有恢复。不久前,大汗镔铁局的管事叫到火器局内,然后用冷酷的语气询问为何连着两个月没有向火器局提供约定的熟铁。

  管事此时只求不要被杀,他抓住这么一个好不容易争取到的时间继续大声解释,“大汗,大元原先产铁之地有六成在黄河以南。现在失了河南地,河北仅有邯郸与易城两地产铁。失了河南地之后,更有人散布谣言。去年有人讲说德州以东有铁矿,现在派人遍寻当地,也没见到有铁矿迹象。大汗,朝廷里说找到新矿的都是奸臣!都是奸臣啊!”

  忽必烈大汗没有立刻回答。他不懂挖矿和金属冶,更不懂探矿。对于大元镔铁局管事所讲的具体内容完全不了解。但是管事杜鹃啼血般的指责朝廷里面有奸臣,忽必烈大汗倒是完全理解了。自从丢失了黄河以南的土地之后,大元在汉地只剩下河北、山西、陕西。地盘缩小之后,有关某地有某种矿藏的谣言突然就多了起来。大汗最初是很高兴的,然而一次次的失望之后,大汗内心深处早就开始感觉那帮人都是大忽悠。

  “到现在就没有发现一处新矿?”忽必烈大汗开口了。

  不久之前,大汗以镔铁局的管事渎职为理由,要把镔铁局的管事用马拖死。此时抓住了救命稻草,镔铁局的管事大喊道:“大汗!大汗!圣旨都有存档,您看看以前的圣旨,就知道那帮人是怎么诓骗您的。您哪里知道地方上有什么矿,下的圣旨肯定是那些人对您说的!大汗,大汗。只要看看那些矿有没有开采出来,您就知道他们的胆子到底有多大。”

  听到这里,忽必烈的脸色再次变得杀气腾腾。宋国火枪轻便好使,装上刺刀就能当作一支短矛来用。大元工匠始终仿制不出来。得到宋奸的协助之后,大元转换了思路。他们不再寻求如何仿制宋国的火枪,而是尝试利用大元已经掌握的技术制作大元能够大规模生产的火枪。于是大元就生产出了重量大概是宋国火枪三四倍的大元火枪。

  忽必烈本以为按照臣下们所禀告的那些新矿坑数量,大元的矿石产量早就该恢复到丢失河南地之前的水平。当镔铁局管事告知忽必烈,他拿不出熟铁是因为根本就没有能够生产那么多熟铁的矿石。震怒的忽必烈就要把管事拉出去让马拖死。现在大汗有些明白过来,他的愤怒对象应该是胡说八道的官员。

  又稳定了一阵情绪,忽必烈问道:“你方才所说的百姓逃散是怎么回事?”这个消息也是忽必烈刚听到。

  镔铁局的管事好不容易逃出生天,此时哪里还有那么多想法,立刻竹筒倒豆子般的把自己所知全部告诉了大汗。

  听到黄河以北的百姓在受灾后逃荒到黄河南边的消息,忽必烈大汗更是惊骇。没有任何人告诉给忽必烈这个消息。此事若是真的,那就是说宋国已经正式开始与大元争夺起百姓。

  忽必烈再也等不下去。他原本是要来看火器应用,此时再没那样的兴趣,起身就往外面走。出了火器局,忽必烈命道:“让伯颜、阿合马、郝仁来见我。”

  一个时辰之内,这三人就出现在忽必烈面前。原本忽必烈有一票汉臣,现在这帮汉人基本都已经凋零。便是没死的,也垂垂老矣。遇到大事的时候,忽必烈发现他能放心依靠的还是年轻的自己人。

  讲完了两件事,阿合马的脸上表情比较尴尬。他自己虽然没有直接说过有关新矿产的事情,但是阿合马那一派人当中是有人说过这样的事情。伯颜和郝仁根本没有卷入过这方面的事情,他们则是完全无所谓的表情。郝仁说道:“大汗,宋国招揽河北灾民的事情,我们应当严查。”

  “若是有的话,你们觉得该怎么应对?”忽必烈问。

  经大汗这么一问,郝仁也不知道该说啥。百姓肯前往黄河以南逃难,定然是因为活不下去。只要朝廷不去赈济,便是确定了这个消息的真伪又有何用?

