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司礼监 > 第三百二十七章 姓魏还是姓孙

第三百二十七章 姓魏还是姓孙


  “尊皇讨奸!”

  “九生报国!”

  “武装维新!”

  “帝国革新的时代已经降临!”

  “坚绝捍卫皇帝陛下对帝国绝对的领导权!”

  “扫灭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

  黎明时分,人心忐忑在城墙上提心吊胆守了一夜的宫城守卫们,望着外面那一幅幅围绕宫城竖立的标语,侍卫亲军们面面相嘘。

  东上北门,护城河对岸的内东厂和混堂司区域,一个参与维新的军官拔出手中的指挥刀向着对岸的侍卫亲军们做出了一刀斩的动作,不知道是想炫耀自已的武力,还是想以此震慑恪尽职守的宫城守卫。

  “全体都有!”

  西上北门尚膳监和甜食司前的广场上,数百名手持火铳整齐队列的维新官兵在军官的带领下齐声唱起他们的军歌。

  “革新机会现已到,夜起暴风扫大明。

  功名不过梦中迹,唯有精诚永不销...”

  官兵们激昂歌唱的同时,尚膳监丞王体乾正带着监中大小管事、伙者将一屉屉刚出笼的热包子源源不断的送往各处维新官兵所在。

  作为曾经明确表态皇帝亲军不是乱军,提督太监魏良臣公公也绝非逆臣的十三衙门之一,尚膳监全体成员正在以实际行动表达对万历维新最大的支持。

  “拜托了,一定要维新成功啊!”

  “拜托了,一定要救出贵妃娘娘啊!”

  “......”

  每看到一个维新军官,王体乾公公总是会脱口而出“拜托了”三字,因为之前那些前来尚膳监“指导”工作的维新军官们很喜欢说这三个字。

  通过自已的观察,王公公认为“拜托了”应当是维新官兵们口头常用语,相当于帝国官员之间的常用的“劳请”二字。

  作为最早和皇帝亲军合作的内廷单位,兵仗局上下也在尽最大程度配合维新。

  掌印太监王大拿、提督陆太监等人不仅积极配合维新官兵对可疑份子的抓捕,更是主动派出了126名由兵仗局伙者组成的“支援队”,拿着库里尘封多年的兵器参加了对太液池一带的警戒工作。

  当然,兵仗局如此诚恳动作的背后,除了兵仗局和皇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外,也源于兵仗局四年前在江南特区参与的江南制造总局项目。

  该项目中的帝国军队武装升级项目,是兵仗局非常感兴趣的。按当时提督海事衙门给兵仗局出示的项目说明书估算,如果项目完全成功之后,兵仗局将从中获利不下百万两,并且是长期、稳定的。

  此项目也意味着兵仗局将来是完全能够替换掉锦衣卫南镇抚司、工部及兵部的一些兵器生产机构,成为大明帝国的军工重头。

  诚如魏公公在书信中对兵仗局掌印王大拿公公所言:“帝国的革新是必然的,帝国的发展也是必然的,那么,与其让外人参与,我们自已人为什么不先占大头呢?”

  这个“自已人”显然是指大家源于内廷一脉。

  “这个世界,也应该轮到我们寺人大展身手了!”

  人老心不老的王大拿公公想在退休前拿一笔巨款回家,但又不想被司礼监那帮人清算,所以,王公公果断的站在了皇军一边,也正是由他主持的兵仗局率先表态,方才促成了十三衙门一体化。

  十三衙门分别是的兵仗局、尚膳监、宝钞司、混堂司、内官监、御马监、御用监、惜薪司、钟鼓司、银作局、浣衣局、针工局、尚衣监。

  十三衙门也无一不是江南特区海事衙门及江南镇守衙门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截至万历四十七年,十三衙门在特区开工项目多达15个,投资总额34万余两。

  已建成项目12个,提供工作岗位7000余,基本实现盈利。

  其中,惜薪司和江南提督海事衙门合作的南都钢铁生产社是投资额最大的项目。

  尚衣监、针工局几乎包办了皇帝亲军的军服和军帽、军鞋生产。

  可以说,皇帝亲军的后勤及江南特区的发展已和这些当年勇敢派人南下的单位息息相关,浑然一体。

  所以,不管是利益还是现实,十三衙门都必须旗帜鲜明的站在皇帝亲军以及伟大的魏公公一边。

  十三衙门的表态也肯定使得司礼监大为不满,然而在皇军大举进逼北就的节骨眼,为了稳定,掌印太监孙暹拒绝了秉笔马堂、梁栋提出的严惩十三衙门大小太监的建议。

  孙暹担心如果在内廷进行大清洗,会让内廷陷入极度的混乱之中,这样便会使内廷忙于对内而无力对外,从而使得内廷在此次皇军入关事件中丧失话语权,也在太子殿下那里失去信任。

  是啊,如果孙公公连内廷都不能有效指挥,他又凭什么和外朝的方从哲并立呢。

  而现实角度,十三衙门担负了内廷运转的很多工作,这些衙门一旦“停摆”,恐怕皇宫瞬间就要随之瘫痪。

  就拿那混堂司来说,这个衙门要是乱了,宫里的用水怎么办?

  还有那尚膳监,它要乱了,宫里上上下下吃什么?

  要知道尚膳监可不仅仅是给皇帝和娘娘们进御膳的,它同时也承担皇宫两万余人的伙食。

  皇城,除了极少数人外,是禁止自已生火做饭的。

  因为,皇城自开国以来已经失火多次了。

  乱不得,稳定压倒一切!

  孙暹的不作为却促使十三衙门更加抱团,更加独立于司礼监领导体系之外。

  御马监的公开“哗变”使得内廷两派的斗争完全浮于水面,一些下面的伙者私下议论时,更是用什么你姓魏还是姓孙来表明各自立场。

  到最后,却多是姓魏的占了上风。

  因为,姓魏有好处。

  十三衙门在江南赚得盆满钵满,管事的大小太监油水大捞特捞,下面的人虽然捞不到大的,可隔三岔五上面也会发些额外津贴,能有幸去江南的外差更是在当地都置起外宅来,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最是打动人心的。

  姓孙,有什么好处?

  除了那微薄的月例,就是年节才有贵人给的小小赏赐,能比吗?


  (https://www.zbwxw.net/book/1267/632914684.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