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重返1977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光环

第一百一十九章 光环


  就在苏绣这边殚精竭虑地替洪衍武着想,提醒着洪衍茹该如何防患于未然的时候。她可不知道,其实来旅游局对水澜也是无奈之举。

  反过来说,恰恰因为同样觉得四年大学白上了,水澜还觉得自己委屈呢。她心里更不是滋味。

  敢情“七七届”、“七八届”这些恢复高考后的首批“真正大学生”,从入校以来就倍受瞩目,被学校和公众都视为国家未来的希望所在,他们的身上不知承载着多少人的期许。

  而他们对于自身是栋梁之材更是深信不疑,临近毕业时都摩拳擦掌准备大有作为一番。

  可这一切竟都是聚光灯下的虚假繁荣。当他们毕业分配后真正走进社会,离开校门才认清什么是现实。当他们身上梦幻的光环退去,他们这才看清自己的成色。

  确实,学校给他们这两届大学生分配的的单位都不错,用现在的话说,全是些常人仰视的“高大上”去处。特别是作为名校毕业的学生,甚至还有一些特别的照顾。

  比如说水澜,她就按照自己的意愿在“机工部”和“国科院”之间做了选择,去了后者报道上班。

  可她恰恰没想到,“国科院”因为人满为患,只能在院属的档案馆里给她安排一个位置。

  在新的工作环境里,工作虽然轻松,但实在没什么意思。

  每天被埋在一堆报纸堆里,既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又不热闹好玩,让她觉得分外压抑。因此才待了不到一星期,她就受不了,找领导要求调换岗位。

  可没想到领导的回复是根本不可能。

  领导说档案馆里好多人资历比她更老,学识也比她更高,还没法儿安排呢。嫌工作没意思,要么你自己找路子调走,要么踏踏实实的熬着。

  不重视知识份子?

  笑话!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知识份子,科学骨干都淤了。连副研究员都是五十年代的研究生。

  总得老的死一个,才能新评一个不是?

  对知识份子的政策没落实?

  那你说怎么落实?

  你知不知道院里有多少已经立项的研究项目就是没法启动?你知不知道有多少科技骨干连个小平房都没有,还两地分居呢?

  不明白就去看看外面正在放映的电影《人到中年》去,像陆文婷这样的人,哪个单位没有?可谁也拿暴露出的问题没辙。

  全天下才有一个陈景润!……

  领导的话简直像狂风暴雨中的电闪雷鸣,把水澜都快劈傻了。而且尤为让人寒心的是,这里面居然一句虚假的话也没有,所揭露出的残酷都是现实。

  本来水澜还仅以为是自己倒霉,没选好单位,才落了如此下场呢。在盘算了一番之后,她就硬着头皮去找那些得意的同学,想看看有没有机会换个工作。

  但她没想到的是,别看那些人表面上都说自己的工作这好那好,如何受领导器重。结果当她真找上门去诉苦,却发现大伙儿的情况几乎都差不多。

  去了“国防五所”的张娟,实际工作就是个出纳。每天跟一些办公材料的报销单据较真儿,什么火箭、卫星、航天梦,别说碰了,连看也没看见过。

  去了“机工部”的黄广亮倒确实天天跟领导打交道,但更多的还是跟领导家属打交道。

  原来他被分到了行政处,专门负责领导家属楼的繁杂琐事。

  也恰恰正是这种“亲近”领导的机会让他有苦说不出。整天在一帮老娘们的指使下东跑西颠,连点懒儿都不敢偷。

  还有如愿以偿终于去了国家华视电视台的王静。

  她跟同学见面一开口就是“我们文艺组”。但事实上呢。她工作就是在剧场录戏剧的时候找电工,然后守在外面等着结束,再帮同事们把台里设备拿回去。

  原来谁也没比谁强多少,这些人都是为了满足一时的虚荣、自尊,嘴上硬而已。

  可能怪他们吗?人都是要面子的。有谁愿意跟别人说自己的不好呢?

  水澜自己不也是一样吗?她在单位的真正情况,跟家里人都没敢透露只言片语。

  要不是真的感觉在现在的位置待下去会闷死,会变得和那些状若僵尸一样的老同志那么庸庸碌碌,好面子的她也是打死都不会来找这些同学求助的。

  可话说回来了。这些真相就连他们自己都被搞糊涂了,糊涂到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就是把真相对别人说了,他们又能相信吗?

  上了四年大学果然是白上了吗?理想和现实究竟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释。

  “七七届”、“七八届”大学毕业生的起点尽管比常人要高一些,但仅仅能保证他们毕业后不用干体力工作,却不能让他们真的宛如鲤鱼跳龙门似的出现一步登天的改变。

  因为我们国家的人太多了,又造就了一批人口高峰。当初要不是就业根本无法解决,又怎么会把人往乡下轰呢?

  而且当初是分批走的,回来可是集中性的。这几年来光京城,就要解决上百万返城知青的就业问题,想一想就知道实际情况有多么艰难。

  虽然高端职业需要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才能担当。但别忘了,陆续平反的知识份子和领导干部又有多少?现实的状况,一个正职,得弄出七八个副职来,而且几乎都是占着位子不干活的。

  另外“运动”十年里,大学校园也一直没闲着,每年还在毕业工农兵学员呢。

  别说论资排辈本就是我们的体制特色。从实际情况来讲,工农兵学员也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差劲。

  尽管这些被人们成为“半拉子”大学生的群体,在后来人们口口相传中笑话很多,什么数学专业不会看秤,中文专业错字连篇。甚至介绍对象一听是工农兵学员,就说“你不能给我介绍个傻子啊。”

  但平心而论,工农兵学员是不应该全部遭受这种诟病和讥讽的。他们的整体素质是高于普通同龄人的。

  这是因为不管有多少后门学生,哪怕制度再残疾。但大多数能主动争取这种机会的人,仍然是人堆儿里的佼佼者,是单位的聪明人。

  那些不爱读书,不求上进的短视者、平庸者,根本没有这个信心和能力去争取机会,也不愿找这个麻烦。

  特别是“运动”初期的时候和七四年之后应分开来看。

  从七四年开始,学校课程设置开始趋于正规化管理。

  到了七六届,几乎和“七七届”、“七八届”课程设置等同。许多课都是“工农兵学员”和“正规生”一起上的。

  起码这三年的工农兵大学生和正规学生水平相近。

  也正因为这些客观现实,这些工农兵学员毕业后去向都不错。甚至因为政治条件过硬,在政工干部领域他们还具有独到的优势。

  而且这些人在恢复高考以后,也不是无所作为,有些聪明的继续深造,考上研究生。还有一些争取到单位内部干部培训的机会。用党校、干校培训班的履历挽救了劣势。

  反正总的来说,“七七”“七八”的正规大学生面对工农兵学员,并没有后来人们以为的那种压倒性优势。从学历上或许他们含金量高些,可论先发优势和搞人际、玩权术上的素质,工农兵学员不少人是反过来压倒他们的。

  等到两个群体分出所谓的胜负,至少也得到八十年代后期了。

  这中间还包括了工农兵学员后继无人,其中的许多人又靠研究生学历“洗白”了自己。还有正规大学生只宣扬群体中光鲜的一面的种种因素存在。

  所以真正的客观现实,恐怕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

  千言万语融汇成一句话,我们国家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https://www.zbwxw.net/book/12234/417948919.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wx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wxw.net