  “大汗,这等事情绝不能纵容。”伯颜大帅答道。带着一以贯之的冷淡表情,伯颜大帅继续说道:“抓到就斩了吧。”

  “斩了?”郝仁大惊。真的斩了,就是要激起民变。

  伯颜大帅继续答道:“国家只怕没有财力救济。那就以工代赈,让他们到各个制造局里面当差。”

  郝仁看到忽必烈与阿合马都在认真的听伯颜大帅的建议。两人脸上都没有任何不忍或者反对的意思。这让郝仁确定了大汗忽必烈绝无赈灾的意愿。郝仁内心无奈的承认,这也许是大元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河南地指的是黄河以南的土地,大元丢失了河南地,就是丢失了大元在湖北、河南、山东所有控制的地盘。河南靠黄河的地区被折腾的千里无人烟,大元原本可以在河北受灾的时候让山东赈济,山东受灾的时候用河北的粮食赈济。失去了河南地之后,大元只剩下了河北这一条腿。

  听了伯颜大帅的建议,阿合马问道:“若是地方上有人谋反怎么办?”

  “那自然是要先把府兵集结起来。”伯颜大帅说道。

  忽必烈大汗微微点头,随即命道:“郝仁,你来负责此事。”

  郝仁可是一点都不想负责此事,镇压叛乱那是义不容辞,镇压百姓算是什么。脑子里快速转动,郝仁说道:“陛下,我们还是把宋国大使叫来问问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且我们正在派人与宋国谈判,不妨直接问他们的使者。只要宋国不接受河北的灾民,我们也就没什么好担心。”

  没等忽必烈说话,伯颜大帅开口了,“郝仁万户,你可知当年金国与宋国签了绍兴和议,坚决要求北人归北么?”

  “啊?”郝仁没想到伯颜大帅的历史造诣这么深厚,对于已经覆灭的金国都有研究。

  伯颜大帅继续讲述他的看法,“金人坚决要求原籍在《绍兴和议》规定的金国境内的汉人归金国。宋国答应了,从此之后宋国境内要北伐的中坚力量为之一空。而且宋军后来北伐之时,北方汉人再没有响应过宋军。十余年前贾似道北伐,都打到了燕地,却又如何。还是不得不退兵。然而此次黄河北归之后,河北汉人与宋国的汉人之间再次有了大量亲戚。这才是最大的祸端。”

  郝仁虽然不爱杀戮,却不等于他把汉人的性命放在蒙古的利益之上。伯颜大帅一讲完,郝仁就知道了问题所在。他只想到了遭灾的百姓可怜,却没想到宋国通过赈济灾民的手段在拉拢民心。

  便是郝仁,也坚信大宋与大元之间还会有战争,而且当下蒙古的实力不如宋国。如果宋国入侵河北的时候,河北百姓们给宋军引路,那样的后果必然是灾难性的。

  而阿合马此时忍不住问道:“那我们可以不可以要宋国把黄河以南的汉人交还给我们?”

  “若是当年我们能够把宋人名单上的那些人给他们,也许那时候能够索要到一部分黄河以南的百姓。但现在时过境迁,我们只能面对这样的现状。”

  “都杀了好么?”阿合马继续问。

  “也比让他们给宋军带路好。”

  郝仁第一时间还没能反应过来,他只是觉得阿合马为何这么杀气腾腾。然而一寻思伯颜大帅的话,郝仁突然明白是他自己最初没想清楚而已。伯颜大帅最初的看法,就是要对有黄河以南汉人亲戚的河北汉人痛下杀手。只是说的含蓄而已。阿合马先听明白了这里面的意思,郝仁他当时只是觉得会杀许多人,所以根本就不愿意继续往下想。

  “就按伯颜所说的做。”在旁边听了好久的忽必烈大汗做了个决定。

  郝仁万户离开皇宫的时候垂头丧气,治国的残酷一面让郝仁万户有点难以接受。但是从任何角度来看,伯颜大帅所说的都没错。对于注定会背叛的河北汉人,大元经受不了他们背叛的危害。

  于是郝仁就开始给自己找理由。他很快就想起了南边的宋国官家赵嘉仁。这位赵官家在控制的河南地大肆清洗,根据蒙古得到的消息,他们抓到的蒙古朝廷的官吏军人,不管那人是不是要投诚,通通杀死。不仅蒙古朝廷的官吏军人要杀,这些人的全家也都杀掉。

  对汉奸进行了如此血腥的杀戮之后,大元在河南地的影响被连根拔起。派人去河南地打探消息,根本找不到认识的人。而且还会被当地百姓举报,用来换取赏钱。看来赵官家比大元更早就意识到很多事情,并且进行了全面处理。

  回到家,郝仁坐在书房里想着自己的差事,就忍不住唉声叹气。如果可以的话,郝仁是希望让别人来承担这些杀戮的差事。过了一阵,妻子包惜弱端了茶进来。郝仁拉住包惜弱的手,把她揽在怀里。

  包惜弱知道每次郝仁这么做的时候,都是心情低落之时,她伸手抚摸了一下郝仁的脸颊,问道:“却又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郝仁把脑袋埋在妻子胸口,声音闷闷的说道:“接了个要杀人的差事。不想去。”

  包惜弱叹道:“若是别人去,大概就只剩下杀人。若是你去的话,应该还能救些人。”

  郝仁心念一动,却还是觉得没有情绪,他继续闷闷的说道:“真的么?”

  “老爷一直宅心仁厚。我是知道的。所以不妨就去了,好歹能少杀些人。”包惜弱劝道。她说的倒是真心话,蒙古人只会用暴力和杀戮对待普通人,包惜弱不止一次的见到蒙古兵在大都当众杀人。所以她知道,带兵的若是那种毫无怜悯之心的将领,杀戮只会更多。

  听妻子对自己如此赞扬,郝仁苦笑着抬起头,他知道自己不去的话就会惹大汗生气,此次妻子给他找了如此高尚的理由,看来不去已经完全不合适啦。

  第二天,郝仁又去见了忽必烈。令了旨意之前,郝仁请求忽必烈让他去见在德州的大宋谈判代表,做一下外交的最后努力。忽必烈答应了郝仁的请求。

  于是郝仁万户开始南下,并且在7月5日抵达了德州。作为大宋谈判代表的苏勇和杜震两人听说过郝仁万户的大名,知道郝仁万户据说和宋公明是朋友,也是宋公明与大元谈判的依凭。

  此次一见,两人觉得见到的这位身材结实的汉子有张蒙古化的脸,服饰与发型也是蒙古类型,但是言谈举止,特别是身上的气味,明显是汉人的样子。北方游牧民族是经常吃牛羊肉,年深日久,衣服上乃至身上就有股子很浓郁的相应味道。加上不爱洗澡,所以被称为胡骚。

  双方握手的时候,年轻的大宋谈判代表闻到郝仁万户衣服上散发着薰衣草的香味,甚至还能隐隐闻到他用了木瓜香皂。在大宋,那帮官员也差不多就是如此程度的个人卫生情况。想在河北保持如此水平,难度比在杭州大。

  落座之后,就听郝仁开门见山的问:“我想请两位使者解释一个问题,为何大宋要向我们大元的子民讲,可以到黄河以南逃荒。”

  苏勇和杜震都是眼睛一亮,在与大元谈判人员扯淡了好久之后,终于遇到了真正愿意谈判的对象了。


  (https://www.zbwxw.net/book/14437/409742245.